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粟贵武于1967年开始从事水稻化学杀雄研究,七十年代初正式列题,对50多种植物的重要酶抑制剂进行水稻杀雄筛选。多年试验结果证明:氨基磷酸钙、甲基砷化合物及氟乙酰胺都是具有一定选择杀雄活性的高效杀雄剂。但氟乙酰胺因残毒等问题难于在生产上应用。该课题还研究了上述杀雄剂的化学结构对杀雄活性的影响及杀雄机理,对杀雄谱、有效杀雄期和剂量以及副作用等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并在一定面积上应用于杂交水稻生产。1983—1984年对化学杀雄剂选择活性提出了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估价的数学公式。 1987年2月26…  相似文献   

2.
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花药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化学杀雄剂 1号及其改良配方对棉花植株进行杀雄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化学杀雄剂 1号后 ,花药 16种蛋白质氨基酸中 Met,Ile,L eu,His,Tyr等 5种氨基酸的含量不受杀雄剂 1号的影响 ,而 Pro,Asp,Glu,Phe,L ys,Val,Thr,Ser,Gly,Arg和 Ala等 11种氨基酸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杀雄剂 1号中添加脯氨酸以及添加混合氨基酸 (脯氨酸和谷氨酸 )的两种改良配方使花药 Pro,Glu,Phe,L ys,Thr,Gly含量恢复到接近对照水平 ,而对其它氨基酸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 ;其杀雄效率与单独喷施化学杀雄剂 1号无显著性差异 ,而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杀雄剂 1号引起的氨基酸代谢失调可能是造成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水稻化杀杂种优势利用特点和化杀制种产量偏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化杀杂交制种的长远对策是要进一步研究化杀规律和机理,进一步研制新型化学杀雄剂,探索新的施药方式和方法。作者还根据在化杀制种中亩产超过200kg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改进目前化杀制种技术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l 化学杀雄剂的选用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杂种,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往关于化学杀雄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报道很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化学杀雄剂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类型,概括了棉花化学杀雄剂的研究和作用机理,分析了棉花化学杀雄剂开发的难点,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1979年起,我们搜集了化学杀雄剂20多种,对红麻进行杀雄试验,从中筛选出二氯丙酸钠(茅草枯,即CH_3CCL_2COONa)对诱导红麻雄性不育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已研制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化学杀雄制种技术。用茅草枯采取“低浓度、幼蕾喷药、多次杀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化学杀雄剂1,2号为对照,介绍了新研制的90系列8个杀雄新药剂,经4年7季的田间试验,新药剂优于对照,以及用906药剂制种亩产150kg以上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为筛选新型化学杀雄剂,有效诱导雄性不育,以甘蓝型油菜自交系740C和Q8C为材料,使用5种除草剂(苯磺隆、氯吡嘧磺隆、环氧嘧磺隆、双草醚和阔草清),各4个稀释浓度(1/200、1/100、3/200、1/50)对现蕾期的植株进行喷施,在处理后1至4d分别采取油菜叶片和花蕾,测定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酶活性,并在后期进行花粉活力的测定和育性分析。结果表明:双草醚、阔草清能够抑制ALS酶的活性但不具有化学杀雄作用。同一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油菜体内ALS酶活性表现为随药剂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740C比Q8C对5种除草剂更敏感,ALS酶活性抑制程度更明显。老叶、幼叶、花蕾对化学杀雄剂的敏感程度依次增加,其ALS酶活性逐步降低。筛选出氯吡嘧磺隆和环氧嘧磺隆,可以作为候选化学杀雄剂,适合浓度分别是1.3~2.6mg/L和1.5~3.0mg/L。  相似文献   

9.
化学杀雄是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红麻杂种一代优势显著,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制种方法。据国外报导,用0.01—0.05% Embutox(2,4—二氯苯氧丁酸钠)处理红麻可产生部分雄性不育。为了探索红麻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我所于1979—1980年进行了化学药剂诱导红麻雄性不育的研究,初步筛选出二氯丙酸和茅草枯两种药剂对红麻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可达到高度雄性不育。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6种化学杀雄剂在油菜(B.napus)上的试验表明,0.4%的GA_2单核期处理,1%或1.5%MC_3单核期处理,1.5%KMS-1单核期处理,0.5%乙二胺四乙酸钠单核期处理,能诱导80%以上的不育株。经化学杀雄剂处理后,油莱小孢子发育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此外花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型少而弱,脱氢酶活力弱等。化学杀雄单低强优势组合湘油11号×466比常规推广品种增产19.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用水稻化学杀雄方法易于配组强优组合,但制种产量偏低、纯度不稳定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近年来,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在化杀制种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 的进展。 1、研制出半自动喷雾杀雄器械,用动力加压有针对性喷雾,操作人员只负载喷枪,等速行走,可使喷药均匀,喷幅面一致,同时,将制种田行比由2:8扩大到 2:10,因而可有效地提高化杀制种纯度和产量。工效比手动喷雾提高15~20倍,便于大面积化杀制种。 2.筛选出能提高甲基胂酸钠杀雄剂展着力的展着剂。为了解决杀雄剂对叶面展着力差,遇上大风及降雨即降低药效,以及手动喷雾稻株受药不均等…  相似文献   

