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见家禽免疫抑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产实践中给养禽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从多年的兽医临床中发现,常见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生物类制剂均能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产实践中给养禽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从多年的兽医临床中发现,常见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生产实践中,我国养禽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受损、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使得家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就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禽业者提供参考。1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引起家禽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营养缺乏、药物使用不当、霉菌毒素、管理和应激等;  相似文献   

4.
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生产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也不断加大.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引起家禽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囚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免疫抑制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加工胴体的废弃率增加,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和总的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生产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也不断加大?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引起家禽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免疫抑制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加工胴体的废弃率增加,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和总的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鸡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低下甚至缺失的现象.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应激、营养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就是由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典型代表.在禽类,也有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有些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危害易被认识到,而有些虽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由于造成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对多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及疫苗免疫失败.当然,有些疫苗免疫本身就属于这种隐性感染的情况.所以,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因疾病本身造成发病及死亡,而且由于免疫抑制造成的一系列恶性结果,给养禽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本文就造成鸡免疫抑制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其机理及有关解除免疫抑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家禽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是一种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免疫系统机能障碍,致使禽体对抗原的刺激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Dohms及Saif,1984)另外,家禽的免疫抑制还能导致禽体对其它病原因子的敏感性增高,给养禽业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因此,许多学者对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拟就造成家禽免疫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在家禽饲养生产中,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各种疫苗来控制疫病的发生。但在免疫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免疫失败,给养禽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阐述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家禽机体方面的原因家禽机体是病原携带者或正在发病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抑制。如鸡群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或球虫病则会影响鸡新城疫苗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影响免疫接种的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 ,家禽疾病的发生更频繁、更复杂 ,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严重制约了养禽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是免疫失败造成 ,现从几方面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1 疫苗的质量问题1 1 灭活疫苗中的抗原浓度不足 当灭活疫苗中的抗原浓度不足时 ,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可造成免疫失败。1 2 弱毒疫苗受污染 弱毒疫苗中污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时 ,这两种病毒能降低T淋巴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 ,引起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 ,感染传染性贫血因子时也可导致免疫抑制 ,…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疾病给养禽业带来的损失、维护家禽健康、改善家禽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合理使用药物为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家禽药物学、临床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应用生态学等基础学科的规范和支持,使药物防制的标准滞后于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家禽中毒性疾病的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于兽药市场比较混乱,临床滥用药物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家禽生产中药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主要对当前养禽业中经常出现的中毒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杨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108-110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非常迅速,伴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规模化养禽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可能与禽类中广泛存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目前普遍认为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免疫耐受、应激和抗原竞争等,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家禽饲养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某些家禽肿瘤及病毒性疾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免疫预防在疫病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病原的变异、家禽免疫抑制病和环境等原因造成机体免疫状态低下等原因常会造成疫苗免疫的失败。因此研究通过免疫手段进行禽病治疗、提高现有疫苗的作用以及研制治疗性疫苗产品等工作,将会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4.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瘤病.1988年,Payne等从肉仔鸡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即J亚群(ALV-J),1997-1998年间,禽白血病J亚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群感染ALV-J后造成广泛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其它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数年内,研究和控制禽白血病免疫抑制问题可能成为家禽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白血病的病原及其产生免疫抑制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且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ALV-J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养鸡生产中,很多养鸡户一直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家禽免疫失败,也就是免疫过疫苗的鸡群仍然发病,给养鸡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是目前养禽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禽的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养禽业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和禽病研究与防制工作的进展密不可分的,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禽病防制的总体水平不高,禽病的发生和危害仍十分严重。各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的因素在禽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导致疾病频发,禽群生产性能下降,死淘率增加和经济损失加大的重要原因。一、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的影响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传染性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LL)、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鸡传染性贫血因子(CIA)、新城疫(N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中由于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饲料中霉菌毒素过多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频频出现,导致动物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经常会出禽畜大量发病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禽畜的大批死亡,给畜牧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物免疫抑制的产生原因、机理以及消除动物免疫抑制的主要方法,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畜牧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人们对家禽疾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对药物的选择不慎或使用不当,造成家禽发生药物中毒,不仅会引起大批家禽死亡,有的因长期饲喂药物慢慢蓄积中毒而导致家禽的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降低等,给养禽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多个国家的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论述了鸡球虫病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药物防治研究进展,以及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家禽养殖生产中采用药物防治家禽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磺胺类药物属于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不但不能防治疾病,反而会造成家禽发生中毒,给饲养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围绕家禽发生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和症状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救治措施,供参考。1中毒原因1.1用药量过大通常给家禽饲喂磺胺类药物是按照饲料量0.1%-0.5%的比例添加,或者是按照饮水量的0.05%-0.3%比例进行添加。但是在临床生产中,如果饲养者出现计算失误或称量错误等情况,会造成饲料或饮水中的药物浓度过高,家禽采食或饮用后发生中毒。家禽对磺胺类药物还是属于比较敏感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幼禽如果采食含有0.25%-1.5%的磺胺嘧啶的饲料,或家禽口服0.5g磺胺类药物,即可表现黄疸和过敏反应,酸中毒、肝脏疾病和消化功能障碍等。如果给家禽投药量过大,或药片粉碎后没有搅拌均匀,都会引起家禽发生急性中毒。如果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的VK3不足,会使磺胺类药物中毒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