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山西省启动实施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并把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作为"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八大工程之一来抓,在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同时,积极开展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取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津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江津区从2016年起开始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通过集成推广水稻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了江津区粮食均衡增产增效,推动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江津区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切入点,总结了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农业部、江苏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领导和实施。"万亩示范片"建设确保了优良小麦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示范区农业生产增产增效。但是万亩高产创建取得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毫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安徽省政府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综合分析毫州市小麦生产的区位优势、高产基础、创建经验、增产潜力、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基础上.毫州市提出了从2010年秋种起.用两年的时间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市。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达到预期目标。现将创建经验介绍如下。1创建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产创建是集成推广良种良法的重要平台,是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的关键举措,是各级领导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是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自贡市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依靠科技,整合项目,扎实推进高产创建,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生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基于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自贡市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自贡市粮食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商州区是优质薯适生区.2010年被纳人部省马铃薯高产创建县区之一。通过精心组织、集成、组装推广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万亩马铃薯套种玉米,鲜薯平均单产为3264.2kg/667m^2,百亩核心攻关田单产为4286.6kg/667m^2.促使2011年全区整乡镇推进马铃薯连片高产创建面积达2023.34hm^2。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示范推广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荣 《南方农业》2010,(2):48-50,43
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云南省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2009年红塔区实施云南省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百亩核心区、举办千亩展示区、创建万亩示范区。通过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项目的实施,使示范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了全区玉米生产,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技人员。为云南省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项目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产业。对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粮食生产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从中低产田改造,气候和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提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的途径。结果认为,应通过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推广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达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近几年来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随着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玉米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县每年设立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4个,示范方平均产量625.6kg/667m2,较方外平均475kg/667m2增产30%以上,现将柘城县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研究对揭示未来粮食增产潜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近年发表的64篇经典文献,本文总结了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研究进展,并对定量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4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当前全世界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产量潜力分别为6.7 t-hm-2、8.1 t-hm-2、11.2 t-hm-2,农户产量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60%、60%、53%。2)模型模拟是目前定量评估产量潜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综合使用模型模拟和高产纪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产量潜力结果会更加可靠;试验产量和高产农户产量一般会低于模型模拟产量潜力,对探索农户短期内增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比如应用土壤-作物综合管理系统等方法是缩小产量差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三大粮食作物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如何有效缩小产量差、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2015年开始对水稻进行绿色模式攻关,2011-2015年清镇市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清镇市累计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3 828.77 hm~2,平均单产713.48 kg/667 m~2,比全市平均单产497.44 kg/667 m~2,增产216.04 kg/667 m~2,增幅达43.43%。  相似文献   

14.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理清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及其贡献率,对于及时调整农业政策,保持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粮食及其各构成品种(根据国家统计局,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和其他谷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采用贡献因素分解的研究方法,研究了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区贡献,以及面积、单产和种植结构调整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增产主力省区和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定了增产主导类型。结果显示:研究期粮食增产全部来自3大粮食作物,其中玉米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增产量;杂粮、豆类和薯类总产均出现下降,其播种面积则分别下降了25.7%、17.4%和8.2%。地区贡献以黑龙江和河南最为突出,累积贡献率超过1/3;累积贡献率超过90%的13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余都是粮食主产省区。作为传统农区的四川,其粮食增产贡献率仅为1.6%,与山西、陕西和甘肃等非主产区基本相当;全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最大,达到46.3%,其次是单产贡献率(44.2%),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将近1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豆类向稻谷和玉米的调整;稻谷、玉米和春小麦的增产为面积主导型,而冬小麦的增产为单产和面积共同作用型;除河南和安徽为单产主导型,吉林和河北为面积单产共同作用型,其他增产主力省区的增产类型均为面积主导型。综合来看,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是以面积增加主导的外延式增产方式。由于粮食消费结构和国际粮食贸易容量的限制,今后结构调整的潜力已经很小。因此,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是今后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的关键之年。2月下旬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三农"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全年发展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粮食:1100万吨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今年重庆市确定粮食生产目标继续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32个粮油生产重点区县建立万亩示范片260个左右,在9个乡镇、2个县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巩固400万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山东省莒县农业局.在国家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冬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中.选择双审定冬小麦新品种郯麦98(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11、鲁农审2009057号)为高产攻关品种,在山东省莒县冬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中.通过严格选择地块、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量播种、科学僻理等措施.获得了0.67hm^2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709.8kq/667m^2的产量.创出鲁东南地区冬小麦百亩示范片最高单产纪录。该产量的获得,为鲁东南地区冬小麦均衡增产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区域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增产区域呈北移西进趋势,华南江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区域,黄淮华北地区80年代和90年代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县域的地膜覆盖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中国各地区1999~2001年地膜使用量和作物产量,以小麦、玉米、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单位播种面积地膜使用量的基础上,求得全国各县的地膜覆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3种作物的地膜增产率,求出地膜覆盖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研究表明:中国的地膜覆盖率大多在1%~10%的范围内,粮食单位播种面积增产潜力大多在1000~1500 kg/hm2范围内,但是各地区的差异较大,而地膜覆盖率相对较低和增产潜力相对较大的县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地膜应重点考虑投入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后,在此基础上,设定两种合理的情景假设,预测了中国总的粮食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15日,山西省粮棉高产创建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农业部对当前农业生产的一系列部署,具体安排2010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推进粮棉高产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来自11个市、65个县(市、区)的农业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