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南下,攻占洛阳、长安,自称雄武皇帝,国号为“燕”,建元“圣武”,并派史思明攻占河北十三郡地,形成一种席卷中原之势。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被逼自杀,一场为期近八年的大动乱,才得以平息。安史之乱,是李唐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动乱事件,是李唐王朝的一个历史悲剧。它终于成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安史之乱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走向衰落阶段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安史之乱对一代唐诗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安史之乱,就不会有风格多样、数量繁多的唐代诗歌,安史之乱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与繁荣,安史之乱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5,(2):142-144
唐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统一、文明的国家。唐代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奔腾长河中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她代表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正如清末学者王国维评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而与诗歌同属文化之列的茶文化.也在唐代勃兴。茶文化的兴起,自然与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朝野臣民的参与有关。其实,诗歌也是茶文化的载体,他们之问相互映衬,以诗歌来表达茶文化的盛行,而茶文化为诗歌助兴。尤其到了中、晚唐时期,茶文化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任重 《农业考古》2002,(1):122-125,130
唐代李氏王朝连续统治288年(618—907),中外学者对其繁荣昌盛强大统一,无不给予极高评价。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辉煌,而且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史学家评说唐代历史,多着眼于“贞观之治”的治国之道;“开元盛世”的粮食、蚕丝、茶叶等物质财富和音乐、舞蹈、绘画、诗歌、散文、建筑、雕塑等璀灿的唐韵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安史之乱”由盛而衰,“朋党之争”加速衰败等等。按人文史学观点分析,这些评说未为过也,从农史学、经济史学观点分析,唐代诸多成就中,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西域边塞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绽放的一朵奇葩,诗中不仅描绘了西域自然风光、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也抒发了作者从中原来到西域后产生的独特心理情感。按照一般的观念,唐代士人的时代精神与西域边塞特异的地理风貌相碰撞而创作出的诗歌是以理想、激情、豪迈为情感基调,而事实上,唐代西域边塞诗却有着一种浓郁的边愁情绪。本文主要探讨唐代西域边塞诗中表现了怎样的边愁情绪,并从作者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杜甫秦州诗产生新变,诗歌内容由关注国家民生转向诉说个人身世遭遇,景物描写亦由高大壮美之物转向了日常的细小景物,艺术方法则由慷慨激昂转而悲婉细腻,气韵表现则开始呈现出萧瑟冷落之气,折拗怪特的特色也初露端倪,沉郁顿挫的特色表现得更为明显和成熟。本文在阐述诗歌新变过程中,还分析了产生这种新变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杜甫;秦州;诗风;新变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农牧业初探吉林师范学院衣保中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唐代中后期,在中国东北东部地区兴起以粟末为主体的渤海政权,正是在唐王朝的影响下,继承和发扬本地原的有文化传统而发...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茶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分析唐代的茶文学就是相当必要的。茶文学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唐代,特别是中晚唐以后发展得较为繁荣,不仅有繁荣的茶诗,还有繁多的茶著和茶文,其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大体而言就是饮茶风尚的流行和唐一代文学本身的发展和繁荣。另外,茶诗文学的文化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显现着士人的寄托、精神和生命。  相似文献   

8.
唐诗与《茶经》湖北襄阳师专附中郭孔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出现了新的高潮。而唐代有关的茶事的诗歌,则是唐代茶文化高潮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激起唐代诗人们赞美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陆羽《茶经》的流传。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是较少的,以咏茶为主题的诗则更少...  相似文献   

