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准确预报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早部署晚稻病虫防治指导工作,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于8月9~10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会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早稻及当前中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对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并就晚稻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晚稻生长期间,部分地区7月以后温度异常升高至38℃以上,甚至在41℃以上,对晚稻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一、对生产的影响高温热害对晚稻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在晚稻拔节期遇上高温,根系生长不良的晚稻因生理性失水或缺钾出现较大面积的叶尖发黄、发红症状,部分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坏死斑,症状较轻时,  相似文献   

3.
周年秸秆还田量对南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适合南方双季稻高产稳产的秸秆还田量,连续2年(2016—2017)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早稻和晚稻分蘖、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不同比例秸秆还田量:CK:秸秆不还田;S1:25%早、晚稻秸秆量还田;S2:50%早、晚稻秸秆量还田;S3:75%早、晚稻秸秆量还田;S4:100%早、晚稻秸秆量还田。结果表明:全量秸秆还田抑制早稻分蘖而显著促进晚稻分蘖,25%、50%及75%量还田对早、晚稻生长前期的分蘖促进效果不显著,在中后期促进作用显现;75%量还田及全量还田较CK显著促进晚稻株高增长,平均提高了8.15 cm;不同秸秆还田量较不还田处理均提高了早、晚稻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且半量还田在早稻季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较CK提高了8.0%,50%、75%及100%量还田在晚稻季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平均提高了13.3%,但不同还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早、晚稻产量在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促进早稻产量方面的效果最显著,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增产6.92%;50%、75%及100%量还田较CK均显著提高了晚稻产量(P<0.05),增产幅度分别5.33%、7.50%和8.23%,不同秸秆还田量间在促进早、晚稻增产方面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短期看,在南方双季稻生产中,半量早稻和晚稻秸秆均还田对提高早稻产量效果最优,而全量还田对晚稻最优,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长期效应如何,还需要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报,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江淮单季晚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稻飞虱短翅型成虫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田间虫量增长较快,重发威胁大;稻纵卷叶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世代重叠严重,呈加重发生态势;稻瘟病在西南局部、华南、江南晚稻区扩展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晚稻插后旱象比较严重,一些晚稻主茎有明显的早穗现象;采用抛秧栽培的晚稻分蘖期长,个体之间发育进度不一,吐穗和抽穗会拉得较长,如果在晚稻生长的中后期,巧用"920"就可缓解这些矛盾,使其抽穗整齐,成熟期整齐一致,既有利于避过寒露风,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又有利于小麦、油菜等后茬作物及时播种、种植,实现季季作物丰产,针对今年晚稻生产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正>"秋分"前后,晚稻进入齐穗期。晚稻齐穗后,有的农户认为晚稻产量已成定局,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晚稻后期的管理,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晚稻齐穗期干物质的积累仅完成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是在齐穗后完成的,有的年份晚稻前期长相较好,但由于灌浆期气候条件差,若放松后期管理,加上病害流行,就会使晚稻品质变差,产量下降。也有的年份虽然晚稻前期长相一般,但灌浆期气候条件优越,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后期管理得当,仍然获得高产。所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湖南部分地区晚稻插后旱象发生严重,一些晚稻主茎有明显的早穗现象;采用抛秧栽培的晚稻分蘖期长,个体之间发育进度不一,吐穗和抽穗期会拉得较长,如果在晚稻生长的中后期巧用"920"就可缓解这些矛盾,使其抽穗整齐、成熟期整齐一致,既有利于避过寒露风,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又有利于后茬作物小麦、油菜等能够及时播种,实现季季作物丰产,针对今年晚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应分不同情况,合理分类喷施"920"。秧苗老化的晚稻施用。部分晚稻因  相似文献   

8.
《科学种养》2010,(9):1-1
<正>近日,农业部进一步部署双季晚稻生产,要求各地强化防汛抗灾措施,确保双季晚稻面积落实,为秋粮生产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当前,正值南方地区早稻陆续成熟收获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受前期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今年早  相似文献   

9.
贾良 《中国种业》2016,(11):70-71
<正>秀洲区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以晚稻+大麦、晚稻+小麦、晚稻+油菜等两熟轮作制为主。近年来因北部湿地农业发展,晚稻种植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要稳定和发展秀洲区粮食生产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秀洲区温、光、水资源与季节、地力优势,在抓好晚稻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应通过引进和推广应用晚稻优良新品种,特别是加快引进、筛选和推广利用高产杂交晚粳稻新品种,提高良种贡献率,发挥优良品种增产增效能力,是实现秀洲区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切实而有效的途径。1  相似文献   

