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进行动物养殖时难免会出现病死动物,为了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促进当地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相关养殖管理部门要采取更加科学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从宏观性的角度妥善的处理好病死动物的尸体,贯彻落实现代化的养殖理念,从而促进当前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基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角度,本文开展了深入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14年黑山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保险公司联动情况及病死动物收集系统的组建、运行、监管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确立了黑山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全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广大群众生活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更对肉食品质量提出了极高要求.但是鉴于多方面原因威胁,导致极高动物病死率现象的出现,如果未能做好无害化处理,在影响群众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甚至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危机.对此,文章针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几点针对性处理建议,希望能...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畜牧业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随意进行抛弃,不仅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传播重大动物疫病,危害周围养殖业的安全,甚至还可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畜禽的数量得到了提升,染疫的机率也在随着提高,养殖场出现病死动物是不能避免的现象,然而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病死动物是当今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就对养殖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暴露,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肉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养殖场的病死动物处理.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中,病死动物处理不及时、处理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危害食品安全.为保障养殖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养殖场病死动物进行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8.
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疫病传播.但就目前来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无害化处理缺少费用支持、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的应对措施,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化畜牧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病死动物,如不能合理处理这些病死畜禽将会成为疾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的传播源,不仅会对畜牧养殖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着人民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资阳市关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详细方案,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畜产品(以下简称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地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121粮消费量逐年减少,而畜产品消费却逐年增多,在居民每日消费的食物总量中的百分率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2.
地理标志保护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知识产权领域的一大热点,中国作为WTO成员。应尽快实现与TRIPS接轨。我国畜牧业地理标志保护理论和实践都明显落后,本文分析我国畜牧企业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辽宁省动物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地努力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组织管理好、工作落实好、社会形象好的“三好”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推进了全省动物卫生工作向基层转移,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同时,由于我省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个别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存在诸如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同相关部门关系不清、不懂如何进行监督指导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经过广泛调研和认真思考,就如何加强乡镇动监所建设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畜牧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畜牧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并在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显示了空前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走现代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业经济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西部地区畜牧经济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构建畜牧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现代畜牧新局面,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要加快建立“一个主体网络”、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开发应用“七个服务系统”,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完善、服务一流的畜牧经济信息体系。充分利用从省到市到县到乡再到村的五级信息网络,搭建起畜牧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农口部门、畜牧服务机构互联,与各级畜牧服务机构互通,与互联网、电信电话网连接,与企业和农民互动,集信息发布、咨询、查询、采集、分析,数据报送、预测评价、决策支持、网上交易于一体,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协调配套的新型畜牧经济信息化服务体系。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发展形势认真进行分析形成本文,着重围绕我国西部地区怎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畜牧经济信息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