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饮苗剂量组合和不同时间间隔组合的选择试验,确定R1—23固体培养弱毒活菌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只50亿个活菌即25亿+25亿饮苗剂量组合。两次饮苗的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以每只初次饮服25亿个R1—23活菌后,间隔48小时再饮服25亿个R1—23活菌的方法免疫,可产生90—100%的近期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黑龙江省兽药一厂研制的G190E40弱毒菌苗对三个月龄以上的成鹅进行了大剂量的安全试验,以300亿个活菌对鹅胸肌注射1毫升,仍然健活。用 G190E40弱毒菌苗0.375——2.75亿个活菌免疫鹅后,近期攻毒保护率可达100%,用0.55——1.15亿个活菌对成鹅进行了免疫持续期的测定,经2、4、6个月分别攻毒,确定其免疫持续期在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选用一株免疫原性好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菌株,其代号为1010,进行鸭、鹅饮水免疫试验。不同日龄鸡、鸭、鹅共133只,经口服感染1010活菌后,均未见有任何临床症状。5日龄雏鸭饮服活菌3.2亿、21日龄雏鸭饮服活菌高达380亿,成年鸭饮服活菌高达1170亿,均无反应。青年鹅饮服活菌590亿,鸡口服460亿活菌,也均无反应,生长发育正常。鸭、鹅共34只,每只饮服525—590亿活菌后72小时起,各脏器、上呼吸道、消化道粘液及内容物均分离不到本菌,说明鸭鹅饮服大量1010活菌,72小时后,禽体内已不带菌,证明该弱毒株对口服途径感染,已失去其强烈的侵袭特性。本弱毒株连续通过鸡体5代,也不增强其毒力。在饮水免疫方法比较试验的结果中充分肯定了鸭饮水一次后间隔5天复饮一次的饮水免疫方法,所产生的免疫力最佳。在10个试验组中,有8个组的试验鸭的保护率达100%,有两个组达80%。鸭两次共饮服50亿活菌后第8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其免疫期至少可达8个月。九年多来,在野外应用了液体苗及冻干苗共三百余万只剂,所有鸭鹅饮苗水后均无反应,产蛋禽饮苗水后,也不影响产蛋,在禽霍乱病群中应用,可迅速的扑灭此病,在健康群中使用,不会因用活菌苗后引起传播此病。所有室内外试验结果都充分的征明1010弱毒活菌苗安全可靠、效力确实,可以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4.
蜡样芽胞杆菌BC983的鉴定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鹿的粪便中分离到一株需氧的产芽胞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uscereus)。小鼠腹腔感染25亿菌不致死。给育成鹿口服10亿菌无异常反应。该菌的芽胞能耐受100℃30分钟煮沸。实验确定该菌在7%的氯化钠、40%的牛胆汁中生长,生物夺氧试验表明,该菌能争夺环境中的氧,促进厌氧菌生长,用8亿活菌给育成鹿口服治疗大肠杆菌腹泻,治愈率为916%,据此,该菌可作为生态菌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性腹泻病。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原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从山东省菏泽地区的山羊“猝死症”病料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做致病性试验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的致死量约为1.7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约为170亿个活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致死量为0.55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为165亿个活菌,免疫试验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和山羊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用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制成的混合苗以5ml和8ml的剂量免疫山羊,21disp  相似文献   

6.
根据血清型相同而进行交互免疫试验,筛选出的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以3—4亿个活菌免疫猪,安全性为100%,保护率100%,免疫期达9.5个月。对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2000万个活菌,最大安全剂量为200亿个活菌,在猪体连传6代毒力无返强现象。该菌株对5:A 和8:A 菌株均有良好的免疫力,共用15批菌苗在14个县、市免疫各类猪只33.7万头,表现安全,免疫力可靠。  相似文献   

