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近代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先驱者之一。他以西方人权平等学说为理论基础,对传统社会对妇女的压制提出了批评,提出要实现妇女解放,首先要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并打破束缚妇女的传统节烈观,实现婚姻自主。  相似文献   

2.
关注妇女的发展状况是时代发展的命题。“女人”或“中国妇女”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范畴,重新肯定男女平等的同时,应该关注处于同一性别中或跨越性别界线的不平等,关注资源在她们之间的不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类普遍解放的指针,又是妇女解放的理论基础。她的形成使男女平等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观,努力实现妇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旗帜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撑起了"半边天"。  相似文献   

4.
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北京市通州区连续5年的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妇女在教育、就业、参政议政、生育健康、婚姻家庭等领域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也缩小了与“城八区”的差距。要想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保障男女平等;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婚姻质量;进一步拓宽渠道,努力实现妇女就业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但是,中国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总体差距和分层差距仍然存在,其中在收入方面与男性的差距尤为明显,这是目前我国分配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于男女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只有缩小乃至最终消除男女劳动力的收入差别,彻底消除性别收入歧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因此加强消除性别收入歧视的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惧内"俗称怕老婆,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处于主导地位,而丈夫则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现象。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人们以此为戏语,不以为然。但是在男女地位极为不平等古代社会也存在这种现象,就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上层社会,惧内几乎成为流行的一种通病。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但是,中国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总体差距和分层差距仍然存在,其中在收入方面与男性的差距尤为明显,这是目前我国分配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于男女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只有缩小乃至最终消除男女劳动力的收入差别,彻底消除性收入歧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因此加强消除性别收入歧视的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全国人大于1992年4月3日经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又在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修改,其中修改后的第二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二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学都是男女同校实行男女同班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有利于实行“适当的两性教育”而“促进两性和谐相处”,但可能由于性别差异影响着女生的成长。而实行男女分校,兴办女子中学则是另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女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但这可能使得学生在“单一性别环境里的女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要么过分害羞,要么过分热情”。而男女学生同校又实行男女分班,学生的情况如何?笔者尝试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男女学生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既是社会地位的反映,又对社会的进步起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家庭地位的高低受到时代发展、居住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只有深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家庭地位确立的根源,才能找到提高妇女家庭地位的路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渠道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营运效率,创新社会保障方法,推动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战略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发展是和谐的基础,要依靠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要通过社会和谐保障科学发展,为此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重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男女平等没能从法律上的平等真正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机遇、待遇、人格上的平等,是高校图书馆知识女性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女性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在和谐社会中,通过宣传平等观、发展女性自主意识、全面提高女性馆员自身素质和领导的重视,将使图书馆知识女性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的核心道德应当是孟子的“仁爱”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思想的孟子“仁爱”思想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积极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2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倡和实生物、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则提倡美在和谐。而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才具有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真正含义,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0+3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下建设农村基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农村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的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30a来,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城市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初步阐述了和谐农村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理论依据,并从物质基础、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培育新型农民以及制度创新5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和谐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唐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30-10931,10940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旅游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循环旅游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科技和法律保障。因此,应从观念、机制、模式、消费等层面上进行创新,促进农村和谐社会与循环旅游经济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揭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贡献,围绕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了和谐动力思想与矛盾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论、历史合力论和精神动力论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动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在于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必然联系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