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源是近代中国提出改革开放思想的第一人,但受时代的局限,其在政治、经济、教育改革思想以及对待中西文化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这种不足对时隔几十年后的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反映在维新政论报刊舆论之中。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坚船利炮"的方式一度显示了西方海洋文明的强势。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统治者一直将海洋当作对外防御的天然"长城"。海洋从来没有被纳入中国国家安全的考虑范围。鸦片战争后,如何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执行什么样的海洋战略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变的近代思想家,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并力图从不同的方面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海洋文明强盛的根源。魏源吹响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角,主张改漕运为海运、发展海商、巩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掌握海权,期望中国通过发展海洋文明而成为一个能够足以"制夷"的"海国"。魏源的"海运—海商—海防—海军—海权"的"海国"理念标志着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觉醒。随着西方海权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近代国人的海洋意识逐渐从增强"海上力量"过渡到争取"海洋权利"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与"科学"的要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复兴儒学,张君劢主张在坚定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的基础上,让儒学走"自力更生之多形结构"之道路,使之贡献于人类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清末传统农业日益凋敝的背景下,《湖北学生界》《汉口中西报》和《湖北农会报》凭借特点鲜明的农业改良话语,成为鄂省颇具代表性的报刊。它们关注时代变革,通过多维度的宣传,引导国人投身农业改良。为了推动农业改良的合理施行,报刊大胆探索,提出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新策略。针对农业改良中的现实问题或不足之处,报刊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另外,通过对近代农学理论和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增强了国人改良农业的信心和能力。鄂省报刊的舆论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清末农业改良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国在近代深受"宗藩体制"束缚,这在与西方国家互派使节问题上有明显体现,周家楣作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思想敏锐,与时俱进,积极主张清政府遣使出国,以洞悉洋清,化解干戈,对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以承认利益多元化为前提,主张协调各方利益,谋求社会和谐。西方社会协商民主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破解选举民主的困境,弥补选举民主的缺陷。目前协商民主理论在我国国内受到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执政党的重视。借鉴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优秀发展成果,从中吸取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反映人类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民主理论来改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它不仅推动了中国会计思想的现代化,也促进了先进会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近代国人在引进和研究西方会计思想、改造传统会计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改良和改革的两种不同观点,尽管观点相异,但是学术争论却推动了会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它不仅推动了中国会计思想的现代化,也促进了先进会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近代国人在引进和研究西方会计思想、改造传统会计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改良和改革的两种不同观点,尽管观点相异,但是学术争论却推动了会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当代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以及政治哲学建构,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目前面临着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就是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新形态。为此,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国情与实际发展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指导,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智慧,批判吸收西方政治哲学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吴汝纶是晚清时期一位著名学者、桐城派代表人物、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积极探求西学,介绍西学,被时人誉为冻方第一人”。在探讨西学的过程中,他关注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倡导引进西方近代农业科技,主张兴办近代农业教育,堪称中国近代农业科技 史上的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本文就吴氏对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态度进行了简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固然是比较符合现代人需要的一种“主张” ,但现代魏源研究者忘记魏源所处的时代历史的发展可能具有的多种可能性 ,不当地夸大其在当时所具的“绝对”重要性与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而强烈谴责讽剌那些反对向西方学习的传统士大夫 ,这种“先验预设”的方式很难使魏源研究与评价能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而民主政治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从毛泽东抗战时期提出民主政治思想的动因,民主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民主政治思想的实践,民主政治思想的现实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新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列宁早期围绕着党内民主问题有着重要的思想主张,但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并非处于真空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的起源语境。具体来看,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的内在国情,德国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快速发展的外在世情,俄国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实践,共同构成了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的话语背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形式的主流,中国也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依法治国”写进最新修订的宪法。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轨迹的考察,认为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权力与权利的制衡问题,而解决的途径便是法治。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宪法的产生是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民主与法治的全面融合。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代人权论”谈起,指出人权学说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权”虽然是一个近代西方的概念,但是人权作为一种实存和理念无论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即己存在。中西人权观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建立在人性论、“自然论”基础之上,都反对君权专制和暴政。不过,中西人权观也有明显的区别,即西方人权观是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而中国的人权观是与“王道”相结合的;西方人权观的核心是“人”,而中国人权观的核心是“民”;西方人权观与法制相结合,中国的人权观与人治相结合。具有现代性的第三代人权观则强调“人类人I权”,它既吸收了中西人权观的合理因素,又超越了传统的中西人权观。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来。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应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的同时,学习和利用西方民主政治的优秀成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为中国文化向现代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提倡的反儒排孔思想促进新了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东西文化论战中提出学习西方的思想,开阔了国人的视野,科学论战接近尾声时,他对科玄两派的批评使近代文化思想史三足鼎立局面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英文报刊标题是文章的主题或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有其自身的措辞特点。阅读英文报刊,首先得学会看懂和理解报刊标题。以中国H报为例,着重讨论英文报刊标题用词的若干特点,如使用缩略词、小词和省略等等,以期有助于初读英文报刊学习者了解这些特点,学会看懂标题,能够较顺利地理解标题意思以及预测新闻主旨。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早年接受和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发起具有巨大思想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抛弃资产阶级民主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晚年陈独秀吸取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教训,对民主政治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主张。其中所包含的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反思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是晚清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有力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来自湖湘的有识之士。《诗古微》和《诗比兴笺》是魏源的两部重要学术著作,前者是一部经学研究著作,后者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诗论性质的诗选,却集中体现了魏源的诗学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魏源的诗学思想除受当时今文经学思潮影响之外,还深受湖湘地域文化传统的熏染,后者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先秦屈骚的崇拜与追慕,对清初王夫之《诗广传》的大量引用,以及对近代湖湘经世学风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