12.
化学杀雄是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红麻杂种一代优势显著,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制种方法。据国外报导,用0.01—0.05% Embutox(2,4-二氯苯氧丁酸钠)处理红麻可产生部分雄性不育。为了探索红麻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我所于1979—1980年进行了化学药剂诱导红麻雄性不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谷子化学杀雄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水稻杀雄剂2号对3个谷子品种的杀雄时期,杀雄浓度及用药量进行了谷子杀雄技术的探讨。试验结果认为:各品种杀雄浓度为300-400ml/m^3,用药量为7-8ml/株,杀雄时期为箭叶期前后,并对强优组合多代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两种新杀雄药在油菜上的应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交礼  王国槐 《作物研究》2006,20(3):227-230
对两种新杀雄药化杀灵和草甘膦在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上进行了杀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杀灵在油菜植株最大花蕾长达2.5mm时喷施,杀雄效果非常理想,1:140~90的浓度范围处理油菜不育株率都在90.0%以上,且无药害株;1:90的化杀灵中附加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辅助处理显示,0.139%的赤霉素在部分植株上表现出了生长促进作用,不育株率提高到100%。草甘膦则药害严重,不宜在油菜上做杀雄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杂交剂SQ 1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化学杂交剂SQ-1对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作用,以20个四川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SQ-1不同喷药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Feeks 8.5为四川小麦最佳喷施时期;适宜的喷施时期为Feeks 8.0~9.0.用4.0 kg/ha的SQ-1进行雄性不育的诱导,所有供试品种平均可达到97.09%的相对雄性不育率和49.77%的异交结实率.喷施SQ-1后,四川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抽穗推迟并且穗长缩短.另外,基因型的不同导致化杀效果及化杀后农艺性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赤霉素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以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Q-1作为诱导剂,西农1376为材料,构建了西农1376不育和可育生理系,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定量PCR、气相质谱等技术,研究了小孢子花粉形态、TaGAMYB和CYP709C1基因表达、硬脂酸和赤霉素含量和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化学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粒畸形,TaGAMYB和CYP709C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硬脂酸含量显著上升,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可育系。赤霉素对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有一定逆转效应。  相似文献   

17.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雄性不育小麦开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化杀杂交小麦制种体系,观察了大田制种条件下喷施杀雄剂SQ-1后小麦Fp1(杂交小麦"西杂一号"的母本)的开颖特性,同时对杀雄剂浓度、pH值以及处理时期对开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Q-1诱导的雄性不育小麦开颖初期开颖角度的日变幅较大,Fp1在低浓度化杀剂水平下(3 kg/ha和4 kg/ha)还出现"二次开颖"现象;(2)开颖角度与不育度之间存在矛盾,能够获得较大开颖角度的处理一般难以获得较高的不育度.综合来看,用pH值为8的缓冲液配制的SQ-1在使用剂量为4 kg/ha、Feekes 8.5时喷施,Fp1能够达到育种要求的不育度,同时能保持较大的开颖角度.  相似文献   

18.
水稻化学杂交剂R1与R1+E有较高的杀雄力和较广的杀雄谱。粳稻以R1 100ppm或R1 100ppm+E200ppm籼稻以R1 200ppm或R1 200ppm+E400ppm,在减数分裂及其前10天左右各喷一次,可诱导水稻雄性高不育。经电镜扫描,R1、R1+E诱导雄性不育的机理是:造成花药畸形,毡绒层肥大,薄壁细胞溶解脱落,阻塞乃至完全断绝营养通道,从而障碍花粉母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发育,最终导致花粉囊无花粉形成,或仅形成少量且颇多败育的花粉。  相似文献   

19.
棉花新杀雄药剂的筛选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化学杀雄制种是一项省工、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以往国内试验,由于杀雄药剂不够理想,未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1977~1979年我们初选出7个新的杀雄药剂组合,并证明0.05%的青鲜素比前人  相似文献   

20.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海林  徐庆国 《作物研究》2003,17(4):208-212
回顾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对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与改良小麦的CHA试剂及其杀雄效果以及化学杀雄高产制种等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