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目前蚕蛹加工利用率低的问题,探讨了提取脱臭蚕蛹蛋白和蚕蛹油的工艺流程,总结了蚕蛹脱脂、脱臭、脱色工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蚕蛹生产出更有价值的蚕蛹油产品,对蚕蛹油的提取与开发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研究蚕蛹油的主要成分和功效,蚕蛹油的主要提取方法来探索蚕蛹油的提取和加工工艺,并通过分析蚕蛹油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蚕蛹油产业发展的建议。探索蚕蛹油的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可以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为蚕蛹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蚕蛹油是以蚕蛹体为原料抽取的油脂,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用途广泛。以缫丝后的干蚕蛹为原料,采用浸提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蚕蛹油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蚕蛹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 h、料液质量浓度1∶6 g/m L、振荡速率160 r/min,蚕蛹油的出油率达到25.96%。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及分子蒸馏技术萃取和精制缫丝蚕蛹油。经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最佳提取工艺为投料360g,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3h;分子蒸馏方面,经180℃蒸馏出黄色捎带黑的固体馏分后,缫丝蚕蛹油较澄清,颜色浅黄色,具有蚕蛹的香味。  相似文献   

5.
蚕蛹油是从蚕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合有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就蚕蛹油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及组成,营养保健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蚕蛹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含量全面且富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宝贵资源,具有良好的药用和饲用价值。介绍蚕蛹蛋白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蚕蛹油的提取及蚕蛹蛋白肽的制备和应用。综合利用蚕蛹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有关蚕蛹油脂的提取技术及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已广泛开展。应用较多的蚕蛹油脂的分离提取方法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浸提法;新建立的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萃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技术使蚕蛹油脂的得率和纯度明显提高;酶法提取则具有成本低、环保、高效等特点。蚕蛹油脂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成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和对疾病预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辅助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记忆、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脂肪肝和抗血栓等多种保健功效,因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上述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并简要探讨蚕蛹油脂加工利用方面亟待解决与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蚕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蚕蛹的化学成分。综述了利用蚕蛹制备蚕蛹蛋白粉和多肽,分离家蚕抗菌蛋白和诱导生产生物活性蛋白,生产蚕蛹氨基酸及氨基酸络合物,提取蚕蛹油与壳聚糖,开发蚕蛹蛋白纤维、蚕蛹虫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蚕蛹及其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生物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正4.1蚕蛹油的利用蚕蛹油主要来自于缫丝后的蚕蛹。缫丝蚕蛹是我国蚕业生产中主要的副产物之一。每年产蚕蛹量近10万t,理论上可生产蛹油3万t。蚕蛹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趋于当今营养学家推荐的人体食用最佳脂肪酸比例。食用后可以显著改善人体脂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减肥、降脂、降糖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历史上蚕蛹油代替植物油生产多种产品,比如洗涤剂、柔化剂、增塑剂、功能性食品原料等。随着  相似文献   

11.
蚕蛹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与蚕蛹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蚕蛹多糖、蚕蛹蛋白、蚕蛹油、蚕蛹吸附材料、蚕蛹生物反应器、蚕蛹培养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蚕蛹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较广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蚕蛹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蚕蛹多糖及提取物、蚕蛹蛋白、蚕蛹油、蚕蛹吸附材料、蚕蛹生物反应器和蚕蛹培养基,以及蚕蛹粉在食品方面的直接利用和作为添加原料利用等方面的概况。蚕蛹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的利用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及原料前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是解决蚕蛹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蚕蛹原料预处理以及蛹油制品、蚕蛹蛋白产品、蚕蛹甲壳素产品生产原料的前处理4个方面,探索了一整套实用的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流程,能有效分离蛹油、蛹蛋白和蛹甲壳素3种可利用成分,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开发利用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资源,以栗蚕蛹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栗蚕蛹油,分析有机溶剂种类、原料粒度、原料质量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以石油醚为提取剂,原料粒度40目、原料质量浓度50 g/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5 h为栗蚕蛹油提取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提取的栗蚕蛹油为淡黄色粘稠状液体,蛹油提取得率为26.01%。对抽提蛹油成分及其质量分数的检测结果为:水分0.52%,灰分0.64%,蛋白质0.40%,脂肪91.67%,粗纤维0.46%。  相似文献   

15.
蚕蛹几丁质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蚕蛹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多种生理和生物活性。对蚕蛹几丁质的性质、分离提取工艺及其在食品、医药、生物工程、日用化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蚕蛹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及对创伤的愈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蛹壳聚糖、蜂蜜和明胶等为基质制备医用复合水凝胶。对以不同配比制备的蚕蛹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单纯蚕蛹壳聚糖水凝胶、蜂蜜水凝胶的抗菌性能进行比较试验,并以大耳白兔为受试动物,采用切片法检测蚕蛹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对烫伤伤口的愈合作用。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0.25%的蚕蛹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20%的蜂蜜制成的复合水凝胶的杀菌作用明显高于市售烧伤膏和单纯蚕蛹壳聚糖或蜂蜜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24 h内的抑菌率均达到100%,且持久性好;大耳白兔烫伤伤口经0.25%蚕蛹壳聚糖+20%蜂蜜复合水凝胶处理后12 d可基本愈合,切片观察愈合的伤口表皮无溃疡,局部毛囊增生,且有新生表皮细胞生成。研究结果显示,蚕蛹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可用作创伤敷料。  相似文献   

17.
家蚕蛹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蛹脂肪酸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家蚕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性别的蛹脂肪酸,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脂肪酸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软脂酸、α-亚麻酸、硬脂酸为5个家蚕杂交组合的蛹脂肪酸共有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丰富的是α-亚麻酸;在G1白×C108和C108×大造(雄性)的蛹脂肪酸中检测出壬醛酸;在菁松×M-2的蛹脂肪酸中新检测出9-十二碳烯酸;壬醛酸、月桂酸、9-十二碳烯酸为首次从蚕蛹脂肪酸中检测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效利用柞蚕蛹开发药用保健品的目的,采用石油醚浸提法从柞蚕蛹中提取蛹油,并用尿素包合法进一步提纯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含量较高,蛹油提纯后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75.22%提高到90.89%。以wister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摄食柞蚕蛹油及提纯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结果显示柞蚕蛹油及其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均具有较好的血脂调节作用,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具有可行性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