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传奇是元杂剧取材的一个重要来源,改编前后的作品框架大致相似,但是在价值取向及主题思想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本文以《李娃传》和《曲江池》为文本来研究这种文学改编现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进而透视唐、元两代文人与妓女、文人与市井、文人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谢煜慧 《农业考古》2019,(2):121-131
《叶嘉传》是一篇关于宋代建安贡焙茶史的俳谐传。从宋至今,《叶嘉传》乃苏轼伪作的说法不绝于书。当代学术界持《叶嘉传》伪作论者,都未对此论做详实考辨、论证。辨伪须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叶嘉传》本身与苏轼的内在关系去考辨;一是厘清《叶嘉传》伪作论的文献历史脉络并对其进行辨析。《叶嘉传》的茶史茶道内涵、人生寓意、文学技法与苏轼其人、其作极为契合,此为论真的内证。追索《叶嘉传》伪作论的文献可知,伪作论源头《扪虱新话》《容斋随笔》并未提出有力论据证伪,其后包括《四库全书总目》在内的著述的伪作论均以此二本为据,且都未详加考辨或提出有力新证,皆无法证伪,此为论真的外证。因此《叶嘉传》极有可能是苏轼真作。  相似文献   

3.
《张国焘传》是大陆青年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张国焘传记。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张国焘研究的一项空白 ,真实地记录了传主的一生 ,并对传统观点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4.
《春秋》与礼关系密切,礼的本末、常变关系,历来是《春秋》学讨论的热点。礼有本末之分、文实之别,礼有常亦有变。胡安国的《春秋传》提出了“正身治人礼之本、威仪文辞礼之末”的思想,强调“礼以敬为本”观点。胡安国认为,礼之“本”与“实”是不可更改的“礼之常”;而礼之“末”与“文”则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的“礼之变”。在“礼之常”与“礼之变”之间,有一个基本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变而不失礼之正,则犹可矣”、“变而不越乎道之中”。  相似文献   

5.
王欢 《河南农业》2007,(2):56-58
许多唐代小说描写了房舍租赁现象。不同人租赁的目的不同,用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在唐代房屋租赁十分普遍的背景下,我们对《李娃传》进行了单独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租赁对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虬髯客传》历来被归为豪侠小说或侠义小说,虬髯客、李靖与红拂女并称为"风尘三侠"。小说虽或多或少体现了些侠义因素,但从文本细节观之,三人分别欠缺传统侠客应该具备的平民意识、独立精神和淡泊品格,因此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宣扬侠义精神。相比较而言,小说所述李靖的人生道路是儒家士子成才之路,红拂的选择也是儒家女性人生观的体现,而虬髯客更是体现了大济苍生的儒家政治理想。因此,《虬髯客传》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更多体现了儒家的政治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7.
《法显传》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求法僧游记之一,已被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英文。但中国学界对《法显传》的英译情况了解不深,所述常有疏漏错误之处。基于此,着力向读者展示19世纪问世的4种《法显传》(1848—1886年)英文译本的具体情况,包括译者、出版机构、出版时间、译本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农学杰作《补农书》突出反映了明末清初浙北农村价格及其相关问题。价格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作用,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具体形式之一。部分物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及其影响较大,而该书作者对价格的看法是变化的。更重要的是,浙北农家在农业诸领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价格创造价值基础,并利用价格杠杆发展社会经济。这类乡土经验,成为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宝贵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9.
楚庄 《农业考古》2003,(4):266-267
我是今年的春节期间,有幸读到丁文先生长篇传记小说《陆羽大传》的。当时有许多感触,便想做一些评论性质的文字,但迟迟未曾动笔。何由?一则总有缠身的俗事,无以静心写作,且私下里惟恐做不出一番道理,见拙于方家;重要的,又深恐贸然一言,先失了方家们的高见。  相似文献   

