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9年以来在重庆市开县浦里片区的岳溪镇和南门镇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和大区校正对比验证试验,研究在紫色冲积性水稻土夹沙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和最佳经济效益方案,最后考虑到每年植株从田里带走的养分和当地农民的长期生产经验,确定了适用配方方案,即施纯氮10.0~12.5kg/667m2,纯P2O54.5kg/667m2,纯K2O6kg/667m2,可使水稻保持较高的产量(550kg/667m2左右),同时也可保证作物的养分需求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2007—2009年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进行了3年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在灰棕紫色水稻土大眼泥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和最佳经济效益方案,最后考虑到每年植株从田里带走的养分,最后确定了适用配方方案即每667m2施氮、磷、钾分别为12.5kg、4.5kg、7.5kg可使产量达到563.31kg/667m2。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2005—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海拔高度、播种期作为主要生态气候因子,分析其对准两优527超级交杂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最适宜在海拔480—750m的地区栽培,尤其是海拔620m上下地带容易获得高产;最适宜播种期为3月28日-4月7日,播种期每推迟10d,产量减少48.2~376.3kg/667m^2;最适宜积温条件为3200—3800℃·d,积温每增加100℃·d,产量减少8.32~140.43kg/667m^2;最适宜降水量条件为460~800mm,降水量每增加或减少100mm,产量减少7.41~338.36kg/667m^2;最适宜光照条件为620~730h,光照少于500h或多于900h,产量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以淦鑫699水稻迟熟品种为例,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增加。没有配施氮肥、磷肥、钾肥的稻田产量最低5742.10 kg/667m2,而配施氮肥、磷肥、钾肥的稻田最高产量为8298.60 kg/667m2,增产44.52%。同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0 kg kg/667m2、55 kg/667m2、135 kg/667m2,最佳配比是1:0.3:0.7。今后在水稻种植与施肥过程中,可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梧州市藤县藤州镇潴育泥田水稻Y两优1号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 9.91 kg/667 m2、磷肥(P2O5) 3.53 kg/667 m2、钾肥(K2O) 3.76 kg/667 m2,可获产量540.3 kg/667 m...  相似文献   

6.
选用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叶龄移栽,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遂宁组母质石骨子夹泥的中等肥力水平田块栽植中大穗型水稻品种,以每667 m^2植1.1万窝、3.5~5.5叶期移栽、在磷钾基础上每667 m^2用纯氮7~11 kg是获取水稻高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以淦鑫699水稻迟熟品种为例,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增加。没有配施氮肥、磷肥、钾肥的稻田产量最低5742.10 kg/667m2,而配施氮肥、磷肥、钾肥的稻田最高产量为8298.60 kg/667m2,增产44.52%。同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0 kg kg/667m2、55 kg/667m2、135 kg/667m2,最佳配比是1:0.3:0.7。今后在水稻种植与施肥过程中,可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稻苗期病虫害较多,苗期生长不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试验采用稻籽乐、亮盾种衣剂对水稻进行包衣处理,通过包衣剂处理后对水稻幼苗、田间生长状况及产量的研究,探索这两种水稻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包衣剂处理后和对照相比,在基本苗、株高等生长性状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幼苗素质表现总体优于对照;稻籽乐悬浮种衣剂和亮盾悬浮种衣剂处理后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9.02 kg/667 m2和26.94 kg/667 m2,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提高326.72元/667 m2和302.24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2010年4—10月贵州省余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腮镇实施了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施肥试验(A.缓效肥料加一钾,B.缓效肥料加两钾,C.两蘖两穗一钾,D.两蘖两穗两钾),结果表明:直播处理产量A相似文献   

10.
潼南县红棕紫泥夹泥田水稻“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勇 《南方农业》2012,(8):28-30
2007年在重庆市潼南县红棕紫泥夹泥田里进行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N>P>K。水稻的最高经济产量为530.04kg/667m2,对应施肥量为N=12.5kg,P2O5=9kg,K2O=4.5kg;最佳经济产量为515.71kg/667m2,对应施肥量为N=10kg、P2O5=3kg、K2O=0kg。NP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有促进作用,NK、PK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为21.82%,磷肥的利用率为4.04%,钾肥的利用率为16.2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灰棕紫泥土壤种植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平衡施肥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试验研究了该类土壤施用不同的氮磷钾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施肥对有效穗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实粒数,对千粒重的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5kg/667m2,P2O5=9kg/667m2,K2O=3kg/667m2,最佳产量为659.84kg/667m2,最高产量为661.16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在2011年雨季,从中国引入10个杂交水稻品种、2个常规水稻品种,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在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了小规模品比与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的实测产量仅有53~302kg/667m2,而引入杂交品种实测产量达555~798kg/667m2,可见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开展了封开县晚造水稻肥料"3414"小区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总结找出适合水稻施肥品种及经济最佳施肥量。得出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10.12 kg/667 m~2、磷1.56 kg/667 m~2、钾7.2 kg/667m~2;即施尿素22 kg/667 m~2、过磷酸钙13 kg/667 m~2、氯化钾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2015年3—8月,以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1号’稻谷目标产量在6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1.401万~1.467万株/667 m~2,施氮肥(纯N)12.888~13.719 kg/667 m~2,施磷肥(P2O5)5.569~6.135 kg/667 m~2,施钾肥(K2O)7.404~8.5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氮、磷、钾肥的不同水平小区试验,时水稻生长、生物学性状、产量、稻秆比、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评价配方施肥的试用效果效益.结果表明当N、P<,2>O<,5>、K<,2>O分别为14kg/667 m2、4 kg/667 m2、12 kg/667 m2,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达最佳状态,可作为当地水稻施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单8号’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氮磷钾的施用量,初步建立了‘黔单8号’的产量与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主要栽培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总结出‘黔单8号’在贵州山区产量获得777.80kg/667m^2的最优方案为:栽培密度在5014-5903株/667m^2,施氮量在38.28-45.72kg/667m^2,施磷量在138.8~151.2kg/667m^2,施钾量在37.73~42.27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针对增施硅肥会造成水稻有效穗减少的问题,2016年,在重庆市开州区的平坝和山区开展了增施硅肥条件下水稻密植试验。结果表明,山区水稻在每667 m~2增施1 kg硅肥的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3万窝产量最高,达669.9 kg;平坝地区每667 m~2施硅肥2 kg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2万窝效果最佳,产量达544.9 kg。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免耕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是21世纪初我国农业技术部门新研发的一种马铃薯栽培新技术,是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化组合而形成的配套实用技术,此项技术起原于浙江。2002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良种场引进该技术小面积试验示范,经实地挖薯验收,平均产量2199.9kg/667m^2,比对照整畦常规栽培增528.3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户稳粮增收,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水稻—大棚草莓"轮作模式6.67hm2,实现稻谷产量550kg/667m2,草莓产量1250kg/667m2,每667m2产值40000元,纯收入12000元,实现"稳粮增收千万工程"目标。文章介绍了水稻和大棚草莓轮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节3’为供试品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磷肥不同施量对水稻株高、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通过T1、T2和T3处理与对照相比,每667 m2产量分别增加114.16%,152.47%和153.22%。进一步对磷肥施用量和产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当施磷施用量为10.345 kg/667 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为658.32 kg/667 m2,之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磷肥对水稻有增产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667 m2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促进产量的形成,但过量使用磷肥,不能起到显著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