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每年因为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发生次数越来越频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建筑的建设,为雷电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雷电灾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地域广阔、防雷基础设施差、人民群众防雷意识弱等特点,使得防雷减灾的管理成为了我国防雷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防雷的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雷击风险评估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是以工程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以及雷电灾害特征为评估主体,综合分析雷电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风险内容,为项目工程的建设、提高建筑物防雷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雷电防护技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涉及的等电位连接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浪涌保护器技术、电源及网络防雷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雷电防护技术应用路径.为更好服务于信息网络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尽量规避盲目使用SPD产品、设施强行机械共地、重产品轻施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自动气象站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精细化预报所不可缺少的气象要素源。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一般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部分组成。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特别敏感,因此自动气象站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系统潜伏着严重的不安全性,从技术角度讲,雷电防护不仅要考虑到自动站的防直击雷,还要考虑到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相似文献
7.
8.
9.
雷电灾害对额济纳旗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在分析雷电防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雷电防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安徽省芜湖地区2006—2011年闪电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雷电活动规律、芜湖长江大桥面临的雷电风险、雷电对大桥的可能危害方式等,按照雷电防护原理,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阐述了雷电防护C、D、B、S、E 5项措施在芜湖长江大桥雷电防护中的实践应用,并指出桥梁雷电防护的重点措施是等电位连接和电源、信号线路的屏蔽。 相似文献
11.
雷电防护在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共用接地系统和综合布线等方面介绍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室的雷电综合防护问题,并指出防雷装置在检测维护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况,以为自动气象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测报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雷电是一种发生非常频繁并且破坏性极大的大气现象,为了保证气象站顺利带给人们气象信息,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技术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雷电的危害及其入侵方式,其次分析了自动气象站遭雷击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16.
17.
根据对湖南省怀化市历年雷电灾害记录进行统计发现,农村地区的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左右,特别是雷击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例,大都集中在农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目前农村还难以普遍规范安装防雷设施,农村成为雷电防护的薄弱环节.基于此,分析了农村雷电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