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冶茶俗     
大冶茶俗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余炳贤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是举国之饮。据传,在函谷关,先哲老子曾接受其学生向他敬献一杯“金液”,此为献茶之始。四千年来,客来敬茶成了中国传统礼仪,形成各地色彩班澜、饶有风味的茶俗。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冶,也有自已独特的敬茶、喝茶...  相似文献   

2.
茶有鲜花难以比拟的幽香;有甘露难以比拟的淳爽滋味,加上消食除腻之功,祛睡提神之效,故能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饮料。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待客的庄重礼仪。茶道在中国开始是为“茶宴”与“茶会”,唐代特别盛行。《茶事拾遗》记载,天宝年间钱起写过《与赵莒茶宴》及《尝过长孙宅与朗上人作茶会》的诗。茶宴、茶会之举以文人雅士为多。他们时常聚会在一起,高谈阔论,借茶益思之效,陶醉在茶叶幽香之中。面对山涧泉石,修竹苍松,花红柳绿的环境,文兴大发,吟诗作赋极尽风雅之能  相似文献   

3.
客来敬茶的文化现象寻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客来敬茶的文化现象寻觅宜宾市三江茶厂张富森宜宾市茶叶总公司颜泽文四川宜宾刘盛龙(执笔)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后,“天下盖知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新唐书·陆羽传》)“茶之风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风接千载,悄然动容,茶通万里。”(刘勰《文心...  相似文献   

4.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早在殷周时期,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有茶的记述.<议茶编>:"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几千年来,茶一直是人们普遍爱好的饮料,素有"奉茶为礼敬长者","客来敬茶结友谊".茶,又是古今中外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管理:向西门庆学习》,在我初看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觉得一定是一本调侃的书,管理怎么能够向西门庆学习?细看之后,才感到这“学习”似乎也有些道理。西门庆之  相似文献   

6.
桂遇秋 《农业考古》2001,(2):103-107
光彩夺目的茶文化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和道德规范 ,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渗透 ,其影响作用 ,不可低估。历代史学、文学、哲学、自然科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著作中 ,都有论述、应用和踪影。明代蓝陵笑笑生著的《金瓶梅》这部世情小说中 ,广泛地应用了中国茶文化。清初徐州评论家张竹坡称它为“第一奇书”。作者应用茶文化时 ,虽然没有充分体现茶的清淳、雅淡、俭朴、“清和淡洁”的本性和它的清心益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明目健胃的许多功能 ,但作者为了塑造西门庆、潘金莲、吴月娘和…  相似文献   

7.
北京香片(盖碗)茶茶艺表演滕军,陆尧,张荷一、恭迎宾客各位来宾,大家好!东方奉茶礼北京盖碗茶表演现在开始。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中华...  相似文献   

8.
于大玮 《农业考古》2000,(2):219-230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相传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来,茶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及至今日,“客来敬茶”早已是我们民族生活中待人接物最常见的礼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种茶、制茶、饮茶、品茶,渐渐由茶的物质属性生发出这一瑞草清茗的精神属性,使小小的茶叶负载起深重的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把人文精神和自然境界统一起来,使茶道不仅包容了极其深刻的哲理,而且体现出美的境界。虽说唐宋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述对象,如晋代就有诗人杜育、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茶诗话(续)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雪水茶时进陵冬,天降瑞雪,我们的“茶诗话”也该聊聊冬令茶事了。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前两篇谈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茶诗话中,我有意绕开了两段重要的茶事情节:一是《金瓶梅》第二十回的“吴月娘扫雪烹茶”,二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10.
饮茶之于现代中国人 ,是习俗 ,是养生 ,是休闲 ,是风雅 ,是心境。客来敬茶 ,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奉上一杯热茶 ,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已蕴于其中。茶可养生。饮茶 ,能散闷气、除腥气 ,降脂除疠 ,提神醒脑 ,延年益寿。茶是休闲之佳选。约二三挚友 ,觅一幽静之地 ,捧一杯香茶 ,于满腔甘芳、神清气爽中畅谈 ,不失为忙碌中放松神经、调剂身心的乐事。饮茶历来被视为雅事。宋徽宗《大观茶论》 :“沐浴膏泽 ,薰陶德华 ,盛以高雅相推 ,从事茗饮。”梁实秋谈到“清茶最为风雅”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 ,阿英则以为“吃茶是一件雅事” ,“是…  相似文献   

