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生物胁迫结合诱导剂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产量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本研究在高光照下外源添加胺鲜酯(DA-6)诱导藻细胞积累虾青素,并研究了胺鲜酯对中间代谢产物(β-胡萝卜素,角黄质)含量及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显示,0.1 mmol/L DA-6可显著(p0.05)提高虾青素产量,其最大含量可达24.94 mg/g,是对照组(16.43 mg/g)的1.52倍;此外,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pds、ptox、bkt、chy表达也呈现出了不同水平的上调。表明强光照联合胺鲜酯诱导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大量积累可能与虾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高表达有关。为提高天然虾青素的产量和研究诱导虾青素合成机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探索红酵母所产虾青素的分离与纯化工艺,为其特性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首先采用经萃取、浓缩后的虾青素粗提液,通过NaOH-乙醇溶液进行皂化,再经过聚酰胺柱层析纯化虾青素,最后用TLC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和HPLC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检测其纯化结果。结果表明:虾青素最适皂化条件为将样品置于20 g/L的NaOH-乙醇皂化液中,15℃,皂化10 min,再以聚酰胺为固定相,依次按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4:1、正己烷:二氯甲烷=2:1、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对虾青素样品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游离虾青素馏分置于35℃,0.08 MPa真空条件下浓缩,检测其纯度为92.9%。  相似文献   

3.
以三文鱼皮为原料,研究虾青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分别从脱脂液和脱脂鱼皮中提取虾青素。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液中萃取剂及其料液比,脱脂鱼皮中NaOH浓度、加碱量、提取时间、中性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研究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脱脂液中加入1∶1二氯甲烷时虾青素提取率最高,脱脂鱼皮中虾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0.3 mol/L,加碱量(m原料∶VNaOH)1∶10,提取时间18 h,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50 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7 h;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强于VE。  相似文献   

4.
正东北蝲蛄,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正螯虾科(蝲蛄科)、蝲蛄属,是世界淡水鳌虾的一种,中文学名东北螯虾、东北黑鳌虾,俗称蝲蛄、水蝲蛄、蝲蛄夹、石蟹等。东北蝲蛄肉质松软、容易消化,对身体虚弱及病后需要调养者来说是极好的食品。东北蝲蛄含有丰富的镁,对心脏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对小儿、孕妇具有补益功效。研究者还发现,蝲蛄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相似文献   

5.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由玉米黄素合成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La Taq DNA聚合酶用PCR的方法从pET-28a(+)bkt中扩增得到bkt基因,用bkt基因替换pBI221中的GUS基因形成含有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bkt基因表达盒,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多克隆位点,最终获得带有选择标记和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kt。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将其转化进入玉米自交系齐319,转化后的愈伤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bkt基因已经转入玉米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6.
<正>稻虾连作模式不仅可以利用虾摄食秸秆,实行稻草还田,还能利用虾消灭稻田中的部分虫卵、幼虫,减少稻田虫害,同时虾在稻田中排出的粪便,具有保田造肥作用,这些均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良性循环起到显著效果。现将稻虾连作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形态与体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的亲本选育、形态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了35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和302尾雄性克氏原螯虾,分别测量其体重(Y)、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腹节总长(X4)、第一腹节长(X5)和第一腹节宽(X6)。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体重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计算了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相关性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回归分析中,雌雄克氏原螯虾剔除了与体重性状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雌=-34.689+10.629X2+6.479X3+0.803X1,Y雄=-33.413+5.727X2+6.770X3+2.043X1+3.045X6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头胸甲长在雌性克氏原螯虾中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全长和头胸甲宽通过头胸甲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较大。在雄性中,也是头胸甲长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以及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宽通过头胸甲长、宽和全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贵州省黎平县秧南村绿果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欧国清,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领20户贫困户共同养殖大红袍龙虾,走出了一条种养殖一体致富新路。欧国清介绍说,大红袍龙虾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富含虾青素、硒、钙等人体所需元素,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池内还可以套作香莲,属于种养殖一体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现商机后,他动员秧南村20户贫困户,流转土地40亩养殖大红袍龙虾,成立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微生物在感染了WSSV的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死亡过程中的作用,对染毒鳌虾注射抗生素,并对鳌虾血淋巴中的细菌进行了数量比较以及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染毒鳌虾的死亡率但对WSSV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染毒鳌虾的血淋巴中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微生物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弗劳地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等条件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鳌虾在感染了WSSV后血细胞的消失导致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加速了鳌虾的死亡速度。  相似文献   

