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中,生物触电故障诊断与剩余电流之间具有不确定的潜在规律及关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明确了生物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各固有模态能量在时间和各种频率尺度上的分布,其中低频IMF分量的能量占有率高达86.35%,建立了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提取方法;然后以选取剩余电流各IMF分量5维度能量特征向量,为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提供有效特征的信息源,利用量子遗传计算的快速寻优性和神经计算的自适应性有机结合,建立了一种量子遗传模糊神经网络作为触电故障模式分类归属的决策系统,仿真试验准确率达到100%。为研发基于人体触电电流而动作的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
选择化肥剩余、有效灌溉面积为影响因子,前者为“物源”,后者为“动力”;采用结合TOPSIS法及多元相关分析和排除法,探讨太湖水体总磷、总氮的浓度(CTPCTN)与无锡各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关联性,判别太湖CTPCTN的主要农业来源区域。结果表明,由于化肥施用量多或/和化肥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宜兴、市辖区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化肥剩余量较大;在“物源”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市辖区、宜兴的农业活动对太湖水质有较大影响;而因“动力”不足,虽然化肥剩余量较大,但宜兴农业活动对五里湖、市辖区农业活动对西部沿岸水体的影响却不大;因“物源”不足,江阴的氮肥剩余对五里湖与梅梁湖CTN的影响可以排除。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液利用时泥液难分离的问题,探讨了直接将发酵混合物用作外加碳源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比了酸性(pH值=4.0±0.2)、中性(不控pH值)、碱性(pH值=10.0±0.2)条件下长期运行的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混合物的特性;其次,分别考察了碱性厌氧发酵混合物的不同投加量(0、10、20、30、50、100、200 mL),在反硝化及释磷过程中的利用。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和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产量要远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的,其中C/N比和C/P比分别高达18.9和57.0,更适合作为外加碳源利用。反硝化过程中,当初始NO_3~--N=(15.0±0.5)mg/L时,最佳投加量为30 mL,此时NO_3~--N去除率为100%;释磷过程中,最佳投加量为20 mL,此时最大净释磷量为22.8 mg/L。剩余污泥碱性厌氧发酵混合物用作外加碳源是可行的,既解决了碳源不足及剩余污泥处理的双重问题,又简化了传统发酵液利用时泥液分离的操作步骤,适用于处理低C/N比乡镇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高羊茅、白三叶草、木槿3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采用某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用于替代传统有机肥,考察了不同污泥施加量对各种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硫代硫酸铵对土壤剩余尿素量测定方法的结果的干扰,提出在土壤脲酶换制剂研究中应引起注意的试验设计和结果校正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丁二酮-氨基硫脲-磷酸-硫酸为显色剂测定水解剩余尿素量时,硫代硫酸铵对尿素测定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并且此影响随硫代硫酸铵浓度增大而增大,对这种有一定规律的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和计算藉以消除。另外,在长期土壤培养试验中,由于所用脲酶抑制剂会在土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均产值计算法和劳均负担耕地面积计算法测算出目前广西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为300多万人,并分析了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含量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以BCR-383四季豆标准样品为材料,将已有AACC32-07方法中的1.0 g样品称样量降低至0.5 g,将进口蛋白酶(P390)优化为木瓜蛋白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试验结果与未优化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装置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影响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根源,并提出了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化感物质阿魏酸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化感物质阿魏酸(FA)在0.25mmol/L、2.50mmol/L浓度下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结果表明,在2.50mmol/L处理的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在3-10d内下降最快,14d后98%以上阿魏酸消失。不同浓度阿魏酸对小麦幼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表现为0.25mmol/L与对照差别不大,2.50mmol/L样品中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在小麦体内大量积累,反而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同时诱导脱落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研究大型泵装置导叶出口水流的速度环量对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泵装置导叶出口断面水流的速度环量定量表示方法和平均角速度的测量方法,分别采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导叶出口水流的剩余环量对虹吸式出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叶出口水流的环量对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的影响较为明显,存在使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最小的最优环量,虹吸式和直管式出水流道的最优环量分别为0.972和1.308 m2/s;虹吸式出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最优环量时的水力损失计算值较零环量时的水力损失计算值分别小0.126和0.180 m。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改进低扬程泵装置出水流道的优化水力设计,同时对改进轴流泵导叶的优化水力设计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余甘子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发酵制酒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发酵过程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装液量80%、SO2添加量80mg/kg、酵母用量为0.7%、发酵温度为20℃时,乙醇的浓度可以达到7.6%,是9组实验中最高的。在上述4种影响因素中发酵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余甘子汁的装液量,二氧化硫的含量影响最小。在发酵过程中,大多数矿物元素剩余的百分比超过50%,其中矿物元素Ca、Cu和Fe等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测触电时刻剩余电流中生物体触电支路电流信号的难题,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方法,确定了生物触电时剩余电流的固有模态函数中相关系数最大的IMF分量的局部幅值达34.02 m A,且与原信号相关性系数达到0.99,同时剩余电流与触电电流暂态过程频谱特性具有相似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应用生物电流信号高频IMF分量幅值的突变特征,作为触电故障时刻确定判据,建立生物触电故障时刻判定方法,实际数据的仿真处理正确率为94.17%;筛选剩余电流分解的相关性较高的有限个数的低频固有模态IMF分量,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分量的生物触电支路电流幅值检测方法,仿真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值5.46%,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为研发基于生物体触电电流而动作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干旱半干旱区缺水导致目前植被生态建设中林灌木生长的不良问题,对不同集雨面积措施下柠条生长环境水量平衡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集雨面积对植树带的来水量、耗水量和水量平衡影响较大,其自然集雨面积为5 0m2 的处理比其他三个集雨面积处理中的土壤剩余量、土壤水分含量和生长量都大  相似文献   

14.
