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濮科花2号(原代号濮168)是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南繁加代、多年定向单株选择培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育种目标选育大果、优质、高产、稳产、早熟、适宜麦垄套种的花生新品种,来更换生产上原有的种植利用时间较长、混杂退化严重、荚果饱满度差、商品率低、品质欠佳、生育期偏长的徐州68-4、海花1号、豫花1号等老品种,以满足生产发展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2选育经过针对优质、高产、稳产、早熟、多抗的育种目标,依据优×优亲本选配原…  相似文献   

3.
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应宜昌市东部平原丘陵种植的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南中552等4个早熟品种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位居第一,为首选早熟品种:中薯5号块茎大、商品薯率高,可同时选用;东农303特早熟,三熟制田块可选用;南中552生育期偏长,不宜在平原作旱熟品种,可在丘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北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趋势,为品种栽培和育种目标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09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生育期、产量和气候资料等相关数据,分析气候变暖对东北早熟春玉米生产及育种的影响.[结果]对照品种的生育期、营养生长期、花粒期与相应期间的活动积温呈较强的正相关,随着活动积温的增加,生育期和花粒期均有延长的趋势.对照品种产量和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647*,Sig.=0.041,o=0.05).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对照品种产量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水平、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东北玉米种植密度呈增加趋势.[结论]气候变暖显著影响中国东北早熟春玉米的生育期、产量、生产栽培和育种.选育总生育期长、营养生长期短但生殖生长期长,耐密植的高产品种是东北春玉米适应气候变暖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推广的大豆主要是农家良种,其中多数产量较高,但生育期偏长,影响后茬种小麦,还有一些品种不抗毒素病,易倒伏。为此,从1974年起,我们开展了夏大豆杂交育种,以期选出株型紧凑、抗倒、抗病、品质好,比当地推广种增产10%以上的早熟品种。一、选育经过 1974年选用28个早熟、高产和抗病的亲本配制组合,获得的一批种子,当年秋冬在温室中进行加代。早世代按照生育期100—110天、抗毒素病、抗倒伏的目标和组合产量(在一个组合内,各分离单株的群体产量)的高低,从中选拔了徐豆1号×六合青等4个  相似文献   

6.
<正> 郑州135是我院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而稳定的优点,对克服我省麦茬大豆的晚熟、病害严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效果.一、明确育种目标,选配适当组合选育早熟、抗病、高产稳收的新品种,是大豆育种的主攻目标.具体选择标准为生育期100天以内,抗花叶病毒病和花芽病毒病,有限结荚,杆硬抗倒,多花,多荚,中粒型.以农家品种四角齐与改良品种早丰一号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优质、丰产的育种材料H10 9为母本 ,与抗病、早熟的中棉所 16选系中 662为父本杂交 ,经 9a 18代的南繁北育、病圃锻炼和生态育种等手段 ,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虫的短季棉品种中棉所 3 6。该品种生育期 113d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 16.8% ,在兼顾丰产性的同时 ,注重纤维品质优良性的筛选 ,属优质高效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我省皖南及江淮地区大豆生产还是以农家品种为主,其中多数生育期偏长,影响后茬油菜或大(小)麦的及时播种,而且对病毒病、锈病等抗性差,植株高大容易倒伏,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此,从1974年开始,我所着手适宜我省南方种植的早熟、高产、抗病、籽粒品质优良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一、选育过程 1975年—1976年我们对皖南大豆地方品种进行整理鉴定。1976年在区行鉴定圃中,发现青阳早黄豆(此行长5米,计有30株)有三株具五复叶类型的单株。秋收时  相似文献   

9.
以从美国引进的早熟春播品种 B早为母本,与中棉所16 号抗病系杂交,成功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短季棉品种中棉所27 号。试验结果证明:中棉所27 号早熟性好,生育期108d;产量高,各类试验均居第一,霜前皮棉平均增产20% 以上;品质优良;具有多抗性和广阔的适应性。在选育过程中,应用生化测试和异地选育方法,加强早代选择,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 早熟高产是现代玉米育种工作的两个重要性状。几十年来,育种工作者在选择高产性状的同时,力求缩短杂交种的生育期。在美国已把籽粒产量、抗虫性和生育期作为最重要的育种目标。国内在早熟性和籽粒产量的问  相似文献   

