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甘薯品种黔薯6号为试材,设置5种不同有机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甘薯藤蔓生长及块根的膨大,其中产量以上蚕力有机肥(T4)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9.9%。不同有机肥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而对干物质的累积不明显。另外,种植甘薯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养分含量,而施用不同有机肥可以补充甘薯对养分的部分需求,但对土壤pH的影响不明显。施肥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URE)、酸性磷酸酶(ACP)、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和纤维二糖酶(CBH)活性,明显降低了硝酸还原酶(NR)和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而对其他酶活性影响有升有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肥中不同成分对甘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肥料的pH及有机质投入量主要影响块根的品质,而纯氮投入量则与块根产量和品质均密切相关。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受有机肥的pH、有机质及纯氮投入量的影响,而与纯磷和纯钾的投入量相关性较小;同时,有机肥与土壤MBC、土壤URE、ACP、NR、PPO和LAP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甘薯在不同土壤重金属环境下的富集能力的差异,以广87、普薯32、金山57、苏薯16等4个甘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个甘薯品种在铅(以下简称Pb)含量不同的土壤环境下种植后对Pb的富集能力大小。结果表明:4个甘薯品种在不同Pb含量试验田种植,其生长及产量未受到明显影响。甘薯不同器官对Pb的累积能力为须根鲜样最高,Pb含量为0.178~2.90 mg/kg;块根最低,Pb含量为0.019~0.179 mg/kg。不同甘薯品种对Pb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大,广薯87最强(3.298 mg/kg),苏薯16最弱(1.525 mg/kg)。  相似文献   

3.
甘薯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稳定的红色,可作为天然红色素.优化了甘薯紫色素提取条件,研究4种有机酸不同浓度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酸和乙二酸可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的热稳定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而抗坏血酸则显著降低其热稳定性.苯甲酸、乙酸、乙二酸和抗坏血酸可以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加热后的抗氧化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  相似文献   

4.
栽培密度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广薯87和福薯8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水平对2个甘薯品种的蔓长、蔓重、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商品薯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有重要影响,2个品种表现不一;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福薯8号产量水平部分间达极显著性差异,其中以5.4万株/hm~2的栽培密度时,其产量最高达45 562.50 kg/hm~2,不同栽培密度水平下广薯87无显著性差异。2个甘薯品种需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进行种植才能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勤  陈静萍  胡蝶 《作物研究》2002,16(4):186-187
以川山紫甘薯为研究对象,探讨甘薯茎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同季节栽种的甘薯茎尖生长情况及管理方式。结果表明:菜用甘薯以春季扦插茎尖产量最高,可采摘期最长,质量最好,其次是夏季扦插,而以秋季扦插最差。生产菜用茎尖的甘薯与块根型甘薯的种植,在栽培方式、浇灌、施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均不同。为了提高甘薯茎尖的产量和质量,宜采用大棚育苗,提早扦插,保肥保水,控制甘薯藤蔓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陈碧梅 《园艺与种苗》2019,(5):34-35,45
[目的]研究虾肽海洋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施用鸡屎有机肥、蚯蚓有机肥和虾肽海洋有机肥种植甘薯,比较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虾肽海洋有机肥甘薯的鲜薯产量、商品率均有所提高,且可溶性糖、硒、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不施肥对照。[结论]虾肽海洋有机肥可以提高甘薯鲜薯产量、商品性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因而人们对甘薯种子贮藏不大注意或很少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薯种质的收集、鉴定和保存的兴趣日益增加。因此,在拟订甘薯遗传资源保存计划时,必须具有关于贮藏种子的生活力方面的资料。每一株甘薯实生苗与其它实生苗之间在遗传上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亲本的实生苗,它们之间的变异也很大。这是因为该种(2n=90)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膜脂过氧化和非酶促保护物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潮薯1号(耐旱)、胜利百号(不耐旱)2个供试品种的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电导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类胡萝卜素(CAR)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个品种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却因品种而异。还探讨了甘薯膜脂过氧化及非酶促保护物质与甘薯品种耐旱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周忠  马代夫 《杂粮作物》2003,23(5):288-290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引起的,我国的南北薯区均有发生,北方薯区春作地危害更重。