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程度的灰色预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成君  宋杰 《马铃薯杂志》1996,10(3):162-164
  相似文献   

2.
陈素华  侯琼 《中国马铃薯》2002,16(5):281-284
探索了乌盟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乌盟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概率预报模式 ,并通过对 7月份降水条件的分析和发生程度做出预报 ,拟合和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NegFry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3,(2):87-92
本研究主要应用丹麦NegFry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以不喷药和每7 d喷药作对照,采用感病品种‘Favorita’和中抗品种‘克新18’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预测和防治。感病品种不喷药处理(CK1)、感病品种每7 d施药处理(FW)、感病品种测报处理(FN)、中抗品种不喷药处理(CK2)、中抗品种每7 d施药处理(KW)和中抗品种测报处理(KN)的AUDPC值分别为12.73、0.12、0.17、0.12、0.074和0.034,通过邓肯多重极差法(LSR法)进行比较,CK1与FW,FN,CK2,KW,KN 5个处理差异显著,其余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采用测报处理,每7 d施药处理和采用抗病品种能够达到同等防治效果。对于感病品种,测报处理与每7 d施药处理相比减少杀菌剂使用次数2次,每667 m2降低成本70元,与每7 d施药处理相比每667 m2增收27元。对于抗病品种,测报处理与每7 d施药处理相比减少杀菌剂使用次数5次,每667 m2降低成本160元,与每7 d施药处理相比每667 m2增收213元。所以,通过丹麦NegFry预测预报模型,可以准确得出施药时间,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同时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布宜诺斯义利斯省的巴尔卡塞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 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年年发生。每年的发病时间和程度稍有不同,但通常是在12月开始。所以马铃薯生产者在11月上旬喷药以控制病害。大多数可用的杀菌剂是作为传统的保护剂,通过地面工具喷洒到叶面,应用的内吸性杀菌剂(酰基丙氨酸类)集中破坏在马铃薯叶片上形成的病灶。药物在植物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田间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世界马铃薯晚疫病大会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卫  张志铭 《马铃薯杂志》1999,13(3):182-183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利用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报晚疫病发生的时间 ,指导薯农适时适量地用药。比利时利用CARAH模型 15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消除了由晚疫病造成的损失并减少了杀菌剂的施用量。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型的起因、数据的收集和具体的运用 ,并根据此模型在中国的初步应用提出了利用该预测预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章概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传播与危害、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历史、马铃薯的抗病机制和抗病基因克隆等作了综述 ,并介绍和评述了各种生物学技术在引进和创造马铃薯抗病资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模型预测,确定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病菌生成潜在侵染次数、代数和最佳防治期及防治次数,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通过对西吉县‘青薯9号’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进行决策分析,获得了防治成本低(46.5~49.5元/667m2)、防治效果高(病指防效82.39%~85.78%)和保产效果好(41.40%~45.49%)的综合效益决策矩阵及决策靶,为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影响晚疫病防治决策各因素的基础上,以品种抗病性为基础,考虑不同栽培水平、生产目的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产量预期,实行有差异的晚疫病防治措施。在呼伦贝尔岭东地区传统小垄(65 cm)栽培模式下,感病品种采取5次化学防治,抗病耐病群体采用3~5次化学防治;在大垄(75 cm或90 cm)栽培模式下,感病品种采取5~7次化学防治,高感品种及种薯采取7次以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晚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冯延江 《中国马铃薯》2002,16(5):302-303
1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传播 1.1病原菌的基本特征特性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真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的侵染所致.病原菌在形态上分为菌丝、孢囊梗、孢子囊、游动孢子等.马铃薯叶背面的白色霉轮就是从气孔长出来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白色,无隔膜.孢子囊卵圆形,呈乳头突起,它是病菌的繁殖器官,条件适宜时,每个孢子囊能产生6~12个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14.
抗性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元海 《马铃薯杂志》1995,9(2):122-123
  相似文献   

15.
在植物免疫研究中,必须具有处理植物个体水平的研究系统,因此,应考虑以下多种条件和方法。(1)免疫处理的植物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2)免疫处理剂和处理方法;(3)鉴定免疫效果方法或获得性免疫的分析方法;(4)免疫效果与环境和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7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植株和薯块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可达到显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最好的4种药剂为25%瑞凡、50%福帅得、0.5%苦参碱和30%甲霜.嘧菌酯,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其次为45%三苯乙酸锡和68.75%银法利,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较差为52.5%抑快净,防治效果达到65%。建议在生产上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7种农药,分别在寻甸和禄劝两个试验点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在两个试验点的产量均为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55.3%和20.4%,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安克和克露对晚疫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试验还对药剂的喷施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CIP提供的26个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中选无性系进行了晚疫病鉴定。结果显示,实生苗阶段通过人工接种进行晚疫病鉴定筛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供试杂交组合后代的晚疫病群体抗性表现为中等,按照9级标准统计,各病级分布呈典型的水平抗性分布。统计分析显示,组合间晚疫病病情指数没有显著差异。无性系连续2年的鉴定结果差异亦未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抗晚疫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因此研究马铃薯抗晚疫病菌机制对于控制马铃薯病害尤为重要。本文从马铃薯的细胞结构、防御酶系、活性氧的变化以及介入马铃薯抗性的各种信号分子等几个方面叙述了近几年来马铃薯抗晚疫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