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雄性SD大鼠180只,体重100~120g,随机分成5组。组Ⅰ,对照组,不诱癌不加富硒麦芽(SEM);组Ⅱ,模型组。组Ⅰ和组Ⅱ,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至硒含量达0.1mg/kg;组Ⅲ~组Ⅴ,日粮中分别添加SEM至硒含量为0.3、1.0、3.0mg/kg。组Ⅱ~组Ⅴ,饮水中添加100mg/L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癌,维持DEN摄入量每天约10mg/kg体重,连续16周,然后改饮普通灭菌水至18周末。组Ⅰ始终以普通灭菌水自由饮用。18周末,处死大鼠。诱癌过程中通过电镜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SEM组的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轻于或显著轻于模型组。结果表明,补充一定量的SEM能延缓和阻滞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100~120 g,随机分成3组。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富硒麦芽(SEM)使硒含量达到3.0 mg/kg;试验Ⅱ组为模型组;试验Ⅲ组为阴性对照组,不诱癌不加SEM;试验Ⅱ、Ⅲ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使硒含量达到0.1 mg/kg。试验Ⅰ、Ⅱ组饮水中添加100 mg/L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癌,维持DEN摄入量每天约10 mg/kg体重,连续16周,然后改饮普通灭菌水至18周末。试验Ⅲ组始终以普通灭菌水自由饮用。18周末,处死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肝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SEM组MVD和VEGF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因此,表明SEM对肝肿瘤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下调VEGF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雄性SD大鼠193只,体重100~120g,随机分成5组。组Ⅰ~组Ⅲ,日粮中添加富硒麦芽(SEM)至硒含量分别为0.3、1.0、3.0mg/kg;组Ⅳ,模型组;组Ⅴ,阴性对照组,不加SEM也不诱癌,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至硒含量达0.1mg/kg。组Ⅰ~组Ⅳ,饮水中添加100mg/L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癌,维持DEN摄人量每天约10mg/kg体重,连续16周,然后改饮普通灭菌水至18周末。组V始终以普通灭菌水自由饮用。每4周眼眶采血1次,测定血浆葡萄糖及其相关体液调节因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的含量,统计胰岛素/葡萄糖(IGR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IGR1)、胰高血糖素/葡萄糖(GGR)值。分析血糖与各相关调节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与同期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诱癌组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及GGR值均显著下降,血清IGF-Ⅱ水平和IGRz值则显著上升,而某些剂量的SEM能有效地抑制血糖、胰高血糖素水平的下降和血清IGF-Ⅱ水平、IGR2值的上升。血糖与上述各调节因子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SEM能抑制肝癌大鼠低血糖症的发生,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诸多相关调节因子的共同调节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雄性SD大鼠193只,体质量100~120g,随机分为5组。Ⅰ~Ⅲ组,日粮中添加富硒麦芽至硒含量分别为0.3、1.0、3.0mg/kg;Ⅳ组为模型组;Ⅴ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加硒也不诱癌,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至硒含量达0.1mg/kg。Ⅰ~Ⅳ组,饮水中添加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100mg/L)诱癌,维持DEN摄入量按体质量每天约10mg/kg,连续16周,然后改饮普通灭菌水至18周末。Ⅴ组始终以普通灭菌水自由饮用。每4周每组取5只鼠眼眶采血;18周末采血、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等的含量,并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肝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发现,某些剂量富硒麦芽能有效地抑制肝癌大鼠TNFα、IGF-Ⅱ、NO和NOS水平的上升,提升血清IL-2水平,抑制肝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提示,富硒麦芽能促进肝癌大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体质量100~120g的雄性SD大鼠258只随机分为7组。Ⅰ组,0.3mg/kg富硒麦芽硒组;Ⅱ组,1mg/kg富硒麦芽硒组;Ⅲ组,3mg/kg富硒麦芽硒组;Ⅳ组,3mg/kg亚硒酸钠硒组;Ⅴ组,诱癌阳性对照组;Ⅵ组,3mg/kg亚硒酸钠硒不诱癌组;Ⅶ组,阴性对照组,不加硒也不诱癌。Ⅰ~Ⅴ组,饮水中添加二乙基亚硝胺(DENA,100mg/L)以诱癌。每2周眼眶采血1次,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葡萄糖和血清钙含量、全血GSH-Px活性等。结果发现,富硒麦芽硒比亚硒酸钠硒能更有效地抑制DENA所致大鼠肝损伤,提高大鼠全血GSH-Px活性,并以1mg/kg添加刺量效果较佳;DENA所致大鼠肝肿瘤初期即伴随着明显的低血糖症。结果表明:富硒麦芽比亚硒酸钠能更有效抑制DENA所致的初期肝损伤,保护肝脏,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硒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岳增华 《中国猪业》2012,7(10):49-51
