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周中华舒鼎铭郭况彦杨纯芬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前言dw基因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稳性伴性遗传。dw基因能不同程度地减少鸡各部分的生长强度,最大的是减少胫骨长度,从而引起典型的“矮脚”...  相似文献   

2.
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青胫性状受隐性伴性基因或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为探明培育品系W系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分子基础,本研究首先选取W系黑羽青胫与洛岛红黄羽黄胫的成熟公、母鸡(1♂∶5♀)进行正反交试验,然后对后代中青、黄胫母雏各4只的胫部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后代有青胫293只(♂172只,♀121只),黄胫51只(♂20只,♀31只); 反交后代有青胫256只(♂156只,♀100只),黄胫73只(♂29只,♀44只),正或反交后代均有两种胫色,且青胫显著多于黄胫,表明W系青胫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将有胫色分离的杂交组合后代按胫色、羽色统计,青、黄胫个体分别为黑、黄羽,青、黄胫分离比符合1∶1(121∶117),因此青、黄胫性状或黑、黄羽性状可能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雏鸡的胫部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P < 0.01),Mc1r基因和已知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如TyrTyrp1在青、黄胫皮肤中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一些尚无报道参与胫色形成的基因如Wnt16、Wnt3aFzd10等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青胫性状的形成除涉及显著富集的黑色素生成通路外,还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信号、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迁移、细胞黏附、鞘脂与糖脂代谢。综合遗传分析与转录组分析,本研究推定培育品系W系中的青胫性状受Mc1r基因控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胫性状的形成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为青胫性状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固始鸡与安卡鸡资源群胫色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始鸡胫色遗传变化规律,对固始鸡与安卡鸡正反交获得的F_1和F_2代胫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胫固始鸡与黄胫安卡鸡杂交,F_1代正交公、母鸡12周龄均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6.69%、♀94.70%),反交公鸡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8.04%),母鸡为青胫(青胫率96.67%);F_2代胫色分离明显,出现青胫、黄胫、青白胫、青黄胫、黄白胫和白胫6种胫色,12周龄脱去角质层,有40.24%个体胫部表皮层与真皮层颜色存在差异。在固始鸡性染色体上存在伴性遗传基因真皮黑色素基因(id)和影响表皮的黑色素扩散基因(E),其基因型为E-/Z~(id)Z~(id)(♂)、E-/Z~(id)W(♀)。0~12周龄胫色由浅色逐渐变为深色,于8周龄基本完成。表明固始鸡胫部表皮层和真皮层色素沉积规律不同,分别受不同的基因支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广西地方鸡种的羽色、胫色遗传规律,采用广西地方麻鸡里的黑羽黑脚鸡、麻羽黄脚鸡、瑶鸡、广西三黄鸡进行杂交,观察F1代的胫色、羽色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广西麻鸡里面的黑羽鸡与麻鸡杂交,F1大部分为黑羽,少部分为麻羽。黑羽鸡与广西三黄鸡杂交,F1半数以上黑羽,部分褐麻羽黄麻,少部分黄羽;胫色方面,瑶鸡与麻羽黄脚鸡杂交,F1公鸡白胫或黄胫,母鸡青胫,判断其基因型为Zid Zid和Zid W,胫色为伴性遗传。广西麻鸡的黑羽黑脚鸡与其他鸡杂交,F1公母鸡都会出现部分黄脚鸡,其胫色基因型应该是存在抑制基因Id。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广西三黄鸡品系为试验材料,先后就鸡胫大小测定方法的问题开展了3个试验。结果表明:由跖骨中间最窄处测得的胫围胫宽相关程度最高,并在育成期几个主要周龄(10~16周)均维持较高的相关水平,熟手员工测定的重复性明显比生手员工好。可以预测,从跖骨中间最窄处测得的胫宽能代替胫围作为衡量优质鸡胫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优质鸡的包装性状遗传与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商品的包装与商品质量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好的包装会使人们连想到生产厂家的经济实力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因而对包装好的产品产生一种信任感;生动的画面和美好的名称等也可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旺旺“、“红双喜”等都足以说明。动物的活体包装虽没有人提出,但现实生活中已充分显示其重要性。鸡的羽毛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包装性状,欧洲人喜欢白色,白色象征着纯洁,因而白羽鸡受欢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的国家,黄色吉祥、红色喜庆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黄鸡、红鸡在千百年的人工选择中成为我国地方鸡种的主要羽色。地区不同.风俗习惯各异。  相似文献   

7.
鸡血浆蛋白酶多态性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优质黄鸡矮小型品系胫长和胫宽的双向选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温氏育种公司黄羽矮小型品系N301第七世代育种鸡群为素材,根据10周龄公鸡胫长和胫宽的测定结果,组建高低胫长、胫宽双向选择系零世代,测定各系后代即双向选择系一世代公母鸡的体重、胫长、胫宽,结果表明:胫的双向选择对后代公母鸡的胫长产生了明显的效果,长胫长系的后代公母鸡的胫长显著(P<0.05)大于短胫长系;宽胫宽系的后代公母鸡的胫宽显著(P<0.05)大于窄胫宽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双版纳斗鸡是近年来引进的鸡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研究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杂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从而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青脚白羽鸡作母本、西双版纳斗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其经济性状效果较好,对其测交的胫、趾颜色效应奇特。研究该效应,对于丰富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青脚麻鸡脚色遗传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脚麻鸡公鸡和三黄鸡母鸡杂交一代及其自交得到的F2代脚色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公鸡脚色为白色或黄色,母鸡脚色为绿色或青色;杂交一代按照脚色进行两两组合繁殖的后代脚色多样,脚色表达具有时效性;根据上下代脚色分布情况和其他研究结果假设的基因型成立.  相似文献   

