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1992年我们在吴江市屯村乡原蚕区根据蚕农蚕具不足的情况,设计制作了担架式的活络蚕台,首先在三友村推广应用。受到了蚕农普遍欢迎,1993年春在全乡推广。这种蚕台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减轻养蚕操作的劳动强度,能提高蚕室空间的利用率。这种活络蚕台分蚕架与蚕台两个部分,蚕架由两根长2.65m 的木柱或竹柱,上下各由长65cm 的横梁相连,下端装有脚座,以便竖放。在木柱或竹柱上钉有15cm  相似文献   

2.
小蚕共育     
1983年淳安县里桐公社洁蒙大队统一组织小蚕共育,由蚕农自愿参加,在288.5张蚕种中,参加共育的有175.75张占,60.9%.小蚕共育实际大炕房防干四回育,饲育标准参照省农业厅、农科院提出的春蚕杂交种饲育技术标准.共育的职责:1.三加强:(1)加强领导,(2)加强技术骨干,(3)加强设备条件;2.三合理:(1)共  相似文献   

3.
小蚕用叶的标准,各地观点不甚一致,如江苏省吴江县庙港公社红卫大队,小蚕(尤其是第1龄)提倡嫩叶,浙江省富阳县洞桥公社石羊大队倪金兰同志的标准是:1龄第1天叶片吃穿的占30—40%,留表皮的占60—70%,1龄第2天起,基本上都能吃穿,这也反映出一个嫩字。而浙江省海宁县钱塘公社云龙大队,小蚕用叶认为要适熟偏  相似文献   

4.
我县坝仔公社梅村大队1981年春利用河滩地栽桑50亩,当年获得成功。现已有七个生产队栽桑,面积108亩。由三十户农户承包,一定三年,每年纯上缴款共2895.25元(每亩20~30元)。该大队党支部针对新蚕区技术薄弱,经验不足和春蚕长期低温多雨的特点,采取了定期召开饲养员会议,由蚕桑技术员或蚕农  相似文献   

5.
<正> 一、如皋市小蚕共育的历史与现状如皋市的小蚕共育始于1951年,当时,由互助组推举有经验的蚕农负责。饲育人员由参加户挑选或轮流,实行“共育”。3龄起蚕即分户饲养。共育成本及分配均按种摊派。高级社时,养蚕则按记工和入股土地分配。人民公社体制时,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实行记工分配的办法组织共育。初期数量少,全公社集中共育,由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指导。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公社桑场、大队桑场,蚕种数量逐年增多,以场队组织共育,在技术上以场带队,并建立专用共育室。提倡三专一远(专室、专人、专具及小蚕室远离大  相似文献   

6.
灵山县丰塘公社高华大队周权生产队社员群众历年有开荒种植木茨习惯。一九六二年群众试养木茨蚕成功后,一九六三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农户都养了木茨蚕,而且普遍得到好收成。一九六四年丰塘公社木茨蚕制种站在这里建立原蚕队,实行集体饲养(公有公养)又获得了大面积高产稳产成绩。  相似文献   

7.
细蚕共育是养蚕制度和技术管理的改革,也是夺取养蚕高产稳产,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都有积极的作用。一、我区细蚕共育概况 76~77年先后在罗定县太平公社的双角大队、云浮县六都公社的友谊大队兴办了细蚕共育室,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推动蚕桑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云浮县友谊大队,  相似文献   

8.
学习江苏溧阳县新法养蚕的经验后,在海宁县委、人委重视领导下,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工作组的具体帮助指导下,以钱塘江公社云龙七队、石井十九队为重点,夏蚕期间进行了小蚕炕床育、大蚕屋外育试点工作。全县共有六个公社八个大队的十个生产队采用了新法养蚕,其中三个大队九张蚕种进行了小蚕炕床育,九个队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9.
<正> 8月14日,西安市灞桥区在红庆公社西候大队召开了秋蚕生产现场会。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各公社的领导及有关大队和生产队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西候大队的秋蚕饲养现场和河滩地栽植的密植桑园,然后听取了西侯大队的经验介绍。西候大队1100人,960亩耕地,过去口粮一直在200多斤,劳动日值徘徊在5—6角。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过去也曾开过不少门路,但因不符合实际都没有搞成。去年开始在河滩栽桑,社员们都持怀疑态度,现在看来,河滩栽桑,不但能  相似文献   

10.
邕宁县是我区种桑养蚕的老蚕区,蚕农大多数沿袭传统的养蚕方法不重视消毒防病因此,蚕病较多,年发病率达35—40%,产量损失达20—25%。为了解蚕病发生情况及其规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蚕病发生。我们对蒲庙、新江、百济、那楼、刘圩、那马南晓等7个乡33个村314户进行蚕病普查,现将1989年蚕病为害情况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榆林地区农业局于8月16日至19日在吴堡、清涧两县召开了秋蚕生产流动现场会。各县农业局、蚕桑园艺站的负责同志,蚕桑科技人员及重点社队和专业户代表、共48人参加了会议。地区外贸、供销部门也派员列席会议。会议由陕北建委农业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工作。会议组织参观了吴堡县横沟公社砖窑山大队、寇家原公社车家原大队清涧县折家坪公社陈家坪大队的桑园管理和秋蚕饲养情况,听取了14位代表的经验交流。大家认为,陕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宜桑宜蚕,发展蚕桑生产,上符国策,下合民意,收入可  相似文献   