10.
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模式优化是挖掘农田高产潜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于2017-2018 年在湖北省江陵县三湖农场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早稻–晚稻(DR,对照)、春玉米–晚稻(MR)和再生稻(Rr)3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相比,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8.66%、35.19%、33.71%和34.60%;再生稻分别提高了6.77%、11.16%、68.12%和31.20%。从整个周年来看,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率较高,春玉米–晚稻模式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处理的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再生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因此,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是该区域稻田两熟制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福清市种子管理站承担和实施的优质晚稻甬优15号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现场验收。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并现场考察了龙山街道瑞亭社区后山洋的作双季晚稻栽培的优质晚稻甬优15号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意见如下:该品种属弱感光品种,在福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海南省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历年晚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当前病虫源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该省晚稻病虫将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3.
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源库协调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超级早、晚稻品种的高产机理,对其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与非超级稻品种(对照)相比,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总库容量、粒叶比、粒束比均较大,且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灌浆结实期的源库增量比略大,但早稻在灌浆中后期(抽穗后10~25 d)和晚稻在灌浆前期(抽穗后0~10 d)均明显大;起始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大,结实率与起始灌浆速率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平均灌浆速率极显著(早稻)或显著(晚稻)正相关;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衰退值较小,而剑叶的气-叶温差除早稻的株两优819和晚稻的淦鑫688外,其它均大。根系活力衰退值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剑叶的气叶温差与产量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较大的库容量且源库协调性较好是超级早、晚稻品种超高产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晚稻生育后期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现象,使农民一筹莫展,值得引起重视。抽穗不整齐。主要反映在两系杂交稻,可能引起抽穗不整齐的原因较多,如品质纯度不高、环境条件包括使用农药等影响。不同原因引起晚稻抽穗不整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田间表现以及晚稻生长期管理、天气因素具体分析,有利于找出真正原因。一般在晚稻不同生育期气温过高,会造成不同的一些异常状况。秧田期容易提早进入穗发育阶段,部分植株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浸种药剂对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药剂浸种消毒是防治恶苗病、线虫病、条纹叶枯病等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具有省工省本、操作简单、防效好等优点。但最近几年,在晚稻生产播种期间,我区部分乡镇出现药剂浸种催芽后出芽不齐或出芽慢现象,错过播种适期,影响了晚稻生产的稳定。为此,我们选用三种药剂浸种对晚稻种子发芽进行比较,以期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和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危害晚稻生产的病虫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来的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对晚稻危害造成白穗的情况也有了新的变化,值得我们仔细加以区分,然后对症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根据笔者的观察,晚稻生长中后期出现的白穗,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广东省农业厅下发《关于抓好晚稻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今年该省局部地区旱情抬头,已影响晚稻生产,加上化肥、农药等部分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以及  相似文献   

18.
吕光明 《作物杂志》1990,6(3):28-29
1981年浙江省缙云县在总结群众经验基础上开始进行晚稻免耕栽培试验。到目前为止已有65%以上的连作晚稻采用免耕法栽培,深受群众欢迎。 一、连作晚稻免耕栽培的主要优点1.采用免耕法种晚稻产量比翻耕法略有增减,基本保持平衡(表1)。2.抢季节争主动,力求晚稻早插。 免耕法种晚稻,由于不要翻耕,至少提早插秧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晚稻褐飞虱连续大发生,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已成为制约晚稻高产的严重问题。每到晚稻生长中后期,尽管农技部门都是如临大敌,加强了虫情预报,及时发出了防治适期,但其效果不太明显,甚至还有很多地方因褐飞虱危害致使水稻"冒穿",造成全田倒伏。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许多专家指出:晚稻褐飞虱暴发成灾,其主要原因是滥用农药。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土地已向种田大户集中,在晚稻生产准备时,很多大户询问今年育秧需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就近年来晚稻育秧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播种必须考虑安全齐穗期。晚稻的播种期应考虑"三看三定":一看前作成熟期,定搭配组合。若前作在7月上中旬成熟,应搭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常规品种或杂交晚稻组合;如前作在7月中下旬成熟,应搭配中早熟组合或品种。二看组合或品种的特性,定播种期。根据水稻特性和安全齐穗期的要求,南方晚籼稻和杂交晚稻应在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