前人使用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用大水淹灌、灌排配套的条件下频繁换水等措施.但在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根据水资源的条件,不能照搬他们的成功经验.本文运用土柱模拟石 膏改良碱化土壤的过程,认为最佳灌水量与石膏的处理方式有关,石膏与土混匀的处理只需保证最佳灌水量为134.47 m3/hm2即可.建议先将一定量的石膏混匀,施入表层土壤, 灌入134.47 m3/hm2水,然后将剩余的石膏表施于地表进行灌水的方式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低压电网中广泛应用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能检测到剩余电流有效值的大小作为唯一动作判据,不能自动识别剩余电流与触电故障类型之间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规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量子神经网络的触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首先应用小波包变换明确了生物体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中312.475 Hz以下低频带的能量谱波动明显,其中39.062 5~78.125 Hz和119.2~156.25 Hz两频带的波动幅度达9.05和9.00,提取了剩余电流的小波包能量谱8维度特征向量,同时应用特征频带能量占有比之差的平均变化率,实现了生物体发生触电故障的准确检测。然后以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为有效信息源,利用量子计算的态叠加思想和神经网络计算的自适应性结合,建立了一种量子神经网络作为触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该网络采用多个量子能级的量子神经元,在学习1 437次时误差精度达到0.000 998 92,快速高效地实现了触电故障类型的识别,其仿真试验准确率达100%。该研究对于研发新一代基于生物体触电电流分量动作的自适应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39~2002年宾夕法尼亚州农田磷预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随着许多地区土壤养分不足现象的减少和畜牧生产的强化,农田剩余磷成为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弄清楚剩余磷的时空变化,美国土壤学家L.E.Lanyon等人从1939~2002年对宾夕法尼亚州农田大约每隔10 a进行1次磷预算。磷平衡,即农田磷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异,用于估计土壤磷存储与通过径流、侵蚀、淋溶造成的磷损失之和的变化。尽管在州水平上的磷平衡从1949年开始下降,但有20个县最大的磷剩余在1992年后发生。养分预算可以为预防或减少农田磷剩余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最大可能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葡萄酒生产废弃物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厌氧消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废弃物的处置。然而,葡萄酒生产废弃物浓度高、pH值低以及季节性变化的特性容易造成负荷冲击,导致反应器微生物流失、运行不稳定。同时,剩余污泥组分复杂、水解率低导致产气效率低。厌氧共消化具有均衡营养素、减缓抑制效应、丰富菌群多样性和提高甲烷产量等优势,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废弃物与剩余污泥的处置方式。尽管已有二者在不同运行策略下共消化性能的研究,但仍未有报道阐明其共消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基于葡萄酒生产废弃物特性建立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因此,该文介绍了葡萄酒生产废水与剩余污泥、葡萄酒生产固体废弃物与剩余污泥的共消化进展,并分别归纳了2种体系中影响消化效能的主要因子;随后总结了共消化体系中基于乙醇建立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最后,围绕以上内容展望了共消化技术在葡萄酒生产废弃物与剩余污泥协同处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施用优质肥料试验,降低成本、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电动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适宜的修复参数。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电解时间、介质pH、强化剂种类、电压和超声振荡时间等因素对电动力学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Cu、Zn、Ni、Cr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电解时间为12 h,最佳介质pH为2,最适电压为1.5 V·cm~(-1),最适宜的超声振荡时间为1.0 h。添加EDTA对剩余污泥中Ni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0 mol·L~(-1);添加柠檬酸对剩余污泥中Zn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5 mol·L~(-1);酒石酸对剩余污泥中Cu的去除效果最佳,最佳添加浓度为0.25 mol·L~(-1)。研究为电动技术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为评价土壤中汞的“安全”量,必须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土壤中汞的迁移和转化、微生物催化过程的影响等。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有接触途径,如尘粒的吸入、皮肤吸收、土尘的摄入以及因食用生长在本地污染土壤上的蔬菜而摄入的汞。其中有些摄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所有正常接触中减去一天允许摄入量剩余部分被均分到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