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湟中县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成效,该县草原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成效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从草原监测网点建设,定期开展监测工作,示范点建设,深入到农户的调查研究,对涉及15 个乡镇牧民收益、生态恢复、草畜平衡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为实施补奖机制的生态状况及效益做出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新策,预期也将是长期实施的一项保护草原生态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本研究从宏观视角,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保护、牧业产出、牧民收入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然草原产草量、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所增加,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明显下降,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牛出栏及牛肉产量呈波动态势,羊存栏、羊出栏、羊肉产量、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牧业收入、牧业收入比重均高于政策实施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7,(6):61-63
随着草地退化的日益加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从2011年开始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法,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提出了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过程中,加强对草场的监管力度、牧区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资金投入,提高牧民补贴,进一步促进牧民执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积极性等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支持与鼓励草原地区更多承担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责任,希望能够为政府制订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8、9月份,对我国北方牧区草原极具代表性的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进行了走访调查,从达茂旗基本情况以及近几年包头市禁牧政策、财政补贴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树立畜牧业品牌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渠道对牧民进行补贴;政府加大对农牧民培训的力度;对草原矿产资源开采行为,要实行政府主导、在法律上明确权责;通过征收适当税额给损害环境资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外在的经济压力,提高草原监理部门的地位,严格进行草原生态状况的全面监控管理,促使其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和消除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生计的影响,进而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计,本研究基于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影响过程和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的生计资本、转化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及生计结果,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制度架构等制度因素会对牧民的可持续生计产生广泛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构建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分析指标体系,并指出理论界应更多聚焦于关于草原生态补偿后牧民生计转型模式、生计研究范围以及牧民生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我国建国以来对于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该政策来说,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实施时间却较短,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进行一些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人民面临世界性气候问题和地方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祁连县牧区的一些草原生态危机为依据,对青藏高原牧区目前存在的草原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该文首先阐明了草原生态是草、畜、人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关系,草原生态恶化就是源于这一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观点;其次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导致草原生态恶化的各种人为因素,当初是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原生态出现问题,后来针对草原出现的问题施行一些不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的政策和项目导致草原进一步退化;最后结合相关资料对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比较可观的建议,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是考验私政联手共同奋斗的重要表现,必须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牧民的传统智慧,更应该让草畜人之间的生态系统作用发挥起来,从而实现青藏高原牧区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国务院作出决定,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134亿元。这是国家做出的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于全面提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扭转草原持续退化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南疆牧民生活生产方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利用柯克亚乡、哈拉峻乡、尼雅乡等3个样本乡的牧户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实施前后牧户生活生产方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补奖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畜牧业收入,而且促进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然而,南疆畜牧业尚处于转型过渡阶段,现代科学养殖技术投入不足、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牧民定居点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是当前牧区面临的三大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稳步推进畜牧业转型;二是加强对牧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并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三是继续完善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主导产业,而牧草是牲畜的主要食物来源,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广大牧民群众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在草原环境治理上,群众保护草原生态坏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以冬春草场为重点进行了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正逐步向良性化发展。在草原的治理中,轮牧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保护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轮牧还可清洁净化牧场,降低家畜寄生虫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是我区长期依赖且将永久依赖的基本生态基础,在加强草场保育,恢复天然草场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提供足够的饲草料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草原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以甘南州美仁草原为例,通过甘南州草原监测数据及牧户调查问卷资料,对两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甘南州草原平均年降水量、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草原植被盖度、草群平均高度和产草量呈增长趋势,增加了草原可利用面积和草原理论载畜量。甘南州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改善草原气候、提高草原产草量、增加草原可利用面积和提升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占全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青海省畜牧业是本省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前牧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生态畜牧业发展缓慢。同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从2011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新疆130万牧民将获近20亿元生态保护补助。 据自治区畜牧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首先对新疆1.5亿亩不适宜再放牧、生态环境恶劣的草场进行封育禁牧,通过这一项牧民就能得到9亿元禁牧补助;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将对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牧业生产、牧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补奖对象与标准、落实情况及问题、实施成效等方面对政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显示,各地积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补奖标准的测算方法在地区间差异明显,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相对较好,牧民参与政策意愿主要受政策实施对生活水平影响、对草原保护的认知、牧业收入占比等因素影响。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天然草原生态恢复,促进了牧业生产转型;多数研究认为,牧民政策转移性收入和占比均增加,也有研究认为,禁牧区牧户收入下降。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分区研究禁牧区、草畜平衡区的实施情况;剥离其他因素的纯政策效应研究有待完善;牧业生产方式转型、牧业总体生产效率等牧业生产效应及牧民就业、消费行为变化等研究有待深入;补奖标准测算、草原监管机制、政策绩效考核评价等需要加强;需要开展融合乡村振兴、牧区扶贫的政策合力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晓萍  恩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7,(31):219-222,258
基于牧民对第一轮和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两轮政策的满意度,运用描述统计法和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究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牧民对第二轮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所提高,总体满意度提高16.2百分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的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补贴金额、牧业收入、草料支出等对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需要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