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PCV)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它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本病最早发现于加拿大。2010年7月我县一大型养猪场暴发此病,经我县兽医人员全力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本病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二周龄内仔猪迅速死亡为特征.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特别是晚秋至早春寒冷季节多发,几年来,我县部分猪场每年都有该病的流行.据我们统计,我县因该病死亡猪只每年都在800头以上,流行本病的初发猪场,更是造成仔猪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流行世界各地。我县以往曾有疑似本病疫情,但因发病批数不多,未能引以重视。一九八四年四一九月份我县有八个区,十八个乡、五十个养鸭专业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自1956年我国发现本病后,先后已有20多个省市发生流行,造成了巨大损失,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大疾病。近几年,我县养鹅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饲养数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5.
近两个月来,我县鸡流行了一种以呼吸极度困难和咳血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采集发病鸡喉头组织,经病毒分离鉴定,证明本病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我县自1983年首次流行鸭病毒性肝炎以后,每隔1~2年都要发生一次。为防止本病的流行,我们利用从当地分离并经鸡胚继代的鸭病毒性肝炎病  相似文献   

7.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诊、水泡、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皮毛产品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本病的发生曾给我县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预防本病能有效的减少绵羊因瘦弱而引起冬春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病最早在美国发现,1930年研究者证明本病的病原体是病毒,1931年被命名为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又称鸡疱疹病毒Ⅰ型(GaHVⅠ),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中的未定成员.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就有报道,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9.
烧烙治疗羊脓疱性皮炎毛万俊(河北省滦平县畜牧局,068250)魏文有(滦平县安纯沟门乡曹营村)本病是由脓疱皮炎病毒所引起绵羊、山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县局部地区流行,是幼龄羊的主要疫病,发病率较高,有一定死亡。对本病的治疗,常采用防腐消...  相似文献   

10.
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病毒肾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消化道疾病。本病多发于寒冷和气温变化季节,去冬今春在我县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笔者从临床诊治过程中体会到养殖户需要掌握本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近几年来给我县养鸭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991年元月,经江苏农学院郑玉美教授诊  相似文献   

12.
1 我县猪疫病的现状 老病未绝,新病不断出现,疾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我县近10年来新出现了7种猪病,在国外出现不久的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也相继在我县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县不少的养猪户的死淘率最高为养殖业发达地区的3倍甚至更多,有不少猪场的死淘率在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本病过去在我县尚未发现。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专业户、重点户的不断兴起,此病在我县时有发生,并多发于来航鸡和其杂交后代。一、流行病学调查据我县两个乡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美国在1945年首次发现本病,并命名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1965年在英国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II型,1969年在美国再次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新型并命名为III型。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布,并曾报道在印度、埃及和美国发现I型鸭病毒性肝炎炎病毒的变异株。II型鸭病毒性肝炎局限于英国,III型鸭病毒性肝炎局限于美国,未发现变异毒株。在国内,鸭病毒性肝炎的初次流行是在19世纪末,本病在我国再次流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此后,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能够被鸭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的免疫所控制;但是1997年以来,本病在某些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流行,其疫情不能被标准鸭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完全地控制,怀疑有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变异株出现。  相似文献   

15.
蔡崇仁 《广东饲料》2005,14(5):21-22
1圆环病毒的特性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是一大小仅17nm且无封套的DNA病毒,早在1974年在猪肾细胞株就被发现.但此病毒不具病原性,目前被归类为圆环病毒第一型,1991年加拿大在猪只发现一种新的病毒,后来证明是引起离乳后多系统消耗性征候群(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因.而且从发病猪中很容易分离出此一新的圆环病毒,目前归类为圆环病毒第二型.目前本病已在全世界许多养猪国家中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6.
张改文  李新浩 《猪业科学》2005,22(12):19-2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发现本病以来,其传播范围极广,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之一.为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蔓延,现将本病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发现本病以来,其传播范围极广,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之一.为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蔓延,现将本病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10多年来,由于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和养鸭场(户)综合防治水平的提高,本病在我县已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仅零星散发于忽视防疫的散养户中。但最近在一个规模养鸭户中发生一起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实属少见。且发病日龄小,临床表现较为典型,病死率较高。我们进行初步诊断和综合防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传播迅速,死亡率高,防治困难,危害甚大。1984年秋,我县石蒲区农技站调查了7个养鸭专业户,所养3286羽雏鸭因病毒性肝炎死亡1552羽,占总饲养量的47.2%。本病已成为我县养鸭业之大敌。病状与剖检发病日龄以1~4周者居多,病初精神萎靡不振,两眼半开半闭,步态如醉,掉队;随后出现运动失调,倒地侧卧,两脚痉挛,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县部分乡镇发生了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马属动物疫病--焦虫病.为有效控制本病在我县传播,就本病防制作一简单介绍: 1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