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林分的调查研究,分析改造后林分的生长状况、森林群落特征、森林小气候环境等变化情况,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的林分生态景观效果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的生态景观效果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3年4月对西樵山1997~2000年森林景观改造的林分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从改造后林木的生长状况、森林群落特征、森林小气候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价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的林分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森林群落结构稳定、物种多样性指数提高,森林小气候环境得到改善,初步显露了一定的森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东省南海城市历史地段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的构思 ,提出在森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保护和继承文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造林改造技术措施,促进了西樵山受害森林得以实现恢复其本来的自然森林景观面貌,林分群落、林地土壤、生物多样性、空气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广东佛山市的西樵山是南粤两大名山之一,与惠州的罗浮山对峙于广州的东西两面。它是平地拔起的古火山锥体,方圆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36洞、28瀑布、207泉,最高峰海拔300多米。西樵山群峰叠翠,景色清秀,古树名木众多,山峰和岩洞绮丽秀美,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从1989年开始,西樵山几千亩马尾松林逐步受到松突园蚧的危害,喷药杀虫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收效甚微,松林成片变黄褐色后枯萎死亡。逐渐开始长“痘痘”的西樵山,大煞风景,游人渐渐稀少。西樵山镇政府请来广东省林勘设计院专家,为西樵山“把脉会诊”,制订出《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总体规划设计》。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仿生学原理,用人工促进措施恢复起生态功能显著、生长稳定的具有地带性森林景观特点的沟谷季雨林和季风常绿林。共设计了七个景观造林类型:准热带沟谷季雨林、观赏性沟谷季雨林、季风常绿半落叶林、山地水土保持绿化林、观赏性山顶矮林、陡坡地水土保持绿化林、热带景观的山脚周界保护林带。这些混交林型,共选取了40多个树种,大部分是本地乡土树种。西樵山林相景观改造工程历时7年,投资1000万元,把原来的病残林分,改造成了以阔叶树为主的具有多品种、多层次、多色彩、多气味的高质量森...  相似文献   

6.
东莞市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东莞市森林景观改造规划区内森林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森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并对森林景观改造提出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墨子故里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调查,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森林景观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以片状皆伐重造、带状皆伐重造、补植套种、景观抚育4种森林景观改造模式和树种选择搭配等技术措施改造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文章以展旗岗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探索总结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实践的方法。文章分别从场地分析、设计目标、设计理念、苗木配植 等方面分析森林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营造“展旗秀色、山花烂漫和生态绿岛”三大主题区块,并明确 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从栽植至抚育结束,展旗岗将持续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 其森林与建筑群遥相辉映,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文章以展旗岗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总结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实践的方法.文章分别从场地分析、设计目标、设计理念、苗木配植等方面分析森林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营造“展旗秀色、山花烂漫和生态绿岛”三大主题区块,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从栽植至抚育结束,展旗岗将持续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其森林与建筑群遥相辉映,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西樵山及其南海区森林资源比较少,林地分类经营后,由于生态林树种结构单纯,抵御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和大气污染能力较弱,有限的森林未能发挥出最好的生态效益。从1997年开始,南海区以西樵山为重点,遵循森林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以建设近自然林的方法开展林分改造,取得了明显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森林景观类型及地理分布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福建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生物多样性繁多 ,森林景观类型丰富。本文根据森林景观类型等级系统 ,将福建省森林景观划分为 10个森林景观组和 4 0多个森林景观型 ,概述了各类森林景观的不同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为全省森林旅游区划及合理改造和配置森林景观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主题特色,增强旅游功能,需对森林景观进行统筹规划和适当改造。本文以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公园的森林景观改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一镇一主题,一山一景观"的景观特色,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南海区将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 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 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一镇一主题,一山一景观”的景观特色,并明确了树种 选择和配置模式。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南海区将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森林的生态 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柳州市滨水大道可视一面坡内山体森林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山体森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规划设计构想,进行相应的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以期为柳州市山体森林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岭植物园的森林景观建设需求,以马尾松纯林林相改造为例对林相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林相改造思路、树种选择、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营造稳定的森林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植物景观改造 ,是提高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措施 ,是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开发利用的核心。文章针对以林场建立的森林公园普遍存在的森林植物景观不够丰富这一问题 ,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进行了分析探讨 ,侧重于对景观改造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的建议 ,以期提高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游观畅神、品景抒意,进而论述其景观审美特点的具体表现,以期推进和丰富中国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森林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建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滴水岩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存在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生长不稳定等问题,景观质量不高且已深受病虫害的危害,必须对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通过对滴水岩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的研究,强调林分改造与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相结合的观点,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