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占粮食产量的2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2306万hm^2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3046万hm^2,总产量从10600万t增加到16300万t。玉米种植面积首次超过水稻、小麦,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谷物之王”。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形势及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玉米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超过小麦而成为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中国玉米生产起伏较大,但总体呈回升态势,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大于其他粮食作物。200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只增长了2.2%,而玉米却增长了5.7%,玉米面积增长幅度是全部粮食作物面积增长幅度的2.6倍。2004年全部粮食增产9%,而玉米增产12.5%。随着中国玉米生产增长迅速,消费需要也稳步增长,新的消费领域逐步扩大,玉米在粮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中国玉米生产、玉米消费、玉米市场价格、玉米进出口贸易和玉米供需平衡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其历史变动趋势,重点分析了 2005年中国玉米产销变动情况,指出2005年玉米生产平稳发展、属于丰收年份,产需基本能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浚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自200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小麦玉米两熟丰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题项目。2005年和2007年浚县农科所分别创造了夏玉米1hm^2面积15102.75kg和15971.7kg的高产记录。通过技术的示范辐射带动.浚县玉米单产由2005年的6847.5kg/hm^2提高到2007年的8100.0kg/hm^2。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5—2009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高肥水条件下单作玉米667m^2产量1000~1200kg(小面积1300kg)的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论述了宁夏引黄灌区单作灌溉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株行配置、科学施肥和适时收获等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夏玉米产业技术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2009年玉米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2年玉米总产超过水稻,一举成为中国总产第一的粮食作物。宜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夏玉米面积逐年扩大。为了准确了解宜昌市夏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按照产业体系的要求和统一部署,2012~2013年,宜昌市农科院玉米课题组对宜昌辖区内夏玉米主产区当阳市、枝江市和远安县开展了市县农技中心、农技站及农户三位一体的立体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基本摸清了宜昌区域内夏玉米生产的现状和玉米产业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6.
2004年,呼和浩特市承担了国家农业部下达的2万hm2“青贮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良种补贴”目的是扩大优质青贮、粮饲兼用性玉米的种植面积,以促进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做到“为养而种”。这也是提高呼和浩特市奶牛业发展水平、建设绿色奶源基地的迫切要求。呼和浩特市自2000年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顶腐病在龙江县的发生情况玉米顶腐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年6月中旬玉米顶腐病在我县玉米田首次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有的地块造成毁种。2009年5月末至6月上旬有零星发病,玉米大部分在3叶1心至4叶1心。2010年,我县顶腐病又一次大发生,6月上旬全县玉米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病时大部分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日粮配方中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左右。近几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hm2,2018年达到167万hm2,2020年增长至200万hm2以上。青贮玉米审定品种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国家及省级审定青贮玉米品种7个,2019年则达到峰值50个。从全国调研的种植成本及利润分析来看,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比较可观,中国现已初步形成青贮玉米种子企业、青贮生产企业、青贮消费企业等循环产业链,但仍缺乏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和产业组织快速推动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超越产业链条部门利益的具有权威性的青贮玉米产品评价及定价机制。随着中国畜牧业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双高作物”认识逐步增强,青贮玉米在成为奶牛主要日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成为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青贮玉米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  相似文献   

9.
兵团玉米制种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玉米播种面积都在3亿亩以上.年需玉米种子约9亿公斤。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杂交)玉米种业成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赢利丰的“黄金产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农四,五,六,八师的多数团场气候条件相宜,是玉米种子生产的理想之地。据兵团种子管理总站统计,2002-2005年兵团玉米制种面积部在20万亩以上,2006年面积达到了28万亩.产量将占全国需种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原因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葫芦岛市主栽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0.7万hm2,粮食总产80万t,但由于辽西地区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因此,葫芦岛市于1987年开始引进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到2005年已大面积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市玉米生产的发展。一、增产机理1.提高地温。目前应用的聚乙烯透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升,四川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0年四川小春马铃薯面积达到578.8万亩,比2009年增加46万亩。目前,马铃薯种植模式多为“马铃薯-玉米”模式,该模式马铃薯的产值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传统产业.宣威市确立了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加于培植。一是三季种薯,周年上市。宣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出烤烟地套种秋薯,玉米地套薯,水田.季节性水淹地、水浇地冬季种薯的栽培模式,推行三季“串抱”种植.实现周年有鲜薯上市,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70万亩扩展到2005年的85万亩、2006年的100万亩,产量从2004年76万t提高到2005年的88万t、2006年的100万t;二是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大赖氨酸含量达36%的宣黄单系列优质专用饲用玉米和薯块大、薯型好、市场热销的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的推广.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50万亩到2005年的68万亩、2006年的80万亩.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35万亩到2005年的40万亩、2006年的60万亩;三是扩大订单.实现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13.
蛋白玉米     
2005年11月,由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主持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项目——“蛋白玉米”产业化开发项目在河南省许昌市启动。  相似文献   

14.
2005/06年度我国玉米供求与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6,2(3):18-20
2005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归因于玉米面积增长.2005/06年度国内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305亿t,比2004/05年度增加610万t,其中,饲用消费量9100万t,工业消费量2200万t,工业消费增长贡 献率为2/3,饲料消费增长贡献率为1/3;2006年燃料乙醇消费玉米量有望增长到370万t.2005/06年度国内1.34亿t新增产量与1.305亿t消费量相比将有350万t节余量,但如东北地区出口650万t玉米,将出现290万t缺口,而出口将是国内玉米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如果正常,预计2005/06年度吉林省(长春)粮食部门出库价下限在1080元/t,上限在126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6.3%;销区广东省(蛇口)玉米价格预测上限1500元/t,下限130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7.6%.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有利于调优粮食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我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999年全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左右,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丹玉13”已有15年历史,品种老化、退化,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尽快寻找替换品种,金华县种子公司于1999年引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李晓芬 《北京农业》2013,(11):30-32
<正>中国超级稻研究举世闻名,但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并统计发现,1995年水稻平均单产402千克/亩,2009年为440千克/亩,年均增幅仅为0.63%。在玉米行业同样如此,李登海在2005年创亩产1402.86千克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保持至今,而全国玉米平均单位产为350千克/亩,与美国相差280多千克/亩,2000-2009年年平均增幅只有0.4%。  相似文献   

17.
正超级稻、超级玉米产量屡创纪录,但实际单产增幅甚微,中国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与美国相差280千克之多。中国超级稻研究举世闻名,但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并统计发现,1995年水稻平均单产402千克/667平方米,2009年为440千克/667平方米,年均增幅仅为0.63%。在玉米行业同样如此,李登海在2005年创每667平方米产1402.86千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各地要积极主动地调减双季稻地区的一季稻面积,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力争2005年双季稻地区调减一季稻面积6.7万公顷以上。我省饲料玉米需求量大,生产的玉米不愁销路。因此,各地要加大杂交玉米的发展力度,力争2005年全省杂交玉米面积扩大3.4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20.
苏种 《当代农业》2009,(5):27-27
审定编号:苏审玉200802。来源与类型:原名“ZH04—1”。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以T4789×T999,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紧凑型普通玉米。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作夏玉米种植。产量水平: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夏播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79.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05年增产极显著,2006年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