11.
一、夏播大豆栽培技术 1.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应选用生育期90天左右的品种,如早熟高产的吉林13号、新品种晋豆15号.  相似文献   

12.
秦豆九号是采用系统选选从农家品种变异株中选育成的高产,耐旱,优质,早熟的扁豆新品种,1995-1997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产量172.74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4.88%。该品种适宜我省关中,渭北,陕北及同类生态条件地区单作或间套。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历史回顾甘蓝型油菜,抗病性强,丰产性状好,但因其生育期较长,在多熟制地区的茬口安排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就六安地区而言,不仅南部三熟地区需要早熟品种油菜,即使北部一油一稻两熟地区,为了适时栽上一季早、中稻也要求油菜早熟,让茬才能保证粮油作物双高产.我国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很多育种单位都把甘蓝型油菜早熟育种列为重点的研究课题之一.具体的要求是:熟期近似当地的白菜型早熟品种;产量不低于目前推广的甘蓝型中、迟熟品种. 二十多年来,我省先后选育的202—23、当油早1号等,比白菜型品种仍要晚熟10天左右.外省也曾选育出一些特早熟品系,如四川的宜油5号,江苏的杏花黄等,但皆因春性强,抗寒性差,病害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豆40号是以晋豆19号为母本,汾豆2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在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248.8 kg/hm2,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增产5.3%.该品种生育期85~96 d,籽粒含蛋白质40.61%,脂肪...  相似文献   

15.
目前推广的多数籼粳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偏长,无法衔接冬播作物的直播茬口要求,培育早熟且高产、抗病的品种迫在眉睫。通过导入籼稻的早熟基因,培育出熟期早、高产抗病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919。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分别为146.5 d和147.0 d,比对照嘉优5号早熟2.4 d和1.2 d; 2 a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92.06 kg,比对照增产7.24%;稻瘟病抗性强,穗茎瘟损失率平均3.92%,最高等级3级。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苏南等南方粳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确定水稻育种的产量目标,并为育成具有该产量潜力的品种寻找切入点。根据不同时期水稻生长量的实测值和可变参数来进行产量潜力的推算。解决黑龙江省水稻育成品种产量难以提高问题。结果表明:高产材料比生产应用品种如垦稻12增产29.8%~38.1%。增产潜力可以达50%左右。目前应用的品种生育期比适宜品种生育期早15d左右。穗重高产型主要指标:单产15 000kg·hm-2的品种,在密度30cm×20cm×(3~5)株·穴-1条件下,每穴穗数22~28个,平均单穗重3.3~4.1g,生育期131~146d。超高产育种的切入点是以延长生育期、提高单穗重为主,在不倒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叶片数多、株高较高及生长快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北方春播花生,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130-140天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麦套花生,选用生育期120-130天的早熟大果型品种;夏直播花生,选用生育期115-125天的早熟中果或小果型品种;南方春花生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果或大果珍珠豆型品种。各地应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条件,选择高产优质的油用型、食品加工型、出口型等专用品种。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抗性与当地旱涝、病虫等灾害发生特点相一致,特别是青枯  相似文献   

18.
宜春早熟油菜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24-127
在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早熟油菜新组合(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油菜新组合(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增产,且50%以上的产量达2 250 kg·hm-2。参试油菜新组合(品种)生育期均在186 d以内,符合早熟高产油菜的特征,该结果可为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 地膜花生应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根据生产条件和茬口安排选用良种.水田"花杂"配套栽培的花生应选用高产立型,露地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的早熟品种.如"中花5号"(早熟,春播生育期120~125d,平均667m2产375kg以上,百果重180~220g,667m2用种19kg左右),"92-2"(特早熟,春播生育期115d左右,适宜早熟抢占市场,百果重135g,667m2用种13.5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15,(3):4-5
<正>花生播种即将开始,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根据今年气候特点,研究提出2015年度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北方春播花生,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130—140天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麦套花生,选用生育期120—130天的早熟大果型品种;夏直播花生,选用生育期115—125天的早熟中果或小果型品种;南方春花生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果或大果珍珠豆型品种。各地应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条件,选择高产优质的油用型、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