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通过高密度、大群体、变换地、强胁迫、严选择,选育出若干优良自交系。研究了部分优良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以及抗逆性和适应性,并进行了配合力的分析。还探讨了这些优良自交系的杂种优势模式,并对其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京724、京725、京464等优良自交系生物学特性优良,自身产量高,易制种,抗病性好,适应性广,配合力高;(2)该选系与京92、京2416等黄改系组配构成主要杂种优势模式,其中组合京724×京92(审定名称京科968)、京725×京92(审定名称京科665)、京464×京2416(审定名称NK718)在推广示范中均有较好表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说明这些自交系的选育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先锋玉米种质是美国育种专家将众多优良产量基因累积到一起的一系列优良种质,其株型紧凑、产量潜力高、籽粒商品性能好.近年来,美国先锋玉米种质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合理利用这批材料并进一步改良创新对提升我国玉米育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种质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州山区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从国内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况,利用途径、效果等问题,提出对其(外来种质)利用与改良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转觑和GNA双价基因后代植株,经南繁加代、抗虫检测、自交、单株和株系选择、纤维品质测定和产量比较试验,选育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种质系BGsm16。该种质系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对蚜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虫性稳定且不随世代的增加而减弱,衣分高(48.0%左右),配合力好,结铃性强,通风透光,皮棉产量比受体材料苏棉16号增产11.1%,品质两者相当。与其配置的杂交棉组合衣分高,丰产性好,品质高于对照南农8号,有着很强的杂种优势。转&和GNA双价基因抗虫棉种质系BGsm16的成功选育,加强转基因棉花的抗虫能力,拓宽了抗虫谱,并有助于延缓害虫对抗虫棉产生抗(耐)性;同时改变了传统对常规抗虫棉衣分低的认识,丰富了抗虫棉种质资源,对选育高衣分杂交抗虫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浅析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翔  罗仕文  彭忠华  王竹 《种子》2008,27(5):59-6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新种质匮乏,已成为影响玉米育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生产用种质的遗传脆弱性受到普遍关注,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美国Reid种质对国内外的玉米育种和生产贡献巨大,因此,玉米育种工作者系统了解、掌握和应用其遗传改良和利用的目标、原则与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及途径非常必要,对新世纪继续沿用原有典型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和创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富优异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工作的基础,而种质基础的宽窄和遗传多样性的丰歉,则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趋向于缩小农作物的遗传基础.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收集到的玉米品种资源约有 8万多份,其中美国和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各保存 2万多份,我国 15990份 [1].  相似文献   

7.
宫国安  赵丽 《种子科技》2008,26(3):44-45
玉米旅系应用是我省杂交玉米父本的主体,但遗传基础狭窄、生产脆弱性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分析近年辽宁省生产用种的特点是得益于母本的遗传改良,即得益于母本抗病性的增强和生育期的延长,而父本10多年没有改良。本文对群体改良系大38、大211进行7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得出大38、大211优于和性状显著区别于丹340的优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再次印证了玉米旅大红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改良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玉米种质78599的利用与改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中国玉米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78599杂交种引入中国并通过试验,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受到中国育种家的重视。用其作育种基础材料成功地选育了齐319,178,丹599,P138,丹598,K22等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和改良系。据不完全统计,所组配育成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达50余个,在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799.3×104 hm2,成为中国玉米育种新的核心种质。育种实践证明,与传统核心种质系统之间进行有利基因的渐渗是可行的,其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生产方式逐步由人工收获过渡到机械穗收,再到机械粒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粒收玉米品种,因此选育推广宜粒收玉米品种,完成新一代品种更新换代对于保障粮食增产增效、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和最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总结了宜粒收品种农艺性状及遗传特性,明确了宜粒收玉米品种的关键指标:(1)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2)早熟耐密;(3)抗倒伏(折)和抗病(穗粒腐和茎腐病)。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围绕技术创新、种质创新、杂种优势模式创新选育出宜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育种策略,期望在育种实践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外来种质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普  王振华 《种子》1995,(1):30-32
该文总结了近几年来玉米外来种质的利用情况,结合自己的育种经验,提高了外来种质鉴定、筛选和适应性改良的方法,讨论了外来种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其导入的最佳比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P群玉米种质沈137抗病鉴定结果的基础上,系统评价了沈137高抗弯孢叶斑病、灰斑病,兼抗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等9种病害的抗病性及其抗病基因丰富而稳定的遗传特性。沈137是国内骨干自交系中抗病种类最多的自交系之一。充分利用沈137这类多抗资源及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将成为应对玉米病害突发所带来生产隐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根据配合力,杂种优势,系谱关系,生理和遗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结合育种实践,将我国玉米种质分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外杂选,综合品种选Suwan和低纬度种质4个亚群)5个杂种优势群9个亚群,提出了若干改良利用意见,并对种质基础狭窄,杂优群划分与利用,种质改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68-368
开展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油脂企业效益;利用筛选和鉴定出的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和优异的外引品种资源材料进行杂交、复合交时基因的重组、累加、互补与突变等遗传效应,对后代(F6)进行品质化验分析,从中鉴定出油份含量在22.5%以上的高油大豆创新种质资源,并利用创新种质资源进行审定推广成为高油大豆新品种,改良了遗传组成,拓宽了高油大豆血缘,为今后高油大豆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首次对GUVA提供的41份材料进行了熟期、抗稻瘟病性、抗冷性、株型等方面的遗传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熟期普遍偏晚,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指出一些熟期相对较早,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可以在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以拓宽寒地稻种资源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佛山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经调查统计,金佛山野生百合属植物有11种(含变种),其中本地特产1种,模式标本采自金佛山的有2种。本文就金佛山野生百合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典型玉米自交系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对8个代表性的玉米自交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素吸收与利用特点及与氮效率相关的一些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在产量、生物量和氮累积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玉米自交系各性状与氮效率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低氮胁迫下,应选择抽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穗位叶叶面积大、籽粒含氮量高和氮收获指数大的自交系,高氮处理条件下,应选择抽丝期生物量大和成熟期生物量大的自交系。通径分析表明,氮吸收和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作用均是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3个施氮水平条件下,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是氮吸收效率大于氮利用效率。在低氮条件下,氮吸收效率的直接作用更强,而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在氮2、氮3处理中,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共同影响导致了产量差异,并且是吸收效率的影响较大;高氮处理则主要是吸收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省玉米主要生产用种的种质分析表明:改良Reid系统从1980—1998年所占比例基本上是上升趋势,1999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兰卡斯特系统在1980-1998年为下降趋势,1999年开始上升。唐四平头系统所占比例呈波浪式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旅大红骨所占比例一直最低。河北省玉米种质分为5大杂种优势群、8个亚群,即改良Reid群、兰卡斯特群(包括M017和自330两个亚群)、唐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种质杂优群(包括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总结出12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和18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