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有关报道,我国珍珠养殖业无论是生产海水珍珠还是生产淡水珍珠,普遍追求高产,而忽视珍珠质量的现象十分严重。存在的问题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安岳珍珠酒厂利用本地生产的珍珠与优质白酒,在省食品研究所酿酒专家陈戍椿高级工程师和成都中医学院李介明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配成七种抗衰老的珍珠酒,并畅销全国十四个省,现农牧渔业部已将珍珠酒列为全国农展项目之一,香港永利威酒厂也对“杜仲型”、“人参型”珍珠酒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珍珠产业迅速发展,珍珠的产量不断增加,产业界正在关注其市场的发展。珍珠产业要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必须重视珍珠市场的规范建设。因此,探究珍珠市场的发展格局和特点,深入研究珍珠的价值概念和珍珠产品的开发,对珍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珍珠产业的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上海水产大学陈蓝荪教授和李家乐教授对我国的珍珠市场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系列文章,全文共分5个部分,内容包括中国珍珠市场发展现状、市场作用和市场动向分析、中国珍珠市场发展对策研究、珍珠的价值概念和产品开发、珍珠产品深层次开发理念与策略等,本刊将陆续刊出,以探索和认识珍珠市场健康发展的规律,进一步促进我国珍珠市场朝着“正规化、形象化、规模化、专业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湛江珍珠是中国南珠的代表。湛江市养殖珍珠已有40多年的历史。珍珠插核、母贝养殖、人工育苗及珍珠加工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水珍珠立足于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目前。湛江市珍珠养殖面积3万多亩,年产珍珠约6吨,全市有10个乡镇、2万多人从事珍珠产业。湛江市海水珍珠年养殖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淡水无核珍珠的育成,是我国水产科技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大突破,它开创了一个新兴产业,填补了我国淡水养殖上的一项空白。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珍珠生产与出口的大国,而且为我国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我国的淡水珍珠生产在发展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30多年来,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珍珠质量问题。我国生产了占世界珍珠产量95%的珍珠,但销售额只有3.8亿美元,仅占世界珍珠销售总额4…  相似文献   

6.
当今日本,人们谓之珍珠王国;不论在珍珠养殖的技术上、还是在产量及质量上都首屈第一。然而,日本的珍珠养殖是受我国明朝养殖佛像珍珠的启发,至1904年才成功地育成了有核珍珠的。以后,日本的珍珠养殖便正式以生产规模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发展速度之快,甚为惊人。1946年,日本的珍珠产量仅为188公斤,  相似文献   

7.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出口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鹰 《内陆水产》1998,23(7):2-3,17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出口目前仍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无论是养殖还是销售都遇到较大困难。原因是供过于求。只有生产和需求达到基本平衡,珍珠业才有希望走出低谷。1我国淡水珍珠发展的回顾淡水珍珠生产和出口大体可以划分为开发、发展和调整三个阶段。1.170年代,淡水珍珠养殖的开发阶段70年代外贸部门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对淡水珍珠这项养殖业进行开发.其技术是日本华侨根据日本琵琶湖地区淡水珍珠的养殖技术,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组织实施。在苏州地区.由苏州水产部门技术人员进行试验。1972年就有收获.井有少量出口.而后逐步在江苏…  相似文献   

8.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3):18-18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具有育珠周期短、珍珠颗粒厘码大、形态多样,并能控形生产等特点。我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研究试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现已经取得了正圆有核珍珠、异形有核珍珠、几何形有核珍珠、大型奇特形有核珍珠、拟态控形有核珍珠、彩色有核珍珠和夜明珠等诸多科研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开始应用于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3000年前就将珍珠当成了饰品,现在梦想打造成可以媲美法国香水的中国化品牌。这种想法并非无根之木。2003年全球珍珠产量近1300t,95%产自中国。中国的海水珍珠产量已与世界第一产珠国日本持平;而作为惟一的淡水珍珠生产国,中国淡水珍珠的年产量超过1200t。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淡水珍珠领域,有一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就是世界淡水有核珍珠的研创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河。其发明的“淡水有核珍珠”被誉为“天下淡水第一珠”。谢绍河在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期间,曾师从我国现代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教授从事海水珍珠养殖研究.发明和推广国际首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淡水珍珠养殖业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其它养殖业的不景气,淡水珍珠养殖业显得十分火爆。1999年春节刚过,急性子的珍珠业主便开始招兵买马,大搞珍珠接种,到5月初,湖南、安徽等地的接种人员已被一抢而空。幼蚌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从原来的100元/万只,继尔卖到400-500元/万只,有的甚至达700-800元/万只,很多珍珠业者,一边把珍珠接种搞得热火朝天,一边又大肆采购幼蚌,似乎还要这样狂热下去。只要到全国几个重点淡水珍珠产区走一走,安徽、湖南、湖北,尤其是浙江,不仅在金华、诸暨一如既往地热火朝天,而且杭、嘉、湖、宁、绍平原等老渔…  相似文献   