为了考察不同来源硒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组织中硒存留的影响,选用健康、体况良好的4胎次二元长大母猪18头,按血缘、妊娠日期、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Ⅰ组为基础日粮+亚硒酸钠(Se0.30mg/kg),Ⅱ组为基础日粮+亚硒酸钠(Se0.10mg/kg)+酵母硒(Se0.20mg/kg),Ⅲ组为基础日粮+酵母硒(Se0.30mg/kg)。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添加亚硒酸钠(Se0.10mg/kg)和酵母硒(Se0.20mg/kg)的Ⅱ组与基础日粮添加酵母硒(Se0.30mg/kg)的Ⅲ组的仔猪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都较添加无机硒的Ⅰ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的成活率,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添加酵母硒的Ⅱ组和Ⅲ组仔猪的成活率均高于添加无机硒组。添加酵母硒的Ⅱ组和Ⅲ组仔猪的腹泻频率显著低于添加无机硒组(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力(P<0.05),并且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提高,母猪泌乳力也进一步提高。母猪日粮中添加有机硒可显著提高母猪乳汁、仔猪血液、肾脏、肝脏和肌肉中硒的存留量(P<0.05),但在添加不同含量酵母硒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血浆和肾脏中硒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2因子2水平有对照试验设计,将300只1日龄商品代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基础日粮组,Ⅱ、Ⅲ为有机硒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mg/kg、0.30mg/kg的酵母硒(酵母硒的硒含量为1000mg/kg),Ⅳ、Ⅴ为无机硒组,分别添加0.15mg/kg、0.30mg/kg的无机硒(亚硒酸钠)。试验期为7周,分0~4周、5~7周两个饲养阶段。生产性能、肉质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结果表明:(1)在0~4周组间比较,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Ⅲ、Ⅳ、Ⅴ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两种硒源比较,Ⅱ、Ⅲ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同一水平Ⅳ、Ⅴ组(P<0.05),但料重比指标只有Ⅲ组显著低于Ⅴ组(P<0.05);相同硒源两水平间的日增重、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硒源与水平间的交互作用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前期结果表明,添加两水平的酵母硒或0.3mg/kg的无机硒,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同水平的酵母硒增重量大于无机硒。5~7周组间比较,Ⅱ、Ⅲ、Ⅳ、Ⅴ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料重比仅Ⅱ、Ⅲ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不同硒源之间比较和不同添加水平之间比较,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后期结果表明,添加0.15、0.30mg/kg的酵母硒,仍具有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昆明系种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进行60日饲养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的亚慢性毒性.144只体重17~18 g昆明系小鼠,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3个重复为公鼠,3个重复为母鼠),每个重复6只鼠.第1组至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硒260、130、65 mg/kg体重,第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60、130、65 mg/kg体重各添加量均表现出生长抑制作用,高剂量(260mg/kg体重)纳米硒组的小鼠毒性发作早,试验Ⅰ期(30 d)累计死亡率高达16.7%,GSH-Px活性显著低于65 mg/kg体重纳米硒添加组(P<0.05).低剂量(65 mg/kg体重)纳米硒则表现出慢性毒性,试验Ⅱ期(60 d)小鼠血浆中GSH-Px活力下降,4周小鼠累计死亡率为55.6%.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添加水平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旨在确定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的饲粮锌适宜添加水平。选择体况相近的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锌,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Ⅰ~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0 mg/kg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mg/kg。