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设计载鱼量为90kg的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实验模型由固体处理池、氮处理池和2个养殖池4部分组成,介绍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对水产养殖工程的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如果水源充足并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相对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来说,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罗非鱼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养殖的效益也较为可观。在水质条件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情况下,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人工增氧(充气)和频繁或连续地换水,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清除水中的废物。养殖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掉的称之为流水养殖系统,养殖用水通过过滤后再次循环使用的称为循环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闭合循环水产养殖场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要求,借鉴欧美国家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工艺特点和先进技术,运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准则,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减少设施引入病原体的措施;减少病原体在整个设施传播的措施;提高所养鱼抗感染能力的措施。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目的是减少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9,(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渔业养殖正在成为部分地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渔业的发展极易受到气候以及水源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倘若不能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那么在未来一定阶段内水产养殖可能会面临瓶颈。面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必须切实保障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对低碳环保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展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比大,养殖单产不断增长,带来水产品质量下降、鱼病高发及水域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百姓对餐桌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利用水域资源,实施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题.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将传统池塘改造升级成连片精养鱼塘、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等先进养殖设施,强化养殖过程管理,投喂鱼类专用颗粒饲料,加强鱼病防治,有效降低鱼药使用量,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循环再利用和达标排放,不对养殖系统内外水体环境产生公害,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养殖产量高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由流水式水产养殖逐渐演化而来。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生物包静水养殖系统(以砾石为载体)和欧洲组装式多级静水养殖系统[1-2]。我国陆基工厂化养殖从最初的苗种培育转变为水产养殖、仓储、吊水等多种功能[3-5],养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处理技术[6-8]保持良好的水质,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具有节约养殖用水及节省养殖用地的优点[9-11]。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安全、无化学品和重金属残留的绿色养殖模式[12-14],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减排的战略需求[15]。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陆基水产养殖技术 陆基水产养殖技术(1and-basedfishfarming)是一种全面摆脱自然海、淡水水域,采用全封闭式循环,运用高新技术组装的环保型、集约化养殖技术,体现了节水、环保和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它的特点是养殖水体循环利用,不投放药物和激素,排放水体经过处理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工厂化流水水产养殖的优越性,说明工厂化流水水产养殖是21世纪我国渔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系统的技术构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粗放经营性、资源依赖型水产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萎缩的状况,在我国已十分明显。业内人士越来越强调必须找出路以摆脱上述困难,在此背景下,高效、节水、不污染环境的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生产(一般俗称“设施渔业”)日益引起关注。全国各地对这种高效、节水、不污染环境的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已开展不少研究,并建立了一些工厂化养殖车间。 封闭循环工厂化养殖的关键技术是水质净化技术。它是融入了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学、水处理装备、信息与计算机等学科的高科技内含的综合性技术;而且它同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牙鮃、大菱鮃工厂化养殖主要以流水养殖为主。流水工厂化养殖的主要问题在于:①能耗太大;②越冬过程中水温不稳定,易造成鱼病发生;③夏季和海洋换水过程中,易导入污染海水,造成养殖减产。采用闭路循环工厂化养鱼系统可以避免以上弊端。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长期大量的养殖用水排放已成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水产养殖业逐步向生产、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通过池塘水净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实施,大力调整养殖模式,调优品种结构,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活水、调水、净水、再利用"的作用,实现太湖流域渔业经济向优质、高效、生态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池塘清洁化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建设已成为目前渔业发展首要任务。2002~2003年淮安市淮水特种水产养殖场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池塘养殖与水稻种植组合装配,进行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鱼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宋锋  孔祥青 《齐鲁渔业》2008,25(6):19-19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菱鲆养殖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总结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50家,2万余立方米水体,养殖幼参15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鲟是偏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17~25℃,尤以22~23℃生长最快,最易管理。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规模化发展冷水鱼养殖。近几年临沂市河东区渔技站积极推广鲟工厂化流水养殖技术,采取微流水补水、罗茨风机微孔增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循环利用等技术,达到200元/m^2的纯利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地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北京渔业发展要求与渔业资源条件,以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为核心,配套生物浮床治理池塘富营养化技术、中草药生态防病技术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通过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研发的一种适合京郊水产养  相似文献   

16.
HACCP体系在草鱼流水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HACCP体系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少见报道,还没有具体制定为养殖场实施认证用的各类水产养殖品种HACCP操作规程、危害分析指南及认证程序。随着草鱼生产的发展,其养殖卫生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和出口的主要因素,国外也已开展相关池塘养殖研究。为此,笔者于2002年申报承担了江西省教育厅下达的《婺源县AA级草鱼规范化养殖研究》项目。该研究应用HACCP的基本原理,在江西婺源县大鄣山流水池塘草鱼养殖基地开展了流水池塘养殖草鱼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运筹学和系统科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已引起许多养殖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我国水产养殖应用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目前报道甚少.作者编译了国外有关文献,供水产养殖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一、水产养殖设施发展情况在中国,设施化程度较高的主要模式包括:养殖池塘、流水型养殖设施、循环水养殖设施、网箱养殖设施等,与其它养殖方式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据2005年的统计,全国3393万吨水产养殖总量中,上述四种模式的产量占82%。  相似文献   

19.
养殖水环境中氮的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养殖水环境中,由于人为的介入和影响。使得水体中氮的各种形态转化和循环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笔者详细地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的各种存在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同时总结了前人研究和提出的各种养殖水环境中氮的物质平衡模型,为优化水产养殖和保护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鱼一畜(禽)混养就是通过利用禽畜的粪便间接作为饵料投喂给鱼,从而降低了总的养殖成本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该模式利用禽畜的粪便为水产养殖提供肥料,变废为宝,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很多大中小型养猪场的都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养殖。鱼一畜(禽)生态养殖已成为我国各个地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