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农业大国,利用占世界7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是治国之本,而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效益的过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机化程度的提升,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1.提高对农业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当前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农业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一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有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才能养活更多的人。由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人均占有面积非常有限,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机械化生产广泛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不断创新。本文将着重探讨农业机械与农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希望能为今后的生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要把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更快地发挥农机的作用,实施、推广和改进农艺技术,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前不久在"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上称,2013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10年前提高27%。毕美家说,目前中国小麦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差距,潜力仍然很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数。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物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步骤,而农业机械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性因素。农业机械化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鉴于此,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够稳步改善农村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背景和要求出发,逐步分析和阐述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的变化,分析制约因素和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最后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会明 《现代农业》2014,(10):98-98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却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农业实现机械化是唯一出路,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一、农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要用只占世界8%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发展农业势在必行。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尤其以小四轮为代表的中小型耕作机械,基本满足了平原和丘陵地带的  相似文献   

7.
<正>四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达到57.1%,一产增加值GDP占比达到25.1%,农业始终是四平振兴发展的立市之本和坚固基石。为放大优势、做强特色,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提出"农业立市"战略,聚焦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种养结构最优化、优质产品市场化、耕作方式机械化、三产融合最大化、新型农民职业化、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七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四平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及时找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分析89团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提升89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 1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粮食保持着7%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倍;以世界耕地的7%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人口多,农业底子薄,与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56%,是发达国家的十多倍;基层生产组织的规模是美国的300分之一,法国的60分之一;人均产粮产肉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法国的50分之一。 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商品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正确把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各有不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有其特殊性,需要从政策、资金、体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综合提高,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道路。今天,我们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卢龙县是一个拥有3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没有全县的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全县的农业现代化。因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卢龙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载体。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是加强生产和流通基础建设,发展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重视加强农业基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中国农村生产机械机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中国农村生产机械机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进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让农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也为农民生产注入了科技动力。要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就必须要优化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工作,并将大量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和设计方法应用其中,有效提高机械的精确度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质量,降低设计成本,提高农业机械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说,想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生态化的理念,加速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农机的监理工作十分重要,该工作是否能有效落实,直接关乎着农机使用的安全性、专业性、高效性和优质性,所以,要加大有关方面的宣传力度,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下面本文就对如何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实施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行动,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升级版,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8月22日~23日,省农委在长春市举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培训班,旨在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在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省农委副主任包维国出席开班仪式。当前,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农业机械化渗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吉林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持续出现了前所未有发展势态,粮食生产连续增产,农民收入平稳增长。潼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走上历史发展的快车道,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必要空间,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1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系1.1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现代农艺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了农业是我国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因为生产效率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开始逐渐的被淘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往规模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能,促进农村经济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必然途径。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中就证明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