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基胺草磷诱导大蒜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雨  王勇  陈典 《中国蔬菜》2012,1(14):90-94
以通过生理休眠的紫皮大蒜Z-006-10鳞茎茎尖为试材,利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甲基胺草磷的离体诱导方法,研究甲基胺草磷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对紫皮大蒜体细胞染色体的诱导效果,并利用形态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对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0 μmol?L-1甲基胺草磷处理6 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32.87%。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多倍体形态特征明显,与二倍体植株差异明显。根尖染色体压片观察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32,对照为2n=2x=16。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表明,四倍体体细胞DNA的相对含量是二倍体的2倍,其结果与染色体计数法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TTC法、染色体压片法以及田间调查,研究了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6w-9605A BC6的花粉活力,染色体数目以及各回交遗传世代的不育度和不育株率.研究结果表明,6w-9605A BC6染色体数为20条,回交6代的染色体数目与白菜的染色体数已趋于相同;对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发现,6w-9605A的花药呈三...  相似文献   

3.
以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AA基因组)为母本,以起源于非洲对黑腐病免疫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BBCC基因组)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胚挽救方法获得ABC基因组杂种植株。杂种植株营养体粗壮高大,杂种优势明显。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检测确定是真杂种。F1代植株初期无花粉,组培继代多代后育性逐渐恢复。与埃塞俄比亚芥回交的后代株系育性恢复速度高于与白菜回交的后代。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杂种染色质含量介于白菜和埃塞俄比亚芥之间,并且存在染色体和非整倍体加倍现象。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压片显示减数分裂中存在染色体不减数、染色体滞后、染色体非对称分离、染色体粘贴和染色体桥等现象。从人工合成ABC植株与白菜回交的群体中筛选出高抗或免疫黑腐病的株系,抗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4.
附加甘蓝3号染色体的大白菜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杂交种(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的回交一代为材料,利用根尖体细胞核型分析法鉴定出大白菜—结球甘蓝3号单体异附加系;利用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鉴定表明,该单体异附加系中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3连锁群相对应;该单体异附加系植株矮小,花枝细弱倒伏,花粉整齐度、花粉生活力和结籽率均较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均衡分离及染色体落后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离体培养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花药产生花粉植株,为白菜单倍体育种提供材料。在花粉植株诱导过程中,某些小孢子在雄核发育期间产生某些染色体数目的加倍。进而长成四倍体白菜植株,并获得种子,通过1981~83年连续三年的田间观察,性状稳定,其根尖染色体镜检2n=40,为四倍体白菜植株。  相似文献   

6.
不同倍性蝴蝶兰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杂交后代的根尖染色体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 明,除三倍体和三倍体杂交未能产生杂交后代外,不同倍性蝴蝶兰杂交后代的倍性均出现分离。二倍体和 二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均产生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二倍体和三倍体杂交产生二倍体、三倍体、 五倍体和非整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随正反交不同而异,三倍体@四倍体的后代倍性有三倍体、四倍体、 八倍体和非整倍体,而四倍体@三倍体的后代倍性有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非整倍体;四倍体和四倍 体杂交产生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和非整倍体。不同倍性蝴蝶兰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 分裂普遍存在微核、落后染色体和三分体等异常现象,导致小孢子和杂种后代的倍性出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柑桔同源及异源四倍体花粉育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8个柑桔同源四倍体及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2个异源四倍体的花粉育性和花粉粒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源四倍体柑桔花粉育性平均为36%,约为二倍体(62%)的60%。‘伏今夏’甜橙由于是异质结合的染色体易位突变体,其同源四倍体花粉育性比二倍体(23%)高出50%。权(Poncirustrifoliata)与甜橙(Citrussinensis)属间以及来檬(C.aurantifolia)与甜橙种间四倍体体细胞杂种花粉育性介于其双亲之间,花粉育性分别为各自高值亲本的99%和75%。同源及异源四倍体花粉粒体积平均为二倍体的2倍或双亲之和。本结果说明,柑桔体细胞杂种可作为杂交亲本进一步被利用。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童俊  叶要妹  冯彪  袁玮 《园艺学报》2009,36(1):127-132
 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3种紫薇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以及形态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种紫薇均得到了四倍体,0.5%~0.8%的秋水仙素处理紫薇和银薇48~96 h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紫薇72 h的变异率最高,达54.17%。根尖染色体压片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96,二倍体对照为:2n=2x=48。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花粉粒直径增大,花径、花瓣长、花瓣基部爪长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单朵花观赏价值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甘蓝与白菜种间杂交的双二倍体后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利用胚培养法获得甘蓝与白菜种间杂种和杂种后代。有意义的是由幼胚发育成的胼胝体中获得双二倍体的后代。在本实验中对于杂种和双二倍体杂种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和细胞学(染色体)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且对于甘蓝的基因组(CC)和白菜的基因组(AA)之间的亲合性(Affinity)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苹果四倍体皇家嘎拉花粉畸形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花粉粒形态与二倍体无明显差异,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但四倍体花粉(平均为47.735μm×23.25μm)明显大于二倍体(平均为45.45μm×19.05μm),并且四倍体花粉的萌发沟较二倍体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3个西瓜品系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形态观察、染色体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个西瓜品系均得到了四倍体,0.3%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3%秋水仙素处理黄小玉母本的变异率最高,达15.1%。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花瓣大小和果皮厚度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诱导不仅产生四倍体,还有嵌合体。  相似文献   

