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当前,在世界各国的杨树育种中,欧美杨育种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因为欧美杨具有速生、优质、易繁殖、适应性广等优良性质,因而适应了现阶段对杨树速生丰产的客观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的欧美杨品种如沙兰杨、I—214杨、P15A杨、172/58杨、加杨、健杨等,全部是从欧洲引进的。1979年以来,中林所用人工杂交方法培养出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我县优良树种资源,加速实现园林化,尽快改变木材奇缺的局面,自1963年以来,大沙河林场和本所先后开展引种试验,引进杨树90个品种,包括欧美杨类,小美杨类和白杨派杂交种。其中,Ⅰ—214杨、沙兰杨和欧美杨生长最快,在生产上已经推广,并收到显著增益。现将这三品种引种及栽培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树不同种(品种)间抗溃疡病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溃疡病是危害杨树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此病的抗性,不同杨树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本试验选取9种(包括品种)杨树进行试验。通过室内接种试验证明,日本白杨高度抗病,加杨属抗病型,群众杨44^#和路易莎高度感病,北京杨1^#,8000^#,群众杨36^#,43^#和沙兰杨为感病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杨树造林及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通过培育、国外引进、选育等 ,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杨树品种 ,目前全国各地栽培种不少于 1 0 0种 ,主要有毛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北京杨、中林杨、沙兰杨、意大利 2 1 4、72杨、6 9杨等。最近又有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1965年起从南京林学院、江苏省林科所、河南省睢(木巳)林场等单位陆续引进了杨树93个品种,建立了杨树引种区。1973年12月我们对引种的杨树进行了测量调查,其结果见表一。通过九年引种实践,初步摸索到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杨树是小意杨、德杨、健杨、4号杨、沙兰杨、大关杨、唐柳、欧美杨等品种。其中小意杨、健杨、大关杨在四旁绿化时更表现出优良的速生特性(表二)。  相似文献   

6.
用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和随机抽样等方法,历经5年,调查了歧山县境内的2万余株杨树,发现杨树溃疡病与以下因素有关:(1)树种:沙兰杨和毛白杨受害最轻,其次为加杨、新疆汤、15号杨.欧美杨、山杨、小叶杨、银白杨、钻天杨、银毛杨、陕林2号汤、青防、北京杨、箭杆杨、大关杨发病率依次_b升。(2)树龄:未出圃的苗木受害最轻.移栽后1~5年生的苗木受害最重.达7引。6~j5年生发病率有所下降.16年生以后又开始L升.这可能与树势强弱有关。(3)林分结构:成片及位于山区的杨树林发病率低.而农田林网及“‘四旁”杨树发病率高。可能与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各地推广的杨树品种很多,其中表现最好的有毛白杨、欧美杨、山海关杨、美小47、小青美杨、群众杨、白城杨、意大利214、沙兰杨和冀一杨等。毛白杨和欧美杨过去已作过介绍,现仅把上述其它杨树良种在我省生长情况和适生范围进行介绍。一、山海关杨山海关杨是山海关城建苗圃于1964年,从约为50年生杨树(树名不清,文化革命期间已伐)上采种繁殖的实生苗第一代。1971年把它定为山海关杨。山海关杨适应性强,在低湿细沙地上生长良好。乐亭县姜各庄林场立地条件为沙土地,  相似文献   

8.
胡新生  刘建伟 《林业科学》1997,33(2):107-116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孔传导度(Cs)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四个杨树无性系的LSPLCP,Φ.CS和最大的Pn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响应特征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杨树无性系生态型差别,同时也为杨树无性系在生理指标基础上进行早期选择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杨树是藁城市平原绿化主栽品种,前些年我们主要推广的加拿大杨、北京杨在藁城表现不好,近些年推广种植的意大利214、沙兰杨、中林69杨等也表现出许多缺点,乡土树种毛白杨也存有缓苗期和生长周期长、育苗繁锁等缺点.对此我们先后考察了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业推广站、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林学院以及大名、魏县、密云等县.建议推广引进中林46杨、三倍体毛白杨和欧美杨107号3个杨树新品种.试种引进南抗杨、窄冠白杨、欧洲转基因黑杨和欧美杨108号4个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意大利杨树品种I-214的起源及其发展 杨树是最早进行树木良种选育的对象,其中以黑杨派的育种工作进行得最有成效。黑杨派主要有两个种,一是原产北美的美洲黑杨及其变种,一是原产欧亚大陆的欧洲黑杨及其变种。由于这两类杨树常常栽种在一起,容易相互杂交,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各种优良性状的杂种,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各国广泛栽培的健杨、晚花杨,马里兰德杨,格尔力杨等等。过去,分类学者定名为加拿大杨,后来,世界杨树委员会建议将这类杨树的所有杂种统称为欧美杨。健杨、晚花杨、马里兰德杨、格尔力杨都是属于欧美杨的无性系,我国近年来栽培较广的沙兰杨、波兰P-15A、德杨(科伦-158)也都是属于欧美杨的无性系。 欧美杨栽培品种的选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未经选育的加拿大杨,由于长达200多年的无性繁殖,目前已经衰退;第二阶段在二十世纪后,从一些自然杂种实生苗中,选出了上述欧美杨各无性系,主要在三十年代后,开始逐渐推广;第三阶段为最近20-30年来进一步严格选育和栽培鉴定的一系列欧美标新品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I-214。 I-214目前是欧美杨中最优秀的代表种,闻名世界各国。它生长极其迅速,树干通  相似文献   