11.
茶在风俗相、方言相通的台湾和闽南、粤东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称茶为“茶米”。谚云:“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并且有约定俗成的茶礼:客来敬茶不论你走进富裕之家还是贫困之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是当地人的口头禅。斟七分茶斟茶时,手要放得很低,茶壶伸到杯中几乎近杯底,谓之“高冲低斟”。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茶杯斟满,到七分满就行,名曰“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会烫伤茶客的手。摆三杯茶品茶时,茶盘只摆三只茶杯,叠起可含口中而不露。当地有句俗语:“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饮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王褒所著的《僮约》,记有“武阳买茶”一事。唐代,茶已成为许多人“一日不可无”之物了。如今,客来献茶,已成为交友待客的礼节。其实,茶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止渴饮料,在医学舞台上,它也大有用武之地。如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中记及:“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神农食经》亦记载:“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唐代顾况的《茶赋》认为:茶叶有助于消化,除油腻、祛暑和振奋精神的作用。宋代吴淑《茶赋》云:“涤烦  相似文献   

13.
茶德颂──读庄晚芳先生《中国茶德》有感浙江杭州市赵天相千百年来一灵叶,奉献人类功不竭;肇始中华东西传,亿口同赞四海泽。炉边田头汗如注,甘露一碗润脏腑;闲来湖畔茶室坐,漫品香意更幽。客来敬茶自古然,以茶代酒有先承;廉俭风尚接四化,中华美德代代传。彼输鸦...  相似文献   

14.
为使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一年胜一年——试论把闸北公园建成茶文化公园上海市茶叶学会刘启贵(一)茶是健康饮料、文明饮料、奇妙饮料。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客来敬茶、茶道、茶艺、茶仪、茶礼、茶会,已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证。饮茶能使人健康长...  相似文献   

15.
周日,茶友老丁带来一位“海归”朋友,我昔日的同窗尹君。“有客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大声寒暄着,忙用今年的“雨前龙井”待客。未及落坐老丁却就日前对“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话题谈论起来。“去年,我在法国里昂歌剧院看了一场歌剧。”尹君不甘寂寞,说起了他在国外的事情。老丁忙拦住尹君的话兴说:“我们说茶,你扯什么歌剧呀!”品着龙井茶的尹君,故意冷落老丁的话,道出了一番殊途同归振聋发聩的话来:歌剧的名字叫《茶》,是我国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谭盾作曲和指挥,法国著名导演斯丹尼斯·罗蒂执导,因而受到欧美歌剧界和文化界的极大关注,演出…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文化一旦被统治阶级所提倡,被文人学士所崇尚,尤其是作为教化、风习来出现,上风下渐,必然要渗透和影响到民间,从而形成一种习俗。西南人的饮茶习俗也是这样形成的。当汉化之风渐起,汉俗成为风尚时,自然西南人也就学汉人饮起茶来。然而,西南人的茶俗亦是有其特点的。西南人敬茶有一定规矩。讲究的人家有所谓一三道茶”:一道茶不饮,只是表示迎客,敬客;二道茶是深谈、畅饮;三道茶上来即表示主人送客了。在这里西南人将茶的自然属性与功能与交友之道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客初至,谈未深,茶尚淡,故仅示敬意而并非真饮;淡既…  相似文献   

17.
闲话茶壶     
常言道:“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这实在是茶人茗客对茶、水、壶三者互为依存、相映成辉关系的独到精辟之见。中国的品茶艺术,从唐代开始就注重韵味、追求高雅情趣和深远意境。香茶配佳壶,佳壶倍添品茶意趣,香茗频增壶艺价值,恰似红花映衬绿叶,相得益彰。因而,自明代以降,会“玩”茶品茗的,必定会“玩”壶把盏,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珠联璧合吧! 一茶壶,源于何年何代,出于何人之手,现已不可深究。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并没有茶壶的记载,《六之饮》中也只有“贮于瓶伍之中”。据考,壶是古代一种无柄、大口、无盖、短身、圆肚的盛水器或酒器。《周礼》在《夏官》、《秋官》两章中就分别注释为:“壶,盛水器也”“壶,酒器也”。《周礼》还提到一种祭祀用的玄  相似文献   

18.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羽先生在《茶话》中,曾提到一位宋代诗人,说“他一生写了多少诗已不可考,但如今大家熟知的仅剩了如下名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确,正是沾了这句茶诗的光,后代茶客们才知道宋时曾有一位诗家名叫杜耒,...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民族魂.茶使我们冷静多思,淡泊宁静,客来敬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品茶如品人,人生百味尽汇于此.茶像一根根微细的血管,它的血液悄无声息地流进了千家万户,建立起一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21世纪的和平之饮,就是中国茶.  相似文献   

20.
引言俗语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客来敬茶,是我国精神文明崇尚礼貌的传统美德之一,饮茶始于我国,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史证明,饮茶好处多,茶叶富有营养价值和药效作用,饮茶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在国外,茶叶被认为是理想的康乐饮料,茶叶有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之分,经过再加工后又有各种花茶,压制茶和速溶茶等,各种茶有各自的特征特性,茶叶有优有劣,在商品经济下,就必须根据茶叶的特征特性,品质的优劣等,进行等级的划分,以衡量其价值的高低,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审评与检验才能确定,这就产生了茶叶审评与检验学,茶叶审评与检验是研究茶叶品质感官鉴定和理化检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