10.
从女权主义视角重读元稹的《莺莺传》将会发现,元稹为了替“作者自寓”的张生辩护,刻意将纯洁而痴情的崔莺莺诬蔑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并不遗余力地把始乱终弃的张生塑造为“忍情”的君子.从审美层面看,这样的叙事策略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从功利层面看,《莺莺传》却是男性作家利用话语霸权在两性交往及个人仕途中谋取私利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1.
《张国焘传》是大陆青年学是撰写的第一部张国焘传记。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张国焘研究的一项空白,真实地记录了传主的一生,并对传统观点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呼兰河传》中儿童视角的运用造成了前景化的效果,使该作品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学性。本文主要从描写自然、刻画人物、描述事件三个方面,分析葛浩文在英译本中再现儿童视角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包括合并短句、保留修辞手法、明晰叙述人称、调整反复格、重写诗句、再现细节等,从而总结译文中这些翻译方法的使用是否传达了原文中的儿童视角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作品,与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相比,《白雪公主后传》是作者处于后现代创作背景之下,实现的对原童话的颠覆,进而试图表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与主题,从而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现。本文就将针对该作品当中反映出的主题异化现象进行简要阐述,并且针对其表现异化主题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从而透过这种表面的主题异化现象,深入剖析该阶段社会背景以及人性方面的困境,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代考据学大师,戴震在注释文学作品时也充分体现出时代学术风尚。《屈原赋注》相对于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等注本而言,更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务实求真的疏证特征。本文仅从文字、音韵、训诂诸方面来探讨戴注本在小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以刊载于上海农学会创办的机关报纸《农学报》上中国第一部农事翻译小说——《穑者传》为主要研究切人点,利用文史互证的方法,结合晚清引进西学、改良农业的时代背景,梳理书中有关科教兴农的思想和路径。该小说兼备农业知识和文学趣味,成为近代中国农学翻译史上不可忽视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6.
王闿运为宣传其复古诗学主张而编<八代诗选>,并自作眉批.其选诗偏重于八代诗歌大家及文学群体,重视五言古诗.其论诗主诗缘情,重视抒情咪怀诗,而注意辨析诗歌体裁和音律,追求高雅华丽诗风,主张曲隐而自达.作诗主拟古而自成家数.  相似文献   

17.
高菊梅 《河南农业》2007,(12):63-64
《毛颗传》是韩愈谐谑游戏文章的代表。毛颖传体现了韩愈文章怪怪奇奇的创作风格。对于此类风格的文章,时人难以接受。从《古文辞类纂》和唐朝以及后来人的评论里,可知游戏文在当时曾招来一片非议。只有柳宗元认为游戏文有益于世,是作者汪洋态肆间杂众体的一种体现。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南朝袁淑等人章表、诏书一类文章中已经开始使用徘谐手法,韩愈游戏文谐谑手法实乃对此手法的继承与发展,充分说明了韩愈“善用古者能变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许生传》作为燕岩朴趾源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主人公许生的活动为主线描写了朝鲜后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燕岩站在“利用厚生”的立场上。主张摒弃传统的朱子学说的空理空谈,强调发展工商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书生们只有掌握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知识才能担负起发展国家的责任。文章也表现出了作者在实现富国裕民的经济愿望后,希望打破阶级社会的先进时代思想。主人论许生便是寄托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而被塑造出来的人物。他运用自己学来的知识,以借来的万两银子为工具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度社会活动。本文将着重对《许生传》中许生所进行的经济行为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安大简《诗经》作为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诗经》文本,其中部分异文信息对解读《诗经》关键字词具有重要作用。将安大简《诗经》与《诗经·鄘风·鹑之奔奔》《召南·小星》相比较可以发现,以往学者对两首诗当中的"强""肃"二字的解释仍有欠缺。根据简文信息可以知道,"强"应当读为"竞",训为"逐";"肃"应当改读为"蹙",训为"急"。  相似文献   

20.
曾运乾不仅以精通声韵名家,经学研究也有骄人成绩。在《尚书正读》、《毛诗说》、《春秋三传通论》等著述中,他综合运用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知识,在解说经义、训释字词、点断句读、剖析文理、抉发经书意蕴、裁决经学争讼等方面屡有新获,能兼汉、宋之长,不拘今、古家法。曾运乾由小学入手治经,一改湖南经师不通小学的旧观,在湘学史上尤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