11.
Ⅰ—214杨、沙兰杨、健杨等欧美类杨树优良品种,是山东省营造杨树丰产林的主要树种。由于经营历史较短,在营林调查中尚无专用材积表,多沿用省内编制的一元材积表,该表使用虽较方便,但误差较大,不适应丰产林集约经营的需要。为此,我们收集省内欧美杨丰产林标准木资料,编制了山东省欧美杨丰产林立木二元材积表。对于检查欧美杨丰产林造林经营效果,研究林木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采伐利用,以及实现杨树丰产林标准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春由中国林科院引进29个杨树新杂交F1无性系,经2年苗期对比试验,选出鲁克斯杨×(箭杆杨×黑杨)-4,鲁克斯杨×(箭杆杨×黑杨)-3等15个比较适宜本地生长的无性系,又以锦县小钻杨和沙兰杨为对照,于1993年春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鲁克斯杨×(箭杆杨×黑杨)-4是表现最好的无性系,平均高生长达351.7cm,平均胸径达2.33cm,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鲁克斯杨×(箭杆杨×黑杨)-3、鲁克斯杨×天然杂种是表现较好;鲁克斯杨×青杨13、鲁克斯杨×青杨-2、鲁克斯杨×青杨12,对杨树灰斑病具有免疫力,但生长量与对照沙兰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Ⅰ—214、沙兰杨等欧美杨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同乡土杨树品种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几年来,我们营造这类杨树林时,重点抓好以下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速生杨树新品种荷兰3930杨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3930杨于1983年春由中国林科院转引我省,经苗期筛选,品种比较,多点栽培,生产中试以及对物候,生长特性,材质等的测试结果表明,具有插条成活率高,速生性突出,生长稳定,适应性强,遗传增益高,木材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优于目前生产应用的沙兰 杨,I-45/51杨,I-214杨等诸多欧美杨品种,因而可以作为我省新一代速生杨树良种大力发展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大兴区沙地上对沙兰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4个杨树品种进行了18年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沙兰杨平均胸径为32.2cm,平均树高21.0m,平均单株材积为0.6193m^3,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2.4-4.2倍,经济效益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5.9-9.0倍。  相似文献   

16.
沙兰杨是德国人温特斯坦于30年代选育出的一个欧美杨无性系。我国于1954年从国外引进,辽宁省杨树研究所于1962年由中国林科院转引入辽宁试种,经过20多年栽培试验证明,引种获得成功。1976年被评为辽宁省杨树重点良种,1980年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并被定为辽宁省杨树重点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17.
伊犁州平原林场高度重视林业科技创新工作,今年春季开展了多种模式杨树造林试验,寻找杨树多种用途,总结 高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1.根据《优质抗逆用材林伊犁大叶杨、伊犁杨3号苗木繁育与高效造林技术中试项目》内容,营造高密度纸浆原料试验林20公顷(300亩),株行距2米×5米,试验品种为日本白杨、大叶钻天杨、沙兰杨、1-262、I-467、法杂、加小×俄9号。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杨树片林造林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沙兰杨是一个较好的杨树品种;杨树刺槐混交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方式;其造林密度,杨树每亩不超过20株较好。  相似文献   

19.
抗病速生新杂交种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美洲黑杨3个CV.与4个欧美杨CV.搭配成7个杂交组合。从1982年始,经11年试验研究,成功地集团选择出辽宁杨、辽河杨、盖杨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目前已在辽宁省栽植170hm^2,7年生上述3品种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提高1.2、0.8、1.1倍。人工离体接种结构表明,3个杂交新种比沙兰杨发病率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  相似文献   

20.
在山西省西北部黄土丘陵区,通过对7个杨树品种:群众杨(P.popularis)、合作杨(P .opera)、小青杨(P.pseudosimonii)、北京杨(P.beijingensis)、新疆杨(P.opulus bolle ana)、沙兰杨(P.×euramericana)、小叶杨(P.simonii)的引种栽培试验,随机区组3次重 复,研究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量及对虫害、冻害的抗性,通过5年观测分析,提出了 在干旱寒冷的晋西北地区,应选择以青杨为母本的杂交杨,如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等进 行造林,单株营养面积应大于20 m2。新疆杨作为引进树种在该地区生长表现良好,但树木 的生长受地下水影响明显。在土壤水分比较充沛的地方,新疆杨树干基部则易冻裂。因此, 此树种最宜在土壤水分贫乏地造林。欧美杨不适宜大面积造林,尤其是在黄土丘陵干旱的坡 梁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