10.
于洪泽区水稻产业基地开展稻虾共作模式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和田间管理方式对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小龙虾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谷产量存在明显差异,经过对水稻产量的检测分析得出,润两优香丝、连两优1204、金香优100、丰两优4号和赣优7328等品种较为适宜洪泽湖流域稻虾共作模式种植。杂交籼稻相比于常规粳稻,更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稻虾共作模式在保障水稻和小龙虾产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肥料10%~15%,可以减少饲料10%。稻虾共作模式,可以减少肥料、饲料和化学农药的投入,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虾红素是类胡萝素的一种,不但作为增色剂常添加于水产养殖的饲料中(Torrissenetal,1989年)[1],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Naguib,2000年)[2],亦有抗癌作用(Chewetal,1999年)。但天然的虾红素产量不多,如红酵母Xanthophyllomycesdendrorhous(旧名Phaffiarhodozyma)的天然菌产的虾红素只有200 ̄600mg/kg-drycell,为了提升原始菌株的虾红素生产能力,使用突变法并筛选出高产量的菌株,当利用致突变剂NTG处理X.dendrorhous原始菌种后,再经由含有β-ionone的YMagar上培养筛选,成功筛出数株具有生产高虾红素的突变株,有来自CBS6938的NCHU-FS301(1516mg/kg-drycel)l,NCHU-FS501(1289mg/kg-drycel)l与来自BCRC21346的NCHU-FS701(1372mg/kg-drycel)l,比原始菌种CBS6938(396mg/kg-drycell)与BCRC21346(392mg/kg-drycel)l都高出3倍 ̄4倍。X.dendrorhous所产的虾红素为胞内色素,为使色素萃取方便,利用能分泌细胞壁分解酵素的细菌BacilluscirculansBCRC11590与突变种X.dendrorhousNCHU-FS501混合培养,并以小型发酵槽进行两阶段批式之混合培养方式,开发有效及简便之虾红素萃取法。B.circulansBCRC11590在最适的氮源YNB和X.dendrorhous混菌培养,在温度为30 ̄34℃,萃取率可高达97%以上。为降低扩大培养的成本,利用廉价之糖蜜及尿素为培养时的碳源与氮源,X.dendrorhousNCHU-FS701以2.88%的糖蜜,0.82gL-1总尿素氮源,0.68gL-1CaCl2在5L发酵槽中通气搅拌培养120h后,所生产之虾红素可达8.52mg/L;1380mg/kg-drycell,当增加培养之碳源浓度时,虾红素产量更可达20.8mg/L;1763mg/kg-drycell。  相似文献   

12.
摘要:针对烟田大面积轮作难、土传病害防治难等现状,为了探索植烟土壤处理新途径,本文研究了氯化苦土壤熏蒸防除杂草和烟田土传病害的效果。笔者以99.5%氯化苦原液采用注射法处理土壤,试验结果表明:(1)苗床使用不同用量氯化苦熏蒸对苋菜、马齿苋、莎草均有极显著防效,但对牛筋草无效;(2)接种条件下,烟苗移栽98d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的防效为68.00%~84.29%,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80.66%~92.49%;(3)大田条件下,移栽104d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效为75.16%~88.15%;移栽165d后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53.60%~65.70%,并能明显改善烟株生物学性状。因此,氯化苦土壤熏蒸是一种有效解决烟草土传病害的方法。氯化苦熏蒸不能防除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 Gaerth.)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Cotton is one of the major field crops which are seriously threatened by pests and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tton pests and diseases with intercropping has become to be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Intercropping possibly increases the population of natural enemies and finally reduce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pests a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ecologic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farmland. Intercropping thus has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in controlling pests and diseases. However, cotton field intercropping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controlling pests and diseases. Unreasonable intercropping system has many risks such as increasing labor input,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pests’ control, and aggravating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otton intercropping on cotton pests and diseases were reviewed. The possible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used for ecological control of intercropping were also put forward, and the future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tton pests and diseases with intercropping were prospect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品种混合控制小麦病害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物多样性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包括多系混合、品种混合和物种混合,其中品种混合策略备受重视。对于小麦,品种混合与它的组分净种时的表现相比至少有两方面的优势,即增加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和减少病害的危害.特别是对减轻锈病和白粉病的危害更为明显。但是,由于病害防治而获得的产量收益比较小.一般平均只有4%-5%。对于小种专化的病原物,小麦混合群体中复杂小种(能侵染两个或两个以上混合组分)的相对频率高于简单小种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有必要实行小组分数目品种混合系统的多样化、增加组分之间的抗性差异或增加混合组分数目。影响品种混合防病效应的因素是今后需要大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功能性食品就是指在满足基本的营养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发挥额外的生理作用,如预防或延迟慢性疾病的发作等。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可以防止细胞氧化的营养物质。这些水果和蔬菜中的成分能够作为抗氧化剂清除体内的有害的能引起疾病的自由基。功能性食品在抗癌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笔者主要从土壤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相互作用方面,综述了它们的变化对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探讨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理,并概述了利用多种微生物制剂防治土传病害和调控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和进展。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依据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A4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樱桃番茄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4为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对樱桃番茄采后的重要致病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均有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A4对上述2种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分别高达66.56%和59.19%,预先接种浓度为1.0×109 CFU/mL A4菌悬液的樱桃番茄患病率分别降至14.67%和4.00%;扫描电镜显示,生防菌A4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萌发和生长,降低病原菌的致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本研究为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鉴定提供了参考,并为提高樱桃番茄采后病害的防治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及某些藻类生物中的天然色素,是理想膳食的一种基本营养素。近年来,其在食品、医药和动物饲料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以叶黄素为基础的功能性食品开发逐渐成为食品资源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别介绍了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辅助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5种叶黄素的提取方法,重点综述了叶黄素在预防及改善眼睛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肿瘤、肥胖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及其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分析阐述了在叶黄素相关产品开发时氧气、温度、pH、光照等因素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叶黄素在功能性食品研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粉型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微粉型种衣剂包衣棉花种子,通过大田育苗试验,研究了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和苗期病虫害的影响,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具有促控棉苗生长、提高棉苗综合素质与成苗率、有效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苗率提高14.5%,根系活力提高16.4%;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82.0%-90.7%;其综合作用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二种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