12.
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源四倍体甜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类似,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粗线期观察到有6.7%的细胞出现双核;终变期的四倍体染色体构型较复杂,有二价体、多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I和中期II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I和后期II出现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和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是同源四倍体甜瓜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许会会  刘维信  孙艳  林多 《园艺学报》2012,39(3):561-566
 以同源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植株为材料,采用根尖染色体数鉴定的方法,从534个小孢子植株中筛选出9株2n–1 = 19的植株,经核型分析和离体繁殖初步获得了3号、5号和6号3个单体。3个单体生殖生长期植株和花蕾形态及花粉特征与二倍体差别明显,各单体间花蕾形态差异明显。在减数分裂终变期或中期Ⅰ,单体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后期Ⅰ染色体以9-10分离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倍性穿心莲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秋水仙素对穿心莲种子进行四倍体诱导,通过在穿心莲四倍体及二倍体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化感自毒物质肉桂酸进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肉桂酸对不同倍性穿心莲愈伤组织的褐化率、细胞鲜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穿心莲抗化感自毒物质的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用0.05%的秋水仙素处理48h,穿心莲种子诱导成活率达89%,经过植株形态、气孔及染色体数目检测,确定了穿心莲四倍体株系PZ-1、PZ-2、PZ-3、PZ-4、PZ-5、PZ-6、PZ-7、PZ-8,其染色体数为4x=96,二倍体为2x=48。在1.00mmol·L-1肉桂酸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7d,穿心莲四倍体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和MDA含量较二倍体低,而愈伤组织鲜质量、SOD、POD、CAT活性较二倍体高,显示四倍体较二倍体具有对肉桂酸更强的抵御能力,其中四倍体PZ-7表现出较显著的优异性状。  相似文献   

15.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体细胞杂种后代为三亲来源,采用酸解压片法对柑橘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粗柠檬(C.jambhiri Luss)]与单胚二倍体植株宜本杂4号[华农本地早橘(C.reticulata Blanco)×宜昌橙(C.ichangensis Swingle)]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减数分裂观察,以明晰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有性后代二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行为与二亲杂种后代相似;三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现象较二亲杂种后代复杂,中期Ⅰ出现56.9%的不配对染色体以及各种多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观察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单体,变幅为1~3个,平均比例分别为51.2%和38.68%;后期Ⅰ和后期Ⅱ观察到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含微核等。同时对后代植株花蕾直径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秋水仙素诱导大葱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飞  陈运起  刘世琦  高莉敏  王传增  陈伟 《园艺学报》2011,38(12):2381-2386
 以章丘大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大葱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并利用形态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8%秋水仙素处理48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植株存在明显“玻璃化”现象,生根困难,移栽后不能成活。通过组织培养去“玻璃化”,获得正常生长的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的细胞染色体数2n = 4x = 32,植株多倍体形态特征明显,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叶面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少;株高、葱白长度等与二倍体植株相比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姜四倍体离体诱导及其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芽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以0.20%秋水仙素液体培养基处理8d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变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了42.86%和70.00%。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发现,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秆变粗,叶片长、宽、厚均增大,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和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等特征,其中气孔密度及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可作为鉴别四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18.
柑橘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年生哈姆体甜橙 粗柠檬和4年生伏令夏橙 宜昌橙种间体细胞杂种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体细胞杂种气孔较大,密度较小,染色体数为四倍体(2n=4x=36)。POX、PPO、GOT和SOD4种同工酶图谱上,体细胞杂种为双亲酶带之和,RAPD分析显示,体细胞杂种含有双亲的谱带,同一融合组合不同单株在叶形指数、气孔特征、染色体数目,同工酶和RAPD图谱上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详细观察普通番茄的四倍体自交及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授粉受精过程,对四倍体番茄自交时稔性低以及杂种不育性所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种内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不结籽,不是发生在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或双受精过程中,而是发生在以后的胚和胚乳发育过程中;四倍体自交稔性低主要原因之一是胚珠受精率低。‘小五号’是我校选育的罐藏品种,其果实大小与四倍体No.66基本相同。为叙述方便用“2x”代表‘小五号’;用“4x”代表No.66;图见封四  相似文献   

20.
用浓度为0.1%~0.3%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豇豆子叶期的茎尖生长点,获得同源四倍体(2n=4x=44),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鉴定。结果表明:经0.2%秋水仙素处理4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为2.809%;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花器官、荚果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单个荚果种子数降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豇豆二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50,四倍体为500,与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