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杂交棉种子,这种低效、高成本的制种手段严重地阻碍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系统,通过蜜蜂等媒介传粉进行棉花杂种种子的生产,可省去人工去雄和授粉,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美国育成具有哈克尼西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但由于其恢复系“DES-HAF277”的恢复力不够强,故一直未能在生产上应用。因此,扩大寻找恢复源,选育农艺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的优良恢复系,是加快三系杂交棉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选育了…  相似文献   

2.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3.
应用雄性不育育种体系的杂种棉花种子的生产,除了在有充裕廉价劳力可以利用的地方、以致人工去雄和传粉是经济的外,均要求昆虫充分传递可育的花粉。印度农场主每年大概种植800000公顷用人工授粉技术生产种子的杂种棉花,以几个陆地棉为材料,在大田范围内应用蜜蜂(Apis mellifera L.)已成功地完成了把陆地棉可育花粉(育性保持系B)传递给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A 系)。在一些G.hirsutum×G.barbadense L.(陆地棉×比马棉)棉花品系的种间杂种中已发现了导致较高皮棉产量和改进纤维品质的经济上重要的杂种优势。如果可以获得足够播  相似文献   

4.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发展和研究利用的情况,从棉花人工去雄授粉.棱雄性不育系制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和化学杀雄荆制种4个方面时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概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主要作物中,玉米、高粱杂交种用于生产较早,近年来,水稻杂交种也首先在我国推广应用。由于杂交种的推广利用,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棉花杂种一代优势也很显著,一般可增产30%左右,这一事实早被人们所认识,但因制种困难,限制了它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国内外正从三系配套、化学杀雄、指示性状、昆虫传粉、人工去雄授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直到目前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我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我们设想了用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在生产上应用其一、二代的途径,因为棉花  相似文献   

6.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技术关键,①是选配优良杂种组合,②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为了要达到加快杂种棉的发展,后者比前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产杂交种的途径多为人工去雄和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前者存在第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授粉的复杂过程,制种成本高;后者存在大田开花期的育性分离,要在开花时拨除一半可育株,这样制种产量较低。所以,两者都存在制种成本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杂种棉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经过最近3~小年的研究,反复实践,探索出一条高效人工制种新技术──“柱头套管法”。可以免去人工去雄,降低…  相似文献   

7.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人工去雄法、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和胞质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由于细胞质的减产效应和恢复系单一,未能实现商业应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人工去雄法生产杂交棉种子,但F1代种子生产的高劳动投入已成为人工去雄法大规模利用的“瓶颈”;以四川农科院经作所为代表而采用的核雄性不育两系法目前得到扩大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在全国主产棉省的示范应用最受棉农欢迎。1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共同特点1.1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高。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时需在蕾期识…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2012,34(2)
棉花利用"三系"配套育种,国内外专家多年研究未果。以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海平为主的科研团队,经过8年的研究、筛选,成功培育出棉花雄性不育系6001A,解决了以往人工去雄授粉制种费工费时、成本过高、种子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大面积应用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0.
棉花长柱头性状与其它经济性状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种具有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通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是改良作物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棉花是杂种优势利用比较落后的作物,目前生产上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方法为主[1]。通过创造新的特异种质材料来提高杂交制种效率,已取得一定进展,比较突出的有雌雄异熟系种质的选育成功[2、3、4]。雌雄异熟系柱头外露(较常规棉花柱头长5~10mm),其大小孢子的发育同步,不存在“异熟现象”,但自交结实率很低,需人工辅助授粉,方可自交留种(可视为一系两用);授以其它品种花粉,异交率几乎达100%。由于不需人工去雄,将有助于提高杂交制种的效率。但是,雌雄…  相似文献   

11.
棉花品种间杂种优势已经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杂交制种问题一直是杂交棉推广的制约因素。采用器具授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种效率,但授粉器具尚无统一标准和操作规范,制种质量难以控制。利用不育系或雌雄异熟系以及利用标记性状不去雄直接授粉制种法效率高,但应用受到亲本组合的限制。人工徒手去雄授粉法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抗虫不育系杂交种——中棉所54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54是以用带有标记性状的抗虫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配置而成的杂交种。适合于昆虫辅助传粉制种,在制种期间不需去雄,不需喷施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完全满足昆虫传粉杂交制种的要求。此外,还可以利用指示性状在苗期区别真假杂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配制杂交种组合,2004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005年提前一年进入生产试验。2006年获得基因安全评价证书[农基安证字(2006)第304号]。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雄性不育系昆虫传粉制种初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棉花杂种优势明显,已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但杂交制种技术至今未能满意地解决。为此,我们设想用苗期有标记性状的雄性不育系借助昆虫传粉,实现制种杂交环节的自然化。  相似文献   

14.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雪  朱东生 《江西棉花》2009,31(5):7-10
回顾了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程与杂交棉优势表现,阐述了棉花人工去雄授粉、化学杀雄、雄性不育系等杂种优势的利用现状与途径,提出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并建议在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棉花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广泛利用需将棉花杂交种与种植方式改革紧密结合,尽量选择F2仍有较高优势的杂交组合,建立相应的杂交棉种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5.
棉花雌雄异熟两系法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雌雄异熟系进行棉花两系法育种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本试验系统探讨了雌雄异熟系陆异1号的自交结铃性能,杂交授粉时期及授粉方法等制种技术。结果表明:雌雄异熟系陆异1号能自交结铃;杂交授粉时期宜在开花当天不去雄进行;采用简易采粉授粉器杂交比人工去雄杂交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成铃率提高40%~45%。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种优势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在棉花方面,以印度开展人工杂交制种较早,1977年杂交棉面积已达1200万亩。美国1973年已培育出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1977年利用蜜蜂传粉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美国的一些育种家认为,棉花生产今后十年的重大突破,可能就  相似文献   

17.
王德华 《中国棉花》2005,32(5):14-15
目前在我国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提高单产发展较快.但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费工、成本高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一向题,作者对发现的光敏核不育棉花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求选育出应用棉花"两系"杂交制种的光敏核不育棉花材料,为免去人工去雄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找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棉花杂交制种是通过人工去雄授粉获得杂交种子,工作量大,制种成本高.详细介绍了棉花杂交种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的方法和步骤,按此技术实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制种质量和制种水平,收获高产优质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杂种优势是农作物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继玉米和高粱之后,水稻杂交种也投入了生产。利用杂种优势也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人们就发现棉花具有很高的杂种优势,杂种一代能增产30%以上,绒长增加1—3毫米,杂种二、三代还能增产15%以上。所以棉花利用杂种优势大有可为。但由于棉花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还没有育成,化学杀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徒手去雄又效率不高,生产大量杂种有困难,因而制种问题一直是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严重障碍。为了解决制种的问题,我们近几年来在简化制种操作,提高制种效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进行了“三改两集中”的改革,为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创造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