12.
<正> 木格蚕匾的制作:用1.3—1.5cm 厚、4cm 宽、86cm 长木条二根;1.3—1.5cm厚、4cm宽、63cm 长木条四根,四角相拼成长方形,再两只相叠成8cm 高,加竹或芦竹垫底制成木格蚕匾。每只约5平方尺,每立方米木材可制100只木格蚕匾。木格蚕匾的使用:每张种一龄用2—3只,二龄用5—6只,三龄用11—13只,四龄用20—25只,五龄用60只(增加1/3用量也就等于大蚕期用66只)。饲育方法同普通蚕匾,1—2龄,格与格叠齐,二般叠高16只,3—4龄木格叠放稍错开,同样可堆高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市重点蚕区之一的吴江县庙港公社,在实行蚕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努力适应千家万户养蚕需要,在小蚕共育的基础上,联产饲养商品小蚕,向蚕农出售。今年春蚕期试办了六个小蚕店,经过一个蚕期的实践,效率显著。现将庙港公社试办小蚕店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供各地蚕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 迟眠蚕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易感染蚕病,或已被病原感染,在生产中危害极大。金坛县珠林镇屯山村1组1989年中秋期23户蚕农饲养蚕种42张,其中有14户蚕农重视迟眠蚕的淘汰工作,他们饲养的27张蚕种平均张单产达34.2公斤,上蔟前调查发病率为2.8%;未进行迟眠蚕淘汰的9户蚕农,他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九八○年,我们学习外地经验,改进大、小蚕饲育工具,用木框网底蚕匾养小蚕,网底蚕座活动蚕台养大蚕,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于下。一、小蚕专用木框网底蚕匾(一)规格:长110厘米,宽75厘米,面积7.6平方尺。(二)材料及成本:杂树板2.5斤,价 1.00元;聚乙烯线3.5钱,价0.13元,1.5寸铁钉14只,价0.02元;用工0.3个。(三)制作方法:先将宽4~5厘米,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使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一步,我们于九月上、中旬走访了江都县的小纪、丁沟公社,泰县的大埨、运粮公社和泰兴县的张桥公社等五个公社的七个小蚕共育室,结合三县情况,对现阶段小蚕共育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查。江都、泰县、泰兴三个县都是我省年产茧量万担以上的重点县,现有桑园面积84790亩,最大一期蚕的饲养量为38430张。目前,三县共有小蚕共育室1115个,其中401个是197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小蚕专用共育室,其余的大部分是在养蚕设备条件较好的生产队、大队集体蚕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小蚕兼用普通共育室。每个共育室的共育能量,小的一、二十张,多的一百多张,平均34.5张。  相似文献   

17.
我省现行的蚕业技术指导体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 ,在当时有其当然的优越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原有体系已很难适应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新世纪的要求。笔者认为 ,在新形势下 ,蚕业要稳步持续发展 ,蚕业技术指导需重新思考。1 变指导观念要转变蚕业技术指导观念 ,由以“我”为中心变为以“蚕农”为中心 ,由我为蚕农指导技术变为为蚕农需要我的技术指导。长期以来 ,蚕业工作者一直尽职尽责为蚕农提供服务 ,但这种服务有时候却不是蚕农所需要的 ;而蚕农需要的服务 ,技术人员又难以及时有效地提供 ,这种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向背 …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现行的蚕业技术指导体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原有体系已很难满足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 ,蚕业要稳步持续发展 ,蚕业技术指导需把握以下的六“变” :1 变指导观念要转变蚕业技术指导观念 ,由以“我”为中心变为以“蚕农”为中心 ,由我为蚕农指导技术变为蚕农需要我的技术指导。长期以来 ,蚕业工作者一直尽职尽责为蚕农提供服务 ,但这种服务有时候却不是蚕农所需要的 ,而蚕农需要的服务 ,技术人员又难以及时有效地提供 ,这种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向背 ,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鉴于今夏的气候特点,专业人员告诫众蚕农,今夏养蚕防病来不得半点马虎。今夏属高温闷热季节,加上雨量集中,有些地方桑园遭受较严重的洪涝灾害,极易引发蚕焦尾病、僵病、脓病等传染性强的蚕病,常造成减产或绝收。针对这种气候,养蚕应从通风、降温、排湿和强化消毒入手,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1973年以来,我们在应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研究中,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期间内,用280伦/分钟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翁花沙半岛,释放了不育的蚕蛆蝇,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对野外蚕蛆蝇种群的影响,以期达到不用或少用药剂的目的。同时,总结以蚕养蝇繁殖不育蝇的经验,为提供大量不育蝇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