12.
以3个批次的桂香鸡为研究对象,分析120日龄时桂香鸡的胫长、胫围以及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体重和胫围显著高于第1批(P〈0.05),第2批和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胫长显著高于第1批(P〈0.05)。相关分析表明,第1批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和0.623;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69。第2批和第3批数据合并分析表明,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0.605和0.726;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63。研究结果为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选择,尤其是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综合选择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三黄鸡胫生长发育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Logistic、Compertz和Bertalanffy模型拟合优质广西三黄鸡生长期体重、胫长和胫宽的生长曲线,发现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体重、胫长和胫宽的生长曲线,与体重相比,胫长和胫宽属于早期发育性状,16周龄胫长与胫宽已经非常接近极限值,但体重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设计PCR-RFLP方法,检测了农大隐性白C系、白来航、北京油鸡、三黄鸡、丝羽乌骨鸡、寿光鸡、菊花鸡、茶花鸡8个品种的BCDO2基因多态性,其中农大C系、白来航、北京油鸡均为GG纯合型,茶花鸡表现为AA纯合型;而丝羽乌骨鸡、寿光鸡和菊花鸡等品种的BCDO2基因的杂合度分别为0.5、0.4、0.13;本试验所用的三黄鸡品系为培育品系,也存在一定的杂合度,研究结果说明黄皮肤基因在我国多个地方品种还没有进行过选择。本研究还检测了BCDO2基因在三黄鸡和农大隐性白C系鸡种背部皮肤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三黄鸡的BCDO2基因表达量高于农大C系,推测BCDO2基因的表达对背部皮肤的颜色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认为鸡躯干部皮肤与胫部皮肤色素的不对称分布主要由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特点和类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5.
以RT-PCR方法对河南省洛阳地区2000-2002年分别从IBD发病蛋鸡和乌鸡鸡群中分离到的5株和4株IB-DV进行了VP2高变区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9株IBDV中有4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即320位的Gln/His。349位的Val/Ile.375住的Pro/Ser和381位的Lys/Arg。这些氨基酸的变化,不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同义密码子的置换。分别将分离于蛋鸡和乌鸡的各3个毒株交叉感染乌鸡和蛋鸡鸡胚,盲传7代后取尿囊腔绒毛膜分离病毒进行VP2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BDV VP2基因高变区某些氨基酸同义密码子在蛋鸡和乌鸡细胞中的选择上有偏嗜性。主要表现在第1亲水区220位的Tyr(TAC/TAT);224、360、393住的Gly(GGA/GGG);260及420位的Thr(ACC/ACT。ACA/ACT);271住的Val(GTA/GTG);279位的Asp(GAc/GAT);305位的Ile(ATC/ATA)及328位的Ser(TCA/TCG)。病毒在不同品种宿主中对同义密码子使用的偏嗜性,可能是导致蛋鸡和乌鸡对IBDV易感性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变异及新毒株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研究遗传与非遗传因素与黄羽肉鸡青胫的关系。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 950只,随机分为全价料、自配料和药物组,饲养至21、45日龄统计青胫比例。翅下静脉采集30只黄羽黄胫和26只黄羽青胫肉鸡血样,并以40只罗曼鸡、15只尼克鸡为黄胫对照,以15只略阳乌鸡为青胫对照,研究黄皮肤基因BCDO2的分布情况及Id位点2个SNP(Id_SNP和B4G_SNP)与青胫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全价料和自配料组青胫比例随日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药物组青胫比例变化不明显(P>0.05);21 d时,药物组青胫比例(49.8%)显著低于全价料(55.8%)和自配料组(61.1%)(P<0.05);45 d时,全价料组青胫比例(28.5%)最低。Id_SNP基因型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但B4G_SNP的AA型只在带有青胫表型的黄羽肉鸡和略阳乌鸡群体中出现。本研究证实日龄、饲料及药物对青胫外显率具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通过类胡萝卜素与黄皮肤基因间的互作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鸡脾脏中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不同生长阶段鸡脾脏中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in testinalpeptide ,VIP)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脾脏中VIP阳性反应主要出现于被膜及红髓 ,并在整个生长阶段维持较强的表达 ,红髓的脾索和脾窦间还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呈VIP强阳性反应 ;白髓中仅见动脉周围淋巴鞘中央动脉有VIP的表达 ,并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弱。研究结果提示鸡脾脏是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 ,脾脏中的VIP可参与鸡免疫器官的功能调节 ,它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介导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3 300只青脚麻鸡,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第4试验组即添加0.03%枯草芽孢杆菌、0.02%酵母菌和0.015%粪肠球菌的复合制剂能明显提高青脚麻鸡0~3 w平均日增重(P0.05)和降低料肉比(P0.05),显著提高血液中总蛋白和血糖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4个鸡品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和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该区域中,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10种基因型。χ2检验结果表明,除边鸡外其余3个品种群体在该座位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除开产蛋重和12周龄体重外,其他生长和繁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推测IGFBP-2基因对个体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将IGFBP-2基因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鸡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