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武 《中国麻业》1984,(1):15-16
黄麻喜温喜光,每亩定植株数多,生长期长。为改善麻田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利用光能,增加单位面积有效株数和单株纤维重,达到高产的目的,从1975年开始,我们采用宽窄行种植,进行了几年的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  相似文献   

2.
低温冻害在甘蔗抗寒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根据甘蔗成熟后期霜雪严重冻害后地上部分的好芽百分率(%),对耐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抗寒品种选育的相关指标。试验在无性系选择阶段的鉴定圃中进行,所有材料均来自于24个不同杂交组合中入选的67个单系。结果表明:经自然低温冻害虫,品种的抗寒性与宿根的发株数、新植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轻霜年抗寒性与出苗率的相关系数则极小同时出苗率与有效茎、有效茎与宿根发株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亲本种性分析表明品种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春花生机播,较好地实现了覆膜花生高产栽培的规范化农艺指标的要求。其畦面宽度、畦沟宽度及深度、播穴膜上覆土带高度均优于手工操作及手工粗放操作的质量;平均穴距、漏播率、双株出苗率及子叶节出膜株的比例,与手工播种的无明显差异,但与手工粗放操作的差异显著;群体总株数与人工播种群体总株数差异显著。机播增产效果较手播的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马铃薯栽培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非参试栽培因子处于较优水平时,亩施氮、五氧化二磷及种植株数与马铃薯产量间的数学模型,1988年笔者在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稻草帅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帅对水稻安全,对插秧田中的稗草、狼巴草、野慈菇、泽泻等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1%以上;对三棱草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7%左右,且使水稻增产显著,较空白对照667m^2增产250.6kg,增收375.90元,比二甲四氯和苯达松处理增收46.90元和82.80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东农垦深化橡胶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步伐。至2007年底,垦区拥有天然橡胶3.6万公顷,实有株数1283.71万株;已开割面积2.8万公顷,已开割株数878.46万株。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0~1995年试验示范推广,采用早熟品种、增加密度、公顷株数达75 000~82 500株,提高匀度、施肥达到中量级以上,增产率为9.6%~11.0%,降低子粒含水率9.3~10.5个百分点,解决秋天子粒脱水难,改善了品质、提高了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区于1976年夏开始,在几十株芽接树和实生树上进行针刺采胶的探讨性试验,初步摸索到一些规律后,同年秋以740株投入生产性试验,1977年参试株数增加到2300株.二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今后针刺采胶生产打下了基础.1976年主要是对针采的基本操作、产量动态、品系效应、药剂效能、树围反应、气象因子以及工具改革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1977年的试验重点是加强管理、控制刺激强度和采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不同插秧株数的生长进程和产量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株数对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品种影响各不相同。常规品种可利用前期分蘖数量较多,后期收获有效穗数较多而获得高产。随着插秧密度的减小,穗粒数和千粒重有随之增加的趋势,并成为促进杂交稻品种增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栽培措施对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措施对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郭达伟陈碧玲郭其茂施开鸿(福建省龙岩地区农科所·龙岩小洋,364000)为了提高我区秋大豆的产量,我们对不同播期、每穴株数及施肥量对秋大豆产量及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现整理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  相似文献   

11.
选择48%仲丁灵乳油对寒地水稻秧田的安全性及稗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8%仲丁灵乳油150、200、250 ml/667 m~2对水稻安全,各处理水稻出苗后无扭曲、失绿、矮化等现象,且对稗草株数和鲜重均有一定防效,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防效有增加的趋势;对阔叶草株数和鲜重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英  王向荣 《杂粮作物》2008,28(3):196-197
抚顺市防除玉米田杂草常年采用乙草胺与莠去津的混配剂。2007年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受济南科塞基农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承担42%丁草胺·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产品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取得了对杂草株数总防效95.3%,鲜重总防效96.8%试验结果,值得在生产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50%立枯净防治水稻立枯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是高防效、低成本防治立枯病的理想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对立枯病防效显著,株数防效为78.8%-100%,其药剂成本是对照药剂成本的1/3~1/2。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种质陇矮l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陇矮1号”与“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F2代株高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或2对以上隐性基因控制。此外,超亲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还受到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l和BC2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测验,BCl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而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为1:3。因此,推断“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6.
稻田三熟制油菜高产途径与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桥 《作物研究》1996,10(4):24-26
1996年对107个典型丘块的考查结果表明,稻田三熟制油菜的高产途径是:选用良种、增加株数、争分枝、争角果、争粒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构成大麻纤维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收获的有效株数、株高和出麻率,探索大麻生长特性在栽培技术上创造适于麻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以争取纤维高产,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子1960年及1963年曾对大麻生长特性进行过探索,又于1964年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密度和产量相关的研究近况: 茶树种植密度以多少为恰度?世界上主要产茶国家对此曾进行许多研究探索。如印度,根据多次长期试验,认为每公顷超过26000株就不行;斯里兰卡从六十年代开始密度试验,近期的一项试验,认为18000株/公顷、采用120×45cm的栋行距,产量最高;印度尼西亚试验,以16536株/公顷产量最高;孟加拉国的间距、株数试验,第12年密度优势消失;日本松井在  相似文献   

19.
对33个苎麻品系的产量构成性状.遗传变异,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和相关系数进行了评估.单蔸分株数和单蔸皮重表现高遗传力,而纤维产量和单蔸皮重由于基因累加效应而表现出高的遗传获得量。通过表现型和基因型两水平的研究,纤维产量与所有性状均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若得纤维产量高的苎麻品种,应将单蔸皮重、单蔸株数和株高做为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20.
2002~2003年开展插秧株数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0 cm×20 cm密度条件下,1穴内每增加1株苗,株高降低1.5 cm;叶片减少0.3个;有效分蘖略有增加.每穴插2~3株苗时产量最高,1、4株次之,5株最低.穴插3株苗左右时加工品质最好,外观品质是随插秧株数的增加而变劣.除插1株时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处理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没有多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