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茶类炒青长炒青粤绿、琼绿、桂绿、滇绿、黔绿、川绿、陕绿、豫绿、苏绿、杭绿、温绿、舒绿、屯绿、遂绿、婺绿、饶绿、赣绿、湘绿、闽绿、鄂绿、广东英德绿茶、清明碧绿、英华绿茶、白沙绿茶、岩背绿茶、海南五指山绿茶。园炒青浙江平水珠茶、泉冈煇白、涌溪火青,江西窝坑茶。曲炒青广东英德碧螺春、绒螺,浙江普陀佛茶,安徽黄山银钩、休宁松箩茶,江苏碧螺春,四川蒙顶甘露,贵州都匀毛尖,湖南碣滩茶,台湾三峡碧螺春。扁炒青浙江龙井、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千岛玉叶、杭州旗枪,安徽老竹大方、西涧春雪,贵州湄江翠片,四川竹叶青,江苏太湖翠竹…  相似文献   

2.
太湖:碧螺春的福地因为康熙御赐了"碧螺春"的美名,碧螺春从此名噪天下,探寻碧螺春的成名的原因,一是要归功于康熙,一是要归功于太湖。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吴中区庭山碧螺春茶叶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九三年,注册资金二百五十万元。公司以"庭山"牌注册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基地是洞庭山碧螺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域内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坐落在西山镇福源坞,占地面积二千五百余亩,年产优质洞庭山碧螺春茶叶  相似文献   

4.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5.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为清代著名贡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是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是江苏吴中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以"玉品牌"高档洞庭山碧螺春茶,(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为主。公司坚持以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品牌化为中心与方向,采取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在  相似文献   

7.
碧螺春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碧螺春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太湖洞庭山。该地气候湿润温和、常年云雾弥漫,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和精细的加工工艺,成就了碧螺春茶的独特品质,其外形条索纤细、色绿隐翠、茸毫披覆、卷曲似螺,具“蜜蜂腿”特征;内质汤色嫩绿,香气鲜雅、兰韵突出,滋味鲜醇、回味绵长,叶底柔嫩,是我国十大历史名茶。为了使碧螺春茶能满足新时期市场的需求,本文从适制品种、栽培、加工和包装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碧螺春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9,(2)
康熙的赐名令碧螺春不胫而红,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得到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甚至得到了西方人的赞誉。一位外国诗人曾如此赞美洞庭(山)碧螺春:"从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而中国的诗人们也向来不惮以最美的词句来赞美。  相似文献   

9.
正明代周高起在《洞山齐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朝,成熟于宋、明、清。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名驰江南,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芙蓉贡茶"继承"阳羡贡茶"传统制作技艺,吸纳"洞庭碧螺春"采制技术精华,采用纯手工工艺制作,是江苏省芙蓉茶场创制的高端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9,(2)
古文献告诉我们,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太湖洞庭就产好茶,宋代的时候,碧螺春的茶名虽然还没出现,但是也是宋朝皇室的贡茶。清代的时候,因为康熙的激赏,将这种当时被人叫做"吓煞人香"的好茶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成为世世代代的名茶。  相似文献   

11.
吴县太湖洞庭山区生产的碧螺春茶,是载誉中外的绿茶。碧螺春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太湖备考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山人朱元正采制其香异常,名吓煞人。宋商邱抚员始进,上题曰‘碧螺春’”。太湖洞庭山区是一个茶果间作的茶区。茶树和枇杷,杨梅,枣子,桔子等十多种果树交错其间。湖、山、田、茶、果、林蔚成一幅天然的美丽蓝图。茶树生长在这优越的自然屏障里,培育着有“花香果味”的碧螺春茶的自然品质。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9,(2)
为了进一步提升洞庭碧螺春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树立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域优良的产品形象和优异的品质特色,更好地强化吴中区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保护,永续保持洞庭碧螺春茶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促进茶业增效、农民增  相似文献   

13.
新会员名单     
《茶世界》2017,(12)
<正>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在2003年3月18日,成立于1998年的吴中区标准化协会,经吴中区民政局批准正式更名为: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以进一步加强对"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行业管理工作。协会主要工作职能为:收集、发布信息;保护、宣传品牌;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协会目前由108名个人会员,50个团体会员,38名理事,22名常务理事,茶叶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14.
<正>洞庭(山)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享有盛名,古代因其特殊的花香,被称为"吓煞人香"。传说康熙南巡苏州时,正式赐名为碧螺春。原产地东西洞庭山位于太湖东南部,东山岛是三面环水的半岛,西山岛四面环水,与东山岛隔水相对。东西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有名的茶果间作区,枇杷、桃子等多种果树与茶树共同种植。江苏省农业厅1979年秋和1980年春对当地茶叶品种进行的普查报告显示,树龄在百年以  相似文献   

15.
原产地域保护绿茶洞庭碧螺春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孝坤  郭雯飞  吕毅 《茶叶》2006,32(3):150-154
采用GC和GC-MS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洞庭碧螺春新茶的香气组成。在鉴定的42种成分中,主要是醇类和醛类。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壬醛,己醛,芳樟醇,香叶醇,顺-茉莉酮,6,10,14-三甲基-2-十五酮等,而绿茶中常见的青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等含量很低。洞庭碧螺春最重要的香气特征是具有高含量的壬醛和己醛,以及芳樟醇和香叶醇。此外,本文还将碧螺春的香型特点与龙井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1碧螺春生产的现状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已有千年历史。说起碧螺春的来历,民间有两大动人传说的版本。其中共性是生长在太湖洞庭山石缝中奇香型的野生本地茶,被当地百姓采食,主要因其香气被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7.
洞庭碧螺春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茶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2002年12月,洞庭碧螺春茶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当前洞庭碧螺春茶产业存在良种普及率低、茶园单产低、茶叶产品品质参差、加工技术传统、假冒产品泛滥等诸多问题,影响碧螺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茶树品种缺乏特色,茶园良种普及率低是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茶树良种选育和推广更新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好地方!来到苏州,扑面而来的是融汇现代文明与典雅历史的城市文化,苏州园林、吴越软语、洞庭碧螺春茶都广为人知,作者以茶为职,对洞庭碧螺春茶更多了一分的关切和了解。洞庭碧螺春茶传世脍炙人口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原产于苏州东山、西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都打“碧螺春”的招牌,致使苏州正宗的碧螺春受到了严重冲击。 为更好地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这个品牌,今年苏州东、西山碧螺春的生产、销售全过程采用统一的防伪标识。经过对东、西山1.7万户茶农的普查,估计今年受保护的碧螺春产量在210吨左右,他们正在准备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绿茶的香气特征 M.Kosuge,H.Aisaka 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了二种中国绿茶,碧螺春和黄山毛峰,及日本绿茶。碧螺春比日本绿茶含有更多的1—戊烯—3—醇,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