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传染性脓疱病包括羔羊口疮、传染性口炎或脓泡性口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或称口疮病毒)所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羔羊、幼龄羊发病率较高.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泡性皮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羔羊、山羊的口唇、蹄冠、乳房等部位的皮肤无毛处,以出现丘疹、水泡、脓泡、溃疡以至形成疣状结痂为主要病理过程,最后痂皮脱落,皮肤病变愈合.  相似文献   

3.
羔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粘膜外伤感染引起的一种羔羊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肝脏和肺脏发生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2006年5月,锦州市小东种畜场的羊群发生本病,死亡羔羊60余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肝肺坏死梭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梭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黏膜等外伤感染引起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受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坏死,肝脏和肺脏有转移的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羔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粘膜外伤感染引起的一种羔羊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肝脏和肺脏发生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2006年5月,锦州市小东种畜场的羊群发生本病,死亡羔羊60余只,现报道如下:1发病及流行情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病包括羔羊口疮、传染性口炎或脓泡性口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或称口疮病毒)所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羔羊、幼龄羊发病率较高。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1 病原及传染本病由痘病毒群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位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只因同病羊直接接触而感染,或由污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常表现为群发性流行,发病率在90%以上。人也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几乎是有羊即有本病。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感染途径主要是皮…  相似文献   

7.
口疮又叫传染性脓泡性皮肤炎。是皮肤及口上皮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羔羊易感。特征为病灶经过红斑、丘疹、水泡、脓泡等阶段,最后形成痂块。  相似文献   

8.
犊牛、羔羊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犊牛和羔羊皮肤、黏膜溃疡,内脏器官有坏死灶、小脓肿以及肉芽肿性反应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可感染给人以及畜、禽类等各种动物。实验动物以兔最易感,且以幼龄动物更为多发。  相似文献   

9.
羔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兽医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牛羊腐蹄病,羔羊肝肺坏死病也偶有发生,但大面积流行并不多见,现就呼伦贝尔草原羔羊流行的肝肺坏死杆菌病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羔羊肝肺坏死病在呼伦贝尔草原的牧业四旗都有不同程度流行,发病率较往年大幅上升,流行范围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个别牧户由于本病损失严重,发病率达羔羊总数的20%,死亡率接近100%。发病羔羊从3~60日龄均有,但以一月龄左右的羔羊居多。生前很少见到明显症状,以突然死亡为特征。2剖检变化肝肿大,质地较硬,散布大…  相似文献   

10.
由病毒引起的地方性山羊、绵羊口膜炎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主要危害于产羔期的幼龄羔羊。发病初期在羔羊的嘴唇及周围皮肤上出现红疹,继而变为脓泡,脓泡破裂后形成痂皮,逐渐干裂脱落。严重的整个口腔发炎溃烂,口流发臭,牙齿脱落,羔羊吮乳采食困难而迅速消瘦,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1  治疗涂擦碘甘油(5%碘酊加等量甘油),0.5%高锰酸钾,5%硫酸酮溶液。口服病毒灵,土霉素。病毒唑1支(人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安痛定2ml3药混合后根据大小注射1~2ml。每日2次,连用2天时收到良效。土法治疗:尖扎县一牧民介绍…  相似文献   

11.
羔羊坏死杆菌病是由于感染坏死杆菌而引起羔羊的一种畜禽共患慢性传染病。本文分析了1例羔羊坏死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查羊蹄部情况等防治措施,继发感染时要配合抗生素全身治疗,并应用强心和解毒药,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1怎样预防羊口疮口疮又叫传染性脓泡性皮肤炎。是皮肤及口上皮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羔羊易感。特征为病灶经过红斑、丘疹、水泡、脓泡等阶段,最后形成痂块。1.1病原病原为滤过性口疮病毒。其形态与羊痘病毒相似。病痂内的病毒在炎热的夏季经过30~60d即失去传染力,但在秋冬季节散播在土壤里的病痂病毒,到第二年春季仍有传染性。1.2传染途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通过接触传染。也可经污染的羊舍、草场、草料、饮水和用具等感染。传染的门户是损伤的皮肤和黏膜。1.3症状主要发生于两侧口角部、上下唇的内外面、齿龈、舌尖表面及硬腭等处,少数…  相似文献   

13.
正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牛羊皮肤内引起的皮肤病。绵羊患病后,毛的产量和质量都下降,危害很大,辽宁省牛羊中普遍存在本病。绵羊的疥螨病又称石灰病。1临床症状2015年11月26日,普兰店市安波镇太阳村农户江某致电,他家养的30头绵羊,头部有白色结痂皮,流泪和水肿现象。检查江某家的绵羊是1~4月龄的的羔羊,羔羊表现嘴唇周围、口角两侧、鼻边缘和耳根下面,有丘疹、水泡、脓泡、眼  相似文献   

14.
羔羊魏氏梭菌病也称羔羊痢疾(羔痢),是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痢疾在羔羊养殖经营中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病种,其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影响范围广会造成大批羔羊死亡,导致出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1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也称为羔羊梭菌性痢疾,俗称"红肠子病",痢疾病发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出生1~3日龄的初生小羔羊,特征为初生小羔羊出现连续腹泻和小肠溃疡等症状,痢疾发病快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6.
羔羊痢疾也叫羔羊梭菌性痢疾,俗称红肠子病,是由魏氏梭菌产生β毒素所引起羔羊的一种毒血症。本病的特征为:剧烈腹泻、小肠发生溃疡。  相似文献   

17.
羔羊痢疾也叫羔羊梭菌性痢疾,俗称红肠子病,是由魏氏梭菌产生β毒素所引起羔羊的一种毒血症。本病的特征为:剧烈腹泻、小肠发生溃疡。  相似文献   

18.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就羔羊痢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等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系病毒所致。主要侵割绵、山羊、羔羊。以口唇等处的皮肤、粘膜的丘疹、脓疱、破溃、厚痂的特殊症状区别于羊痘、溃疡性皮炎和坏死杆菌病。我县1980年前曾流行过,十几年来没有发生,人们已忽略了该病的防治。 1994年3月中旬,哈拉海、兴隆川和永发三个乡,六个村的8群绵羊(1080只)中的423只4月龄羔羊发生传染性脓疱病,均为唇型。没发现蹄型和外阴型。  相似文献   

20.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病原及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茵。羔羊在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