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株沤洗和剥皮沤洗为我国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两种剥制加工方法。剥皮沤洗所需水面较少,沤浸时间短,可较整株沤洗减少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剥皮沤洗需要首先将麻皮从麻株上剥取下来,然后将鲜皮或干皮进行沤洗。但黄、红麻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由于目前种植的黄、红麻较分散,经营单位小,在农村推  相似文献   

2.
廉江县黄、红麻面积较大,年植面积四万余亩,最高年份的1981年达72179亩,总产47万担。剥皮沤洗为我县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加工方法,但用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上双夏时期紧,种麻“剥皮难”成为阻碍麻类生产发展的突出课题。由于目前种殖的黄、红麻较分散,推广动力剥皮机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廉江县黄、红麻面积较大,年植面积四万余亩,最高年份的1981年达72179亩,总产47万担。剥皮沤洗为我县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加工方法,但用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上双夏时期紧,种麻“剥皮难”成为阻碍麻类生产发展的突出课题。由于目前种殖的黄、  相似文献   

4.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解放后,麻区群众和科研单位创制了多种型式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江西黄红麻主产县之一,黄红麻收获后,历来利用河湾、池塘沤洗黄红麻,由于脱胶产物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人、畜生活用水和水产养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1988—1989年我们进行了稻田沤麻技术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在麻区示范推广后,深受麻农欢迎,1990年全县共推广稻田沤麻(水面)达1500余亩。现将稻田沤麻试验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麻红麻的加工沤洗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加工方法不断改进。五十年代中期,国家收购的大部分是生麻(千麻皮),委托洗麻场统一加工沤洗。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在麻区推广鲜皮沤洗和整株沤洗。大部分麻区利用自然的池圹、水渠、河流等水源,把收获时剥下的鲜麻皮或鲜麻株浸渍水中,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脱胶。这种沤洗方法比五十年  相似文献   

8.
围塘精洗(即黄,红麻收割后,把黄、红麻地的田埂加高,然后灌水沤制黄、红麻)在我县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977年以来,红麻面积不断扩大,带杆精洗面积缩小,不少社队围塘精洗也逐年减少。近两、三年,“围垦”麻区大面积搞就地图塘精洗,使围垦种麻的连续年限有效地延长了的一、两年。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北方红麻已全面推广剥鲜皮沤洗,在剥沤之前,必须把叶子打净,打叶用工占收割、剥皮用工的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适应机械收获,利用“一试灵”(乙烯利)脱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0.
红麻育种中,以往多采用整株(单株)样品进行测产,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常因剥皮不净和脱胶不匀,影响测产精确度。因此,利用我国现有材料,研究红麻茎部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布规律,找出能代表整株值的最佳部位,以简化红麻单株测产手续,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塘精洗(即黄、红麻收割后,把黄、红麻地的田埂加高,然后灌水沤制黄、红麻)在我县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977年以来,红麻面积不断扩大,带杆精洗面积缩小,不少社队围塘精洗也逐年减少。近两、三年,“围垦”麻区大面积搞就地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塑料棚升温沤洗红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奎 《中国麻作》1983,(3):22-22,11
目前,辽宁及北方红麻产区,红麻沤洗主要靠自然降水的河流、池塘。而自然降水的多寡直接影响红麻的沤洗质量。几年来,辽宁的红麻由于水源不足,后期水温下降较快,沤洗的纤维品质较低,这是当前红麻生产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据统计,辽宁省1977—1980年收购的红麻纤维,四等及四等以下的占47.5—70.2%。  相似文献   

13.
目前,辽宁及北方红麻产区,红麻沤洗主要靠自然降水的河流、池塘。而自然降水的多寡直接影响红麻的沤洗质量。几年来,辽宁的红麻由于水源不足,后期水温下降较快,沤洗的纤维品质较低,这是当前红麻生产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据统  相似文献   

14.
红麻育种中,以往多采用整株(单株)样品进行测产,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常因剥皮不净和脱胶不匀,影响测产精确度。因此,利用我国现有材料,研究红麻茎部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布规律,找出能代表整株值的最佳部位,以简化红麻单株测产手续,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北方红麻已全面推广剥鲜皮沤洗,在剥沤之前,必须把叶子打净,打叶用工占收割、剥皮用工的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适应机械收获,利用“一试灵”(乙烯利)脱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途。乙烯对植物具有广泛作用,但由于乙  相似文献   

16.
我乡历年种植黄麻红麻2000~7000亩,收获后由于采用传统的整株沤洗法,不但捆麻、运麻费工,而且沤麻污染水源、破坏水产资源,严重影响饮水用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站1984~1985年进行了膜封凼沤试验,并获得成功。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2001-2005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麻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麻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 2001-2005 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庥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庥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乡历年种植黄麻红麻2000~7000亩,收获后由于采用传统的整株沤洗法,不但捆麻、运麻费工,而且沤麻污染水源、破坏水产资源,严重影响饮水用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站1984一1985年进行了膜封山沤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马永章  沈伯炎 《中国麻作》1983,(3):42-42,40
为适应麻区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黄红麻收剥劳力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浙江上虞县中塘公社光明大队杨永才同志进行了多年研究改进工作,制成一种简易黄红麻剥皮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