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腋芽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带腋芽茎段为繁殖体,用4%海藻酸钠(附加MS、3%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多菌灵)和2%CaCl2包裹,制作人工种子。将人工种子播种于不同基质上进行萌发。结果表明5—6mm长的茎段为最佳繁殖体。在海藻酸钠中加入多菌灵和IBA有利于人工种子萌发,萌发率分别为70%和72%;加入KT有利于提高人工种子萌发的整齐度。蛭石 MS(无菌)为最佳萌发基质,萌发率达62%。  相似文献   

2.
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陈举林,刘桂玲(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泰安271000)70年代末,美国的murashige在第4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来生产人工种子的设想[1],其理论依据是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的“细……  相似文献   

3.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豆"中豆27"种子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过程中,电导率、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醛(4-hydroxy-(E)-2-nonenal,4-HNE)含量,4-HNE的组织特异性积累及其与合成清除酶系统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差异,以探寻大豆种子的老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伴随着老化,大豆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浸泡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升高;4-羟基壬烯醛(4-hydroxy-(E)-2-nonenal,4-HNE)在低活力干种子(萌发率10%)中积累量显著升高,且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至中等活力干种子(萌发率50%~80%)和吸胀20 h的种子中,前者含量皆高于后者;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老化至萌发率80%的种子中的4-HNE积累量则是自然老化种子明显高于人工老化种子。同时,老化诱导4-HNE的合成,但与4-HNE清除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基因在人工老化下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自然老化,即2种老化条件下种子中4-HNE的清除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丙二醛和4-HNE累积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种子老化程度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其类似物,经过有机化合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类似于天然植物种子结构的颗粒体。它由三部分组成,即体细胞胚(或其类似物)、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分别执行自然种子三部位的功能。用人工种子来代替自然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包埋基质对半夏人工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半夏小块茎为人工种子的繁殖体,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人工种皮基质对人工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液体培养基+海藻酸钠(3%)+活性炭(0.5%)+多菌灵(0.3%)+苯甲酸钠(0.2%)+壳聚糖(0.05%)+6-BA(0.5mg/L)+NAA(1mg/L)制作的人工种子,其萌发率最高,达到80%.  相似文献   

7.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本实验采用高温高湿(T=52.3℃,RH=80%)人工老化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并以500 mg/L抗坏血酸(AsA)、20%聚乙二醇(PEG) 6000、500 mg/L赤霉素(GA3)3种溶液进行老化种子的修复,人工老化及修复后的种子经室内发芽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下降2.27%,发芽率下降2.67%,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下降7.29%,这三者虽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下降显著,分别较未老化处理种子下降35.86%和51.51%.PEG修复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指数;GA3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指数的修复效果最好;AsA和GA3修复处理使老化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未经处理种子的MDA含量水平;PEG、GA3和AsA修复处理对POD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种子技术是近年来在植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它在快速繁殖无性系、基因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人工种子技术诞生以来,已在芹菜、苜蓿、胡萝卜、雍菜和一些林木植物上有人工种子研制的报道.甘薯的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是当今农业上应用比较成熟的生物技术,而关于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制脱毒甘薯人工种子对提高甘薯脱毒苗的繁殖倍数、促进脱毒甘薯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制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工种子在果树种苗生产和育种等方面具有很多天然种子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仍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为此,笔者从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进展和人工种子在几种重要果树上的应用2个方面,系统阐述果树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提出高质量同步化繁殖体的获得、包埋技术、转株率和存活率4个因素是限制人工种子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也是今后果树人工种子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具有休眠特性差异的籼稻品种(4K58(Ⅱ-32B休眠)、4K59(Ⅱ-32B))及其各自与不育系(Ⅱ-32A)的杂交F2代种子(C 178、C 179)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获得不同老化天数(0,3,6,9d)的种子。探讨了老化处理对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4个品种种子MDA含量显著增加,CAT活性显著降低;自交系种子的MDA含量及S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低于杂交种;4K58和C 178种子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均分别低于4K59和C 179。研究认为,人工老化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加深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了种子的劣变。另外,研究还推测具有休眠特性的水稻种子更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1.
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刘菲 《种子》2012,31(4):27-30
研究了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老化种子内保护酶(CAT、POD、SOD)活性降低;种子内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蓝萼香茶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所致。本研究可为蓝萼香茶菜种子的合理贮藏及生产上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子质量事故的分析、认定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施行 ,一年多来 ,在协助农业行政主管种子部门 (种子管理站 )工作中时常接到农户投诉的种子案件 ,通过实地勘验调查了解、研究分析后发现 ,有的确属种子质量事故 ,有的并非种子质量问题 ,现整理成文。1 生产上应用的真正良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是指具备优良种性的优质种子 ,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指优良的品种 ,是经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品种是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基础和源泉。二是指优质的种子 ,即种子质量指标达到国家 (或省 )…  相似文献   

13.
植物非体细胞胚与人工种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詹忠根  张铭  徐程 《种子》2001,(6):28-31
近年来人工种子的培养物越来越多地趋向于利用非体细胞胚。本文旨在对非体细胞胚人工种子的研究动态、应用价值及技术上有别于体细胞胚人工种子的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春香  王心燕  李宏彬  何帆 《种子》2005,24(8):37-40
初步探讨了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种子适宜浸种时间为4~6h,最适发芽温度为25℃.50mg/LGA3、10mg/LNAA、25mg/LIAA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6.1%和5.5%.人工老化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老化天数超过6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开始明显下降,20%的PEG对人工老化处理时间长(超过6d)、种子活力低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10mg/LGA3、10mg/LNAA、3%KNO3溶液,对人工老化8d的火龙果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种子检测协会(AOSA)及商业种子技术员协会(SCST)于1976年对其所属102个实验室的活力测定技术状况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52个实验室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进行活力实验。最常用的是冷试验,另外还有人工加速老化、红四唑、几种生长速率测定、发芽速度和低温  相似文献   

16.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时间(24、36、48、60、72、84h和96 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鸭茅和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适宜的条件,旨在为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或商品种子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鸭茅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为45℃、84h,且老化温度和时间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发芽率逐渐升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现起伏变化,对种子老化作用不表现增强.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并未促进种子的劣变,反而促进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与时间不能促进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劣变,反而能促其发芽.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之间的互作效果不仅对于种子老化发芽率作用明显,而且两者之间互作效应显著.说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不适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筛选,没有可比性,因此无法确定其老化的适宜温度及时间,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1,(4)
以大葱种子为材料,通过定期测定人工老化(45℃、100%RH)和自然老化(室温贮藏)各项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研究大葱种子衰老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规律及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的大葱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CAT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OD活性随老化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种子活力在老化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而SOD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老化状态下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CAT和POD活性均随自然贮藏时间下降显著,说明种子的活力丧失明显。在发芽率变化一致的情况下,自然老化大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下降明显快于人工老化的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老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老化。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繁殖器官.种子的结构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从来源上讲,自然界中正常的植物种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经过受精作用后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另一类是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由不定胚直接发育形成的.人工种子是Murashige于1978年在国际园艺植物学术讨论会上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芽、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体细胞胚、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  相似文献   

19.
一、何谓“人工种子”山川(1985年)认为,人工种子即是“组织培养法培育出的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分生组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保护,而能代替植物种子进行传播的个体。”当然,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分生组织,是指用现代组培方法培育  相似文献   

20.
人工种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人工种子概念在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新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种子技术具有诱人的前景。所谓人工种子依据其包容物不同有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上指用适当方法包埋组织培养所获得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