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月12日,全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暨农业产业化集群主食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就建设高标准良田、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以及主食产业化发展进行动员和部署.副省长刘满仓出席会议并讲话.为进一步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省提出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成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集中打造6000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 相似文献
2.
3.
4.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端,全县耕地面积102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5万亩左右,总产650000t以上,是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在90万亩左右,产量约400000t,占全年粮食产量的60%以上。玉米螟和棉铃虫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产量损失率在10%左右,而且对玉米品质影响很大,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全县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5.
6.
自2008年被省农委确定为国家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试点县以来,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主攻玉米单产为目标,以农业新技术集成应用为手段,认真组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从玉米品种选定到春播生产以及田间管理整个生产环节,全程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冶等10项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据实测数据显示,示范区及带动的周边乡镇粮食单产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示范区3个村玉米平均单产达到845.65公斤,比国家确定的单产800公斤提高5.7%,比过去这个地区单产提高了42%。由此,伊通县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3,(6):24-26
一、我国玉米的增产贡献我国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增产主要来自面积增长,而单产增长较缓慢,今后增长压力和潜力并存。最近23年(1990~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从988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110-110
该项目由我校鄂卓茂教授和刘清平副教授主持,2005年4月15日通过教育部科技司验收,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该项目经转化与示范,形成了人造底墒、施水播种、苗侧开沟灌溉配套抗旱保苗技术模式。3个示范点示范面积1.754万hm^2,增产玉米2554.93万kg,增收2043.94万元;2年辐射推广面积46.67万hm^2,增产玉米3.5亿kg,增收2.8亿元。吉林省推广面积已达66.67万hm^2。同时开发出更具广范应用前景的垄作播种机和大垄双行播种机,2年生产机具8300台,增加税收56万元,利润113万元。全省已有9个厂生产垄作播种机。 相似文献
10.
11.
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浚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自200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小麦玉米两熟丰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题项目。2005年和2007年浚县农科所分别创造了夏玉米1hm^2面积15102.75kg和15971.7kg的高产记录。通过技术的示范辐射带动.浚县玉米单产由2005年的6847.5kg/hm^2提高到2007年的8100.0kg/hm^2。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