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牛、羊和鹿等动物属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最大的消化生理特点是具有复胃结构,复胃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没有消化腺,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bacteria)、原虫(Protozoa)和厌氧真菌(anarobic fungi),是一个天然厌氧的生物发酵罐,瘤胃中微生物使饲料发酵降解。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主要氨基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欢  李吕木 《饲料工业》2006,27(20):47-49
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数量极多,主要包括细菌、原虫、真菌和噬菌体。细菌的品种多数量大,已从瘤胃中分离出细菌达200多种,每毫升瘤胃内容物细菌达10^10~10^11个;瘤胃原虫10^4~10^6个/ml;厌氧真菌游动孢子数10^3~10^5个/ml;噬菌体颗粒数可达10^7~10^9个/ml。尽管瘤胃内的氨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氮源。但大量试验证实,当瘤胃氮的供应25%来自氨基酸时,微生物的生长处于最佳水平。对于反刍动物而言,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来源于瘤胃微生物蛋白、内源蛋白和日粮蛋白中的过瘤胃部分,其中瘤胃微生物提供的氨基酸占进入小肠总氨基酸的50%以上(Martin等,1996)。  相似文献   

3.
瘤胃真菌对纤维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的最大特点是瘤胃微生物能进行复杂的消化代谢。长期以来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主要集中于瘤胃细菌、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其生命活动等方面,对瘤胃真菌研究较少。自Orpin发现厌氧真菌与细菌共存于瘤胃后,瘤胃真菌的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生理及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刍动物一般指牛、羊等具有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其复胃具有4个室,前3个室为瘤胃、网胃和瓣胃,总称前胃,前胃的黏膜没有胃腺,食物在前胃时受到机械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第4室皱胃具有腺体,其消化与单胃相似.在这4个胃中,其中瘤胃的容积最大,饲料中70%~80%的可消化物质和50%的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内存大量的厌氧性微生物,是一个良好的、连续不断的微生物发酵罐.因此,研究瘤胃的消化调控机制,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牛的前胃疾病 ,是耕牛、奶牛及肉牛的一种多发病。特别是舍饲牛群更为常见 ,对牛的健康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危害性极大。防治牛的前胃疾病。有着很大的经济意义和实践意义。牛为反刍动物 ,胃为复式胃 ,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构成。前三个部分称为前胃。前胃虽无腺体 ,除反刍、食管沟反射和瘤胃运动外 ,尚有微生物群系的独特的生理作用。瘤胃的微生物多为厌气性纤毛虫和细菌 ,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及其微生物群系之间的有着相互依存、制约和共生的关系。瘤胃内容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通过发酵产生大量气体 ,大部分由嗳气排出 ,反刍又是反…  相似文献   

6.
冯强  王利华  荆丽珍  王光 《饲料工业》2006,27(23):52-54
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复杂、多样、非致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瘤胃细菌、厌氧真菌和纤毛虫等原生动物.还有少量噬菌体。幼畜出生前,其消化道内并无微生物.出生后从母体和环境中接触各种微生物.但是经过选择,只有少数微生物能在消化道定植、存活和繁殖.并随着幼畜的生长和发育,形成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因此,反刍动物瘤胃选择了其特定的微生物区系.这些微生物选择了瘤胃的环境,这种选择最典型的例子是只有反刍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消化道才有厌氧真菌。  相似文献   

7.
正牛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只有皱胃具有消化腺,而瘤胃等其他胃没有胃腺,依靠胃液中的微生物对食物进行发酵,分解草料中的成分,降解为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瘤胃体积占复胃的85%[1],瘤胃中的瘤胃液富含细菌和纤毛虫(统称瘤胃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体积约占瘤胃液10%。其中细菌、纤毛虫各占50%[1]。纤毛虫和细菌在瘤胃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明,纤毛虫的生长繁殖有赖于瘤胃细菌。另一方面,纤毛虫也具有刺激细菌繁殖的作用[1],  相似文献   

8.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寄养着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菌群在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真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比较小,且绝大多数为厌氧真菌。瘤胃真菌可以充分降解纤维物质,同时真菌还参与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瘤胃真菌的数量容易受硫元素、氮元素以及瘤胃内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而从这些方面对饲粮进行调控,能够提高瘤胃内真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瘤胃真菌特点、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等反刍动物因瘤胃内栖息有大量微生物和独特的反刍行为.可以利用陆地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一粗纤维饲料和低质蛋白(包括非蛋白氮),为人类生产牛奶。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瘤胃微生物密不可分。瘤胃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纤毛虫和真菌。从生物量上来看,以细菌为主。在瘤胃内细菌对纤维分解的贡献最大.其主要的优势纤维分解菌有产琥珀酸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n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alvefaciens)和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Weimer et al.,1999)。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已经发现有200多种微生物,其中约有30多种占有主导作用。但是,过去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细菌及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其生理活动和作用等方面。直到1977年Orpin等人首次报道从绵羊瘤胃中分离出厌氧真菌,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同时阐述了对植物细胞壁的降解作用后,人们才开始转向瘤胃真菌的研究。目前人们对瘤胃的原虫和真菌还知之甚少。近期有研究表明,瘤胃真菌在降解饲料,特别是大颗粒、大片段、植物纤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及发现瘤胃中的真菌还具有降解蛋白质和淀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