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饮茶习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们的祖先远在四千多年前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就发现、利用了茶。但演变成今天的饮料,却经历了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漫长的历史长河。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使天下人皆知饮茶。佛道两教,在唐代又始终并存,宗教徒为驱除疲困而修身养性,很需要依赖饮茶来振奋精神。同时,“安史”乱后,北方凋敝,生产下降,肃宗为节约粮食,限制酤酒,因而茶会、茶宴以茶代酒风尚盛行,这些都推动了唐代饮茶的普及,正如唐·李珏在《论茶税疏》中指出:“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兹选有关饮茶习俗的唐诗试析于后: 相似文献
2.
唐代茶诗选析(之五)──茶诗论水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蔡嘉德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指出:煮茶"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饱经风霜,跋涉名山大川实践总结的科学论断,迄今仍有现实意义而熠熠生辉。茶发于水,无... 相似文献
3.
唐代茶诗选析(之六)──以茶联谊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蔡嘉德“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始与宫族贵族,骚人墨客结缘,就逐渐成为社交的媒介,因而出现了茶文化雏形。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一章中,引述了东晋丞相恒温宫宴中设茶果款待客人... 相似文献
4.
5.
唐代茶诗选析(之七)──饮茶修身育德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开始和文化界、宗教界结缘,由药理功能、生理功能升华为精神功能,形成茶文化雏型。入唐,茶事继往开来,繁荣昌盛,发展成为一个里程碑。儒释道三教经过长期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到了唐代... 相似文献
6.
7.
8.
20、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节录) 饭讫过山后,井傍携茗煎,探幽偶转谷,忽视昭亭巔。——卷20页531 [按]:此诗作于皇祐二年(1050),时尧臣在宜城丁父忧。饭余与弟携茗出游。广教,寺名;兰若,僧名。昭亭,山名,在宣城城北,唐以后又名敬亭,产名茶“敬亭绿雪”,入贡。 相似文献
9.
以茶会友弘扬茶德──第四届国际西湖茶会综述中国茶业博物馆王宏伟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杭州国际西湖茶会,于1995年4月23日在美丽的西产湖畔,群峰环抱,茶园围绕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再次隆重举行,会期共2天。这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总结前三届茶会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筹...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元白夫子以落花四章见示谨和昨宵无力又东风,万树林花转瞬空。泪尽枉啼千里绿,春归难赏一枝红。园丁有梦愁怀老,蜂蝶无忧舞兴浓。倦眼游人休怅恨,他年此地觅芳踪。怒放娇姿傍御沟,为君含笑解君忧。香车别院迷金勒,艳骨终生坠画楼。漂泊墙高春远去,蹉跎日晚水长流。红颜姊妹还知否,嫁得东风不自由。曾向天街处处飞,千门万户锁双眉。惊心溅泪堪回味,遗臭流芳尽可疑。侠骨徒劳香马足,丰功端在化春泥。荣枯自古寻常事,收起残编候晓鸡。平畴远近绿承朱,真个人间画不如。几日风光劳解舞,当年心力费耕锄。腾空雾重飞难上,度陌途遥恨有馀。怕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满庭芳君山问茶泛舟洞庭 ,探幽访胜 ,白银盘里青螺。神仙境地 ,山水映婆娑。美丽君山岛上 ,诗家们、谁不吟哦。茶溢翠、斗妍争艳 ,精制几研磨。银针茶誉好 ,芽芽秀美 ,树树繁柯。清香雅 ,杯中茶舞堪歌。汤色金黄明净 ,内质好、岁产不多。品饮过、神清气爽 ,喉润最甘和。(此阕依晏几道调式 )登君山岛咏君山银针烟云缭绕君山上 ,茶树生长遍四方。独有银针传美誉 ,万勿杂质透芬芳。芽光水色浑然体 ,金玉风姿明靓妆。(1)争向悬空顶盖立 ,浮沉杯底尽飘香。注 :(1)金玉风姿 :指君山银针在透明玻璃茶杯中悬空竖起的精彩表演 ,那“万笔朝天、光亮润…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