近年来,茎线虫病扩展较快,逐年加重,对甘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中国甘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危害及对甘薯对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和综合防治等作了综述,并展望了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总结并评述了不同环境因子、无机营养、内源激素以及盐胁迫对甘薯生长发育、块根膨大的影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指出应综合考虑各生态因素,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提高甘薯干物质总产及其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协调好源库流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甘薯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芽变育种在甘薯育种中有其特殊意义,对甘薯育种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等优势。该文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对甘薯芽变育种方法进行改进,旨在为甘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福清、晋江、南安等县市耕地土壤取样及养分测定,初步明确闽东南部分耕地土壤养分氮、磷、钾含量。按"3414"实施方案进行甘薯配方施肥试验,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旱地甘薯产量效应,提出适宜闽东南旱地种植甘薯所施用的氮、磷、钾肥比例、用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深耕起垄、合理施肥、适时栽插、田间管理等几方面讨论了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民种植甘薯积极性,稳定甘薯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姜增辉  吕雅芳 《杂粮作物》2010,30(3):225-226
主要从深耕起垄、合理施肥、适时栽插、田间管理等几方面讨论了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民种植甘薯积极性,稳定甘薯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甘薯收获前雨水过多,土壤水分持续饱和,生产者就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薯块受淹的损害,表现在愈伤处理和贮藏期间失重过多,发生腐烂,贮藏寿命缩短。甘薯耐淹的能力,随品种不同而异。这种遗传变异各年之间反映也不一致,表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有很强的偶然性。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淹水损害甘薯的根本原因,以便有效地鉴别和培育对淹水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茬口对小麦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茬口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在测定玉米、大豆、花生、甘薯4种不同作物收获后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对不同茬口下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茬相比,大豆茬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花生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甘薯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下降;大豆、花生和甘薯茬有利于小麦植株养分的积累,并能显著提高千粒重,但甘薯茬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玉米茬。因此,大豆和花生可作为冬小麦种植区两熟复种模式的适宜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17.
甘薯茎尖脱毒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明 《杂粮作物》1998,18(3):44-47
病毒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甘薯生产危害极大,侵染甘薯的病毒和类病毒有10多种。通过对甘薯病毒病的种类及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脱毒苗的培育,脱毒苗病毒残存检测、脱毒苗的繁殖和脱毒苗的增产效果。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能够恢复品种的优良性状,比未经脱毒的原品种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检测了福薯88、福薯89和金山57等3种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及出粉率,测定3种甘薯出粉加工后粗淀粉及残渣中的淀粉含量,以说明影响甘薯出粉率的因素。并研究匀浆程度和沉淀时间对甘薯淀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匀浆程度与沉淀时间对粗淀粉的制取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出粉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甘薯茎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华康  袁照年 《杂粮作物》2002,22(3):141-143
利用已报道的8种不同的甘薯茎尖培养基,对6个甘薯栽培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茎尖培养成功率差异较大,6-BA1.0mg/L+NAA0.24mg/L+MS为相对广谱的培养基。6个品种培养的平均成苗率达65.4%。金山1255、金山57、湘75-55较易培养,其平均成苗率达68.2%。而新种花、夏引一号平均成苗率较低,说明甘薯茎尖培养基具有基因型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培育纤维含量低的甘薯品种乃是消费者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甘薯是块根,因而任何品种必然含有一些维管成分的纤维。甘薯品种间维管成分的含量不同,我们对烧煮后纤维含量低的材料进行了选择。甘薯纤维在块根外层或皮层区与木栓和维管形成层结合在一起,在块根中心则与不规则形成层结合在一起。我们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