12.
张元培 《淡水渔业》1976,(3):F003-F003
湖南益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珍珠养殖研究室,从1969年开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河蚌育珠的科学实验。数年来,通过不断实践,反复摸索育珠规律,取得了新成绩,培育成功了正圆有核珍珠、彩色珍珠、夜明珍珠等,为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蛋黄卵磷脂在珍珠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黄卵磷脂(Yolk lecithin)对生物体具促进代谢的作用。本试验表明,将其注入珍珠贝或滴于细胞小片,可使插核贝珍珠质的分泌旺盛,得到珍珠层厚、外观色泽良好的优质珍珠。因此,蛋黄卵磷脂是一种提高珍珠质量的很有前途的药品。  相似文献   

14.
任海 《科学养鱼》1995,(2):10-10
谈次品珍珠的种类及预防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及良好的药材,不同等级珍珠之间的经济价值相差较大,为降低本地的珍珠次品率,笔者在工作中经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以下珍珠养殖过程中的生产经验,供大家参考:1.烂片插入外套膜结缔组织的,1、片,腐败变质、溃烂成脓状...  相似文献   

15.
姚克鲁 《水产科技情报》1976,(10):F002-F003
我国养殖海水珍珠有悠久的历史。广西合浦的珍珠又名南珠,弛名中外。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苛征暴敛和帝国主义的劫夺下,不仅养珠业日益雕衰,奄奄一息,就连珍珠的光泽也很暗淡。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西沿海的养珠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养珠工人得到新生,珍珠光泽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6.
杨伟 《水产科技》2006,(4):33-34
一、现状 湛江市养殖珍珠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珍珠插核、母贝养殖、人工育苗及珍珠加工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水珍珠立足于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珍珠产业成为雷州、徐闻等县(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9,(4):14-15
江苏省吴县地区珍珠养殖业发展比较快,珍珠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近来,在大力提高珍珠质量的情况下,又培育出“象形珠”。  相似文献   

18.
开发大型正圆优质淡水珍珠的养殖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炳炎  文仲芬 《内陆水产》2001,26(11):43-45
我国加入WTO后,珍珠业将参与国际竞争,淡水珍珠的养殖和贸易更加市场化。从目前珍珠养殖数量来看,中国是第一大国,但质量却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产量1362吨,其中中国海水珍珠20吨,淡水珍珠1200吨,占世界珍珠产量的96%,销售额却只有3.8亿美金,占世界销售额45亿美金的8%。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珍珠数量与价值存在明显的反差。这种仅仅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如不采取措施,极可能毁掉中国的珍珠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曾以浙江的金华兰溪为中心,向全国育珠区推广“改进接蚌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珍珠质地细腻、光泽柔润,符合东方女性聪慧、温柔的性格,也备受外国人青睐。据了解,目前中国珍珠市场中高档优质珍珠很少,低档珍珠数量偏大。由于缺乏行业指导,大量低档珍珠毫无节制地进入各地市场,使得珍珠价格不断走低,造成生产优质珍珠可获取暴利的假象,影响高档优质珍珠的正常销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马氏珍珠贝[Pteria mactensii (Dunker)]培养珍珠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但因各种原因珍珠产量一直上不去,年产量都在几百公斤徘徊。而淡水珍珠生产起步虽较晚,但发展迅速,才十余年全国产量就达几十吨。两者不同之处,主要是自然环境之差别。海水珍珠生产易受到台风、寒潮、洪水、生物敌害等因子影响,死亡严重,成活率很难达到30%。鉴于此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