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谷优3301为对照,引进川优2189等9个杂交晚稻新组合在武平县十方镇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川优2189、竹丰优3446、两优3156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抗性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稳产性好,后期转色好,适宜在武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新组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优63为对照,选择D奇宝优527、D优130、甬优6号等9个水稻新组合进行田间小区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特优627、D优130等3个组合综合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增产8.82%、7.10%、4.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米质与对照相当,可作为当家组合推广;D奇宝优527、两优培九两个组合产量中等,分别比对照增产2.26%和减产2.90%,增减产均达显著水平,米质佳,商品性好,可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清市示范和推广的晚稻后备品种,从福州市种子管理站引进10个晚稻新品种,以谷优527和汕优6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765比两个对照品种增产,比对照谷优52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显著水平;金农2优1和Y两优708比对照谷优527增产达显著水平,上述3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适宜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福两优63和威优77为对照,对10个杂交早稻新组合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铣优03、芽优04比两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抗病性表现较好,抗例伏性强,综合性状好,可扩大示范和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研优519和晶两优1212这2个品种抗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表现好,分别较对照丰田优553增产5.88%和4.99%,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可在合浦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晶两优华占抗性较强、产量较高、米质优、综合表现良好,较对照丰田优553增产2.7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亦可进行推广;隆两优534和隆两优黄莉占的抗病性中等、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因地制宜适当推广;秀优395和龙丰优1号产量均较对照丰田优553低,综合表现一般,不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所选育的 5个丝瓜新组合进行植物学性状及产量比较 ,筛选出了新组合驻丝瓜 1号。该组合早熟 ,在第 10节左右发生第 1朵雌花 ,结果性强 ,前期结果集中 ,平均单产 2 70 79.5kg/hm2 ,较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增产 2 6.91% ,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单季杂交粳稻新组合联品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参试新组合22个,以甬优9号、嘉优5号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亩产706.7 kg/亩,产量幅度526.7~766.7 kg/亩,亩产量和日产均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甬优1559、3684A/G3720、甬优7859、甬优1972、长两优405、江浙优1511等9个组合。其中江浙优1511、江浙优1513、春优37、长两优405、安粳优16、3684A/G3720、甬优1972等7个组合亩产比对照CK1均增2.91%,比CK2均增4.17%;比两个对照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日亩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依次为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浙优426、甬优1559等5个组合,日产比对照CK1均增4.3%,比CK2均增3.97%。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合双季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总结其高产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指导当地农业生产,选择五优308、新两优6380、辐优21、特优165、金福优16共5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五优308的产量最高,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6﹪;其次是新两优6380,比对照增产37.9%;再次是辐优21,比对照增产35.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这3个组合可在柳江县双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以汕优46作对照,对引进的淦鑫600等12个晚稻中熟类型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淦鑫600和Y两优792两个组合分别比对照增产11.8%和7.0%,增产达显著水平,综合性状好,可在上杭县南阳镇作晚稻中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9个中晚杂交稻新组合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863比对照极显著增产,特优057、Ⅱ优058两个组合比对照显著增产,这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36 d,可续试并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杂交早稻株两优4024、金优402和晚稻H优159、金优207为材料,研究2011、2012年不同栽培密度(设置13.3 cm×20 cm、16.7 cm×20 cm、20 cm×20 cm、13.3 cm×26 cm共4种栽插密度,分别记作Al、A2、A3、A4)对双季稻(早稻、晚稻)产量及群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早稻组合株两优4024和金优402的产量均呈A2、A1、A3、A4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16.7 cm×20 cm是双季早稻较适宜的栽培密度;晚稻H优159在2年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均以A3处理的最高,而其对照金优207在2年的有效穗数和产量均以A4处理的最高,说明晚稻适宜的栽培密度受其本身分蘖能力的影响较大,分蘖能力强的组合适合稀插,而分蘖能力较弱的组合不能栽培过稀;早稻株两优4024和金优402全生育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即呈A1、A2、A4、A3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晚稻H优159齐穗至齐穗后13 d期间,各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呈A3、A4、A2、A1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适当加大早稻株两优4024的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其叶面积指数,而晚稻H优159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其叶面积指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齐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齐穗后13 d的有效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剑叶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成熟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齐穗后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剑叶光合速率是双季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氮肥运筹对机械穴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规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稻品种株两优189,利用2BX-10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研究氮肥运筹对机械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6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穗肥用量为总量的20%时比30%的产量显著下降;穗肥为总量的30%,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增加苗肥用量促进分蘖;苗肥用量达40%时,分蘖高峰值最大,无效分蘖大量发生,成穗率显著下降。最高茎蘖数与苗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中嘉早17的有效穗因苗肥和分蘖肥的不同用量影响差异很小。株两优819有效穗数则随着苗肥用量的增加有效穗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株两优819叶面积指数高于中嘉早17,叶面积指数达高峰后,中嘉早17下降量少,株两优819叶面积指叶面积指数下降很快。增施苗、蘖肥对干物质总积累量影响的差异不大,但是重施苗肥、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的处理,其干物质总积累量显著减少。苗、蘖肥占总用量30%时,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机械穴直播早稻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m(基肥)∶m(苗蘖肥)∶m(穗肥)=4∶3∶3为好。  相似文献   