7.
用布氏杆菌M_s-90弱毒菌苗皮下10亿,喷鼻1亿、5亿或滴鼻10亿活菌免疫山羊后三年,各免疫组均100%保扩。用10亿活菌滴鼻免疫绵羊,由于随机编入妊娠羊占4/5,效果不好(保护率为零)。10亿活菌苗对绵羊喷鼻免疫,间隔二年后应加强免疫。10亿活菌皮下接种绵羊,三年免疫期的保护率为66.60%。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5—6月龄羔羊口服一次布氏菌猪二号苗(100亿菌),所产生抵抗布氏菌病的能力,经攻毒试验证明,在第1、2、3及第4胎的保护率分别为93%、80%、73.3%和66.7%。有进一步观察只对当年羔羊口服一次猪二号苗免疫后,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预防布氏菌病的效果,我们从1982—1987年进行了该项中间试验,报告如下,我旗布病流行较严重,1974—1978年收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和方法上海浦江蛋禽公司蛋鸡二场D—8幢.依莎商品蛋鸡(青年鸡系同批育成的鸡群).从186日龄开始记录,225日龄结束.计10672羽.按照棚式原有结构,把南北两列各一分为二,成四个组。DM423菌粉制剂由松江兽医生物药厂分厂生产,每克含菌数5亿以上.试验组在原“303”饲料中添加0.1%DM423菌粉,全期添加30天;对照组不添加.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生后7—20天的三江仔猪612头,均有明显的白痢症状,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其结果如下。促菌生组:促菌生为成都生物药品研究所出品,每片含0.25克(2亿活菌),每公斤体重内服0.5—1片;早、晚2次分服。共治疗352头,有效351头,有效率为99.72%。链霉素组:每公斤体重每次剂虽为50—80毫克,每天内服2次。共治疗56头,有效51头,有效率为91.07%。氯霉素组:每次每公斤体重0.03克,每天内服2次。共治疗39头,有效35头,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本所历年来分离、收集、保存的多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菌种为选种素材,以各菌株的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菌落虹彩、生化反应及其在历次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为选种依据,初步筛选出四个菌株,代号为:RI—23、RI—24、RI—39和RI—65、经过皮下注射安全量、口服耐受量、近期免疫效力和毒力稳定性比较测试后,筛选出一株既适应鸡口服免疫又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5:A)。该菌株的皮下注射安全量为每只50亿个活菌,一次性口服的耐受量每只在2000亿个活菌以上,活体继代6代次、人工培养继代50代次后均未见有毒力增强表现,两次口服免疫后的近期保护率达80—100%。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饮苗剂量组合和不同时间间隔组合的选择试验,确定R1-23固体培养弱毒活菌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只50亿个活菌即25亿+25亿饮苗剂量组合。两次饮苗的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以每只初次饮服25亿个R1-23活菌后,间隔48小时再饮服25亿个R1-23活菌的方法免疫,可产生90-100%的近期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头处于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拉丁方设计分成4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丙酸菌300亿CFU,C组为基础日粮+丙酸菌500亿CFU,D组为基础日粮+丙酸菌700亿CFU,试验期60 d,研究不同丙酸菌添加水平对奶牛产奶量与乳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10.97%(P0.05),B和C组分别提高4.08%和3.74%;B和D组乳脂率分别提高0.04和0.13百分点,C组乳脂率降低0.03百分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D比C组提高乳脂率0.16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4.
<正> DM423活菌制剂是一种不致病的蜡状芽胞杆菌,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片剂,每片含活菌3亿个。作者选择一月龄白痢病猪作治疗试验。剂量按每公斤体重口服1~3亿个菌体,每天一次,分1、2、3、5四个治  相似文献   

15.
用四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四种雏白痢沙门氏菌琼扩沉淀(AGP)试验抗原,经沉淀抗体效价为64倍的雏白痢沙门氏菌阳性血清滴定后找出,以每毫升含菌量为300亿的菌悬液,经3次反复冻溶、裂解后离心制得的AGP—UTSA抗原的效价最高,可达32倍。其每毫升蛋白质含量为22.5毫克。在4℃保存14个月效价不降。根据最高反应稀释度出现的沉淀线位置应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的标准进行试验的结果,确定AGP—UTSA抗原的实际应用单位为8个抗原单位。  相似文献   

16.
28℃和37℃条件下分别培养弱毒株鼠疫菌EV76,稀释为50亿/m L、100亿/m L、200亿/m L三个剂量组对成体小白鼠经皮下感染,解剖感染后死亡的小白鼠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做反向血凝实验(简称RIHA)。结果显示:37℃培养的鼠疫菌RIHA结果的阳性率较28℃培养的鼠疫菌高,毒力较28℃培养的鼠疫菌强,但细菌分离阳性率不及28℃培养的鼠疫菌感染的小鼠,所以脏器材料的细菌培养选择28℃培养可以提高出菌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建立了BA—DOT—ELISA的工作程序。在该程序中,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对空肠弯曲菌进行了鉴定。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参试的15种其它细菌中,除与幽门弯曲菌出现弱阳性反应外,与其它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其敏感性可达1.6×10~5cell/ml。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148株空弯菌进行鉴定,结果均为阳性反应,与常规鉴定法的结果一致。这为空肠弯曲菌的鉴定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方法。 DOT—ELIS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简便、经济、不需要特殊仪器、结果可长期保存的优点,自八十年代初期问世以来,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将生物素一亲和素(BA)系统引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高了ELISA的敏感性,但在DOT—ELISA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尚有待探讨。本研究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BA系统,建立了BA—DOT—ELISA的工作程序,并应用这种方法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鉴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简要报告如。  相似文献   

18.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是近十几年来被认识的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肠炎和食物中毒[1-2],该菌可引起肠炎,并可伴发反应性关节炎、瑞特氏病和格林巴列氏综合症等[5]免疫损伤性疾病。在兽医学上,弯曲菌一向被认为是动物的病原体,可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及幼畜禽腹泻和家禽肝炎[7,16,17]。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重要病原菌,英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菌作为肠炎的病因,仅次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在美国每年用于此病的费用为7—14亿美元[7](Morrisong,1985…  相似文献   

19.
培养28℃弱毒株鼠疫菌EV_(76),分别稀释为50亿/mI、100亿/mL、200亿/mL三个剂量组对成体小白鼠经皮下感染,对感染后死亡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分别取淋巴结、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心脏及骨髓进行鼠疫细菌学培养、鼠疫噬菌体裂解实验。结果显示各脏器鼠疫菌的分离率淋巴、肾脏、脾脏较高,分别为71.43%,73.33%,80.00%。从本实验结论表明,鼠疫菌经皮下感染小鼠后肾脏检出菌率较高,介于脾脏和淋巴之间,且噬菌体裂解实验为阳性,建议在野外工作中考虑分离肾脏中的鼠疫菌分离。  相似文献   

20.
兔沙门氏杆菌病是危害家兔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为筛选疗效较高的药物,我们在对本病的病原—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药物抑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药物抑菌试验一、试验材料 1.被试菌:从自然病例中分得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置4℃冰箱保存,试验时,接种于马丁肉汤,培养18小时(含菌数16亿/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