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研究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糜子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用5种外源激素在糜子3~4叶期喷施,连续处理2次,喷清水为对照。记录糜子苗期基本苗数、拔节期总茎数、成熟期穗数等性状,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脱落酸(ABA)能够显著降低糜子的分蘖数,施用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矮壮素(CCC)也能减少糜子分蘖数,但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多效唑(PP333)对糜子分蘖数没有明显影响;施用GA3、IAA、CCC能够增加分蘖穗数,而ABA、PP333降低分蘖穗数;各处理分蘖成穗率都较对照高,ABA处理分蘖成穗率为最高达到25.20%;ABA处理主茎穗占比较对照增加,分蘖穗占比降低;GA3、IAA、CCC处理主茎穗占比相对于对照降低,分蘖穗占比增加,PP333处理与对照相近;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用ABA产量最高,可能与主茎穗占比高和分蘖成穗率高有关系。在糜子3~4叶期喷施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有显著作用的是ABA,主要表现在ABA能够降低糜子分蘖数,保证了主茎的成穗数量,增加了分蘖成穗率,从而提高了糜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稻秧苗素质对蘖成穗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于1994年在江苏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土培池中进行,对汕优63秧苗不同带蘖数和两个氨素水平进行不同叶龄期、成穗率和群体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有:带蘖壮秧分蘖成穗率高,尤其是前期的分蘖成穗率高、增加分蘖成穗数,有利于库源的协调,提高群体的质量,促进大穗的形成,从而提高单株质量,在足肥的条件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玉米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二个品种在五个播期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播期越早,播种→出苗的天数越长,雄穗分化期天数越长,而雌穗分化期长短与播期的关系不太密切。全生育期的变化,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在不同的播期下,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有一定变化,以播期Ⅱ(5/4)最高,穗长、穗粒、千粒重也以播期Ⅱ最大,播期V(5/7)最低。在5个播期下,以播期Ⅱ产量最高,其他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6.
7.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5
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肥料和搁田处理,造成适宜穗数相近,成穗率不同的群体。结果如下:在适宜穗数范围中,成穗率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总颖花量,粒叶比、有效及主同效叶面积率,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顶三叶比叶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成穗率与抽穗期后叶面积下降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合理群体下,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有利于改善冠层结构和群体质量,改善中后期群体光照条件,延长功能叶片寿命,提高抽穗后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分析了河南省1977~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93个杂交种和辽宁省1980~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86个杂交种.结果表明:(1)两省参试的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基本相同,但辽宁省参试玉米的穗长、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秃尖长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都高于河南参试玉米10%以上,出籽率低于河南1.55%.(2)河南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中穗型;辽宁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长、穗行数较多、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的大穗型.(3)两省玉米杂交种穗粒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使玉米的单产不断增加.目前,靠挖掘单株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已比较困难,选育叶片上冲,透光性好,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而根据玉米生物学特性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玉米取得高产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玉米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受生物学特性及种植密度的影响,只有种植密度合理,穗数、粒数、百粒重协调发展,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此,根据玉米生物学特性进行高产栽培密度试验研究非常重要.为了对耕玉1号适宜种植密度进行研究,我们进行了3个处理的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抓好营养土配制质量,改营养块双株能苗移栽和直播为营养球单株育苗定向移栽,可有效地降低空秆率,提高双苞率和改善株间光照和肥水条件,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提高玉米产量。试验表明:采用营养球单株育苗定向移栽的种植方式,667m^2产量比营养块双株育苗移栽、直播分别增产32.7%,43.2%。 相似文献
11.
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遗传势及其对繁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分析证明,玉米果穗上不同部位的籽粒具有不同的遗传势,对自交和杂交后代的产量性状影响很大。以中部和中部杂交后代产量最高,较群体平均值提高34.5%。不同遗传势的玉米籽粒混合扩繁,可以造成自交系退化。建议采用玉米果穗中、下部的籽粒作为自交和杂交用种,以大幅度提高自交系和杂交种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阿克苏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是新疆玉米的主要产区。2007年农业部提出一增四改重大技术措施,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密植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但是,目前本区生产上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方法,只注重品种选择,忽视栽培技术应用,导致良种良法不配套,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和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的产量及株高.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N”字型变化趋势,但随着施磷、钾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氮情形下,紫花苜蓿干草总产量在施氮量为60kg/hm2时最高,比不施肥处理情形下的产量高21.7%;在施磷情形下,干草产量在施磷量为135 kg/hm2时最高,与不施肥处理情形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在施钾情形下,干草产量在施钾量为90kg/hm2时最高,产量为58 823.2kg/hm2.施氮、磷、钾肥均能促进紫花苜蓿株高的增长,并且第一、二茬株高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三、四茬.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石家庄研究了中等肥力条件下密度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密度有不同要求,3个试验品种均表现较好耐密性,其中郑单958、蠡玉37号对密度适应范围广,在亩植5500株的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密度为4500~5000株;秀青74-9抗倒伏能力突出,在亩植5000株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其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密度对秃尖影响最大,其次是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17.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8.
19.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不同供试品种的茎叶夹角与株型特征密切相关,随着株型紧凑型增强,该参数值增大;在生育后期,不同株型玉米品种LAI各密度下大体表现为GY115较高,ND108次之,ZD958较低。随着密度增加,各品种LAI增大,紧凑型ZD958植株下位叶片的衰老速率相对减慢。供试品种群体中、下部1 d内各测定时期光截获的数量随密度增加明显减少,不同株型品种相比减小的幅度依数值大小依次为GY115,ND108和ZD958。随密度增大单株干物重降低,但以ZD958降低幅度较小,ND108次之,GY115较大。不同株型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不同,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对超甜玉米鲜穗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甜玉米以鲜果鳎鲜销及加工为主,因此生产上除力求获得高产外,果穗的商品性即质量至关重要。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果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一般品种以每亩植3000-35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