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灾害频发影响了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河南省建设农作物品种数据库,是建立河南省农业应急智库平台的前提和保障,是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2.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国家稳定、民心安定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辨析“藏粮于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而总结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粮食生产因资源约束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土地、劳动力、种子等资源的生产率,突破了现有资源约束,“藏粮于技”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技术供给短缺、推广效果差、需求不足等难题。为此,未来要健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技术补贴力度以及发展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改革中的湖北粮食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粮食在十二年连续增产之后,受全国"三量齐增"局势的影响,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根据湖北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吻合度低,以及粮食产量压库存和占用资金等问题,提出按照去库存、保产能、提质增效的原则,抓好结构调整、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施生产组织制度改革和降本增效战略,使其稳步发展。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粮食"产量高、库存高、成本高,进口多,价格低"的农业发展新常态下,国家适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战略,推动农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粮食稳产、提质增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藏粮于技"战略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藏粮于人、藏粮于研、藏粮于物、藏粮于机、藏粮于网",均为"藏粮于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在于构建“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阐述了实施“藏粮于田”与“农田生态保育”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三大战略的内在关联特征,提出了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和实施农田保育重大工程等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是国家的战略产业,藏粮于地和供给侧改革是中共中央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后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刻学习和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研究随州市市情,改变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科学调整随州市种植业结构,对随州市稻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品种研发和农技推广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抓好一个点,办好一个片,将国家大战略与现实有机结合,将对引导无公害稻米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路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内外农田生态保育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田生态保育的新观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农田防污治污体系构建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讨论了该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揭示出相关重要科学问题;提出了“藏粮于田”战略及其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乔勇 《河南农业》2020,(7):17-18
淮阳县地处豫东南部,属潮土区,耕地面积10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坚持多年耕地地力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内外农田生态保育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田生态保育的新观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农田防污治污体系构建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讨论了该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揭示出相关重要科学问题;提出了“藏粮于田”战略及其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策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强化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的缓冲机制;二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协同粮食产能与粮食消费的关系;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粮食目标价格改革,创新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小诺 《中国农资》2021,(4):11-11
2021年已经到来,我们已然走进"十四五"的春天里。对于我们农业和农资行业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该是难得的发展春天。从今年开始,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而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相似文献   

14.
谢震 《中国农垦》2022,(3):2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国家级原种场,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始终坚守"农"字不动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种业生产,扛起豫东良种繁育责任担当. 聚焦种业,保障粮食安全 民权农场抢抓种业发展机遇,围绕种子做好文章,努力做大做强现代种业,致力打造现...  相似文献   

15.
粮食库存过高,对于粮食供求、财政支出、粮价调整等带来负面作用,影响粮食安全。通常我国应对粮食库存过高的办法是建立粮仓,征地投资建仓虽然能够解决一时之需,但绝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粮仓的闲置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实现“藏粮于地”的战略,从节源开始发挥土地的机动性,避免粮食仓储过高,同时加强物流运输能力,将粮食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到所需之地,降低库存压力。所以扩大粮食运输,对于提升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温珍梁 《农业考古》2006,(6):277-28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证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是首要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中长期粮食供应问题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土壤质量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应“藏粮于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吨半粮”创建为抓手,采取了集成技术、建设示范区、创新种子研发等多种措施。本文总结了陵城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就如何强化本地“吨半粮”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门市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实现粮食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措施,践行国家"藏粮于技"粮食新战略.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耕地压力指数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藏粮于地"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为更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对黑龙江省耕地压力指数展开分析与趋势预测.文章借鉴贸易引力模型思想构建耕地外部压力指数模型,将耕地内外部压力指数模型结合,弥补传统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不足,运用耕地...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国粮食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都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因此,“藏粮于科技”是保证.是长远的战略措施,必须坚持科技兴粮,把推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