13.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他却戏称自己只有“40公岁”,刚刚造入不惑之年。他并不以头上曜眼的光环为傲,仍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袁老师”。如今,他依然教不下科研工作,心系杂交水稻,心系粮食安全。2010年2月3日,在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之际,就国家“三农”新政和粮食生产发展等问题,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湖南农业科学》杂志社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引进26个早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1号、株两优100、威优458、淦鑫202、淦鑫203和优I316等新品种(组合),在产量、抗性和米质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 1 9个常规籼稻和 1 6个杂交籼稻代表性品种 (组合 )的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 (NUEp)及籽粒生产效率 (NUEg)在品种 (组合 )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大 ,两者的变异系数均较大 ,但杂交籼稻的变化幅度低于常规籼稻。2无论是常规籼稻还是杂交籼稻 ,NUEp在抽穗至成熟这段时间内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两类籼稻分别提高 2 8.2 %和 1 3 .3 %。 3杂交籼稻的 NUEp在抽穗期高于常规籼稻 ,成熟期则低于常规籼稻 ;而杂交籼稻的 NUEg则比常规籼稻高。4随品种 (组合 )产量水平的提高 ,杂交籼稻及常规籼稻的氮利用效率 (包括 NUEp及 NUEg)下降 ,且变化幅度减小 ,而氮收获指数 (NHI)则有所提高。 5杂交籼稻的产量、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与总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常规籼稻的产量及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及总吸氮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早稻主栽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江西省23个早稻主栽品种(组合)进行了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显示:金优L2、潭两优83、T优898、五丰优623、I优899、五优157、荣优1506、淦鑫206具有较强的苗期耐冷性;株两优505、中嘉早17、嘉育948、优I402则表现出极弱的苗期耐冷性;杂交稻组合通常具有比常规稻品种更强的苗期耐冷性;耐冷性基因具有加性及不完全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高产常规稻3种不同类型中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齐穗后遮光(70%)和不遮光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光强变化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和氮素营养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以揭示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原因。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①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累积量大幅度减少,干物质分配到穗中的比率仅为32.1%,低于其他类型品种;②超级杂交稻谷粒氮总积累量降幅达33.9%,氮收获指数下降12.3%,而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只降低19.8%和26.9%;③超级杂交稻产量下降幅度为53.1%,显著低于常规稻和普通杂交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吸收及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3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中早22、陵两优22和株两优22)为研究对象,设土壤施硒(Na2SeO3)1 mg/kg和叶面喷硒20 mL/L 2种处理,成熟期分别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产量、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外源施硒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调控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土壤施硒不同处理水稻品种的硒吸收累积量依次为中早22>陵两优22>株两优22,而叶面喷硒处理品种间的硒吸收累积量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土壤施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表现为中早22>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6.5%,是陵两优22(6.6%)的2.5倍;叶面喷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则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7.3%,是中早22(7.9%)的2.2倍。与叶面喷硒处理相比,土壤施硒处理抑制了土壤的水解性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全硒和速效钾的含量。【结论】添加外源硒能有效调控稻米的硒含量,土壤施硒方式下中早22更易产出富硒稻米;而叶面喷硒处理后,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更高。杂交水稻亲本的富硒特性对杂种后代的富硒能力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用株两优819和中嘉早17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株距和取秧面积的机插移栽,探讨机插规格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插规格导致不同基本苗数,产量与移栽基本苗数显著相关。基本苗数随移栽株距的减小和取秧面积的增大而增多。机插漏蔸率随着取秧面积的增加下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总积累量的大小与机插不同规格的基本苗数量高度相关。株距11.5 cm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株距13.8 cm处理的平均产量。株距13.8 cm处理中,随着取秧面积增大产量提高,产量最高的取秧面积是2.31 cm2,株两优819产量为8174.16 kg/hm2、中嘉早17产量为7925.54 kg/hm2;株距11.5 cm2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取秧面积1.83 cm2处理,继续增加取秧面积产量下降,株两优819产量为8492.94 kg/hm2、中嘉早17产量为8000.23 kg/hm2。因此,早稻适宜机插规格,株距11.5 cm、取秧面积1.83 cm2,常规稻品种取秧面积亦可增至2.23 cm2。  相似文献   

20.
张其安  方凌  董言香  江海坤  严从生  王艳  王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1-12992,13000
[目的]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白茄子新品种。[方法]以E06为母本、E98为父本配制成一代杂种,命名为白茄3号。并进行组合力测定试验、品比试验、安徽省区试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了描述。[结果]组合力测定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茄3号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4.35%和15.90%;区试试验结果表明,2009~1010年白茄3号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70%和19.30%。[结论]白茄3号果肉细嫩、极早熟、抗逆性较好。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