9.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10.
薛逢诗歌在唐代诗人中算不上大家和名家,但也算独具面目的一个。薛逢诗歌艺术看似不名一状,难测其端:诗歌风格豪放与英逸交错,诗歌感情基调沉郁与雄浑间杂,诗歌语言浅俗与精警并存。而在其思想和心态表达上:盛世理想主义情怀中渗透衰世感伤,关中士族辉煌自傲中渗透没落烙印,岁月人生反复感慨中渗透个人忧愤。从中可见盛唐的理想主义、中唐的通俗化向晚唐的怀古伤今倾向的转变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薛逢的诗歌艺术形式和思想心态是盛中唐向晚唐过渡的标本,也是时代由盛而衰和诗歌变向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1.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白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特色为视角,从声乐教学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古诗词艺术歌 曲的演唱技巧、声乐教学中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把握以及声乐教学中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 价值,进一步明确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来演唱此类作品,如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古诗 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色。强调在声乐教学中,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声 乐技巧,更要求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真正切实的唱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魂,有较高的参考 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明清时期对汉乐府诗旨的探讨表现为以传统的诗教观念来约束汉乐府,以比兴手法解诗,失于穿凿附会和繁琐考证;在艺术形式上则表现为从后来发展的艺术观念来寻找先验的格律,难免拘于旧说。但汉乐府在诗评界取得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叙事诗批评开始形成,著作之丰超过此前历代研究者的总和,呈现出集大成的风貌,荟萃诸家众说,是汉乐府研究的总结期和丰收期。  相似文献   

14.
张月琴 《农业考古》2021,(2):162-166
山西的采茶歌是江西、湖北一带的采茶歌随着万里茶道的延展而播撒、沿途开辟,经由晋商学习、传唱并对之进行改编而成的民歌,在内容上反映晋商采茶、贩茶和运茶的生活,更加贴近山西民风民俗。山西采茶歌充分展现了晋商在万里茶道上的生活场景,更能从中窥见晋商的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从另一侧面讲,山西采茶歌的演变和流传,反映了晋商通过万里茶道拓宽了茶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水意象的分析,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探究水意象在《诗经》爱情诗中出现的原由,了解其形成的必然原因和文化背景。其次,通过列举《诗经》中出现水意象的作品,具体分析其所代表的意味和蕴含。最后,通过列举后世爱情诗歌作品中的水意象,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其对《诗经》婚恋诗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文学范畴内婚恋诗和水相融合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彭景元 《古今农业》2006,(4):101-10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诗歌创作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日益兴起的饮茶之风促使茶业更加兴旺,众多名茶争奇斗艳,各有拥趸;采茶及制茶场景精彩纷呈,一派繁荣景象;因气候、土壤、加工方法等不同,使茶的种类繁多,从而导致饮用方式和所使用的器皿也各不相同,但优质的器具逐渐得得到认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到茶的许多功效,这些认识直至今天仍是正确的。文人士大夫对茶的认识与喜好,对当时饮茶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留下了许多有关茶的诗歌,对我们认识当时的茶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诗风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宋诗孰优孰劣?此论古已有之。从总体上说,唐诗独步千古,但宋诗亦是唐诗之后又一高峰,其地位和影响超过元、明、清诗。宋诗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数量之巨均远胜宋词。唐诗与宋诗相较,一是时代背景不同,各得其时,各擅其美。二是美学范畴不同:唐诗崇高,具阳刚之美;宋诗优美,蕴阴柔之美。三是艺术风格不同,唐诗雄浑,而宋诗婉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创作史分前期(1901年至1949年9月)和后期(1949年10月至1976年)。在这个分期基础上,再细分为6个更具体的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7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历史的特点是:前期重点攻“词”,后期侧重攻“诗”;诗人一生政治上的两次探索带来诗词创作上的两次高潮,其一生政治活动上的两次高潮又同时使其诗词创作转入低潮;两次创作高潮在毛泽东诗词创作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南朝时期,拟古诗创作非常兴盛,并且发生了一些新变。这些新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江淹的突破、"永明体"和宫体诗的倾向、古意诗的发展与军旅边塞诗的出现。这些新变促使诗歌的艺术格局日趋成熟,也扩大了拟古诗的内涵和承载,对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诗玉台新咏》是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断代诗选 ,所选诗歌在言情特质、情感类型、表现方式等多方面 ,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相比 ,存在着明显的承变关系。从中可见唐诗与《玉台新咏》的深刻因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