试验期11周。结果表明:1)Ⅲ组肉鹅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Ⅴ组(P0.05),Ⅳ组肉鹅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Ⅴ组(P0.05)。饲粮中锌添加水平为47.5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中锌添加水平为15.0 mg/kg时料重比最低。2)Ⅲ、Ⅳ、Ⅴ组肉鹅的屠宰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Ⅱ、Ⅲ组肉鹅的肌肉失水率显著低于Ⅳ、Ⅴ组(P0.05)。4)Ⅱ、Ⅲ、Ⅳ组肉鹅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鹅的粗脂肪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Ⅲ、Ⅳ组肉鹅的粗纤维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Ⅴ组(P 0.05);Ⅰ、Ⅱ、Ⅲ组肉鹅的锌利用率显著低于Ⅳ、Ⅴ组(P0.05)。5)Ⅱ、Ⅲ组肉鹅的排泄氮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Ⅴ组肉鹅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6)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Ⅴ组肉鹅的体重、屠宰率、胸肌率、腹脂率、肌肉红度值以及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氮利用率均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锌均能够提高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锌利用率,减少锌和氮排放量。在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锌适宜添加水平为15.0~47.5 mg/kg。  相似文献   

10.
高铜对雏鸭生长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36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喂给含铜8mg/kg(对照组)、100mg/kg(高铜Ⅰ组)、200mg/kg(高铜Ⅱ组)、400mg/kg(高铜Ⅲ组)、600mg/kg(高铜Ⅳ组)、800mg/kg(高铜Ⅴ组)日粮6周。试验结果表明,高铜Ⅰ组和Ⅱ组在试验第3~6周表现出促生长作用,试验结束时高铜Ⅲ组、Ⅳ组和Ⅴ组雏鸭体重增长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含量、肝铜和肾铜含量随日粮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VE)和酵母硒(Y-Se)对夏季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以及免疫能力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的35周龄健康、体况良好且处于产蛋高峰期的大午金凤蛋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Ⅵ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IU VE、0.75 mg/kg Y-Se、0.25 mg/kg Y-Se+200 IU VE、0.75 mg/kg Y-Se+200 IU VE和1.25 mg/kg Y-Se+200 IU VE。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Ⅴ、Ⅵ组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Ⅱ~Ⅵ组的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Ⅰ组相比,Ⅳ、Ⅴ组的WBC显著提高(P<0.05);Ⅳ、Ⅴ、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活性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Ⅳ、Ⅴ、Ⅵ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Ⅴ、Ⅵ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Ⅰ、Ⅱ、Ⅲ、Ⅳ组(P&l...  相似文献   

12.
选取288只42周龄健康农大3号商品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设4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硒0.3mg/kg为对照组;其余各组以纳米硒的形式分别添加硒0.3、0.5、2.5、5.0mg/kg和10.0mg/kg。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10.0mg/kg纳米硒能显著提高全血硒的含量(P0.05)。试验至30d,日粮中添加10.0mg/kg纳米硒显著提高血浆T-AOC活性;日粮添加0.3~10.0mg/kg纳米硒能显著降低血浆MDA和血浆NO含量(P0.05)。试验至60d,添加5、10.0mg/kg纳米硒能显著降低GSH-Px活性,添加2.5~10.0mg/kg显著提高NO含量(P0.05)。综上所述,蛋鸡日粮中添加纳米硒至2.5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选用140d体重相近的宁都三黄母鸡60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Ⅳ、Ⅴ组日粮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10mg/kg锌+15mg/kg铜)、(0.6mg/kg硒)、(0.5%亚麻酸+1%磷脂+20mg/kg维生素E)、(0.5%中药制剂A)、(0.8%牛蒡),进行为期4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几种添加剂对鸡蛋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其中以锌添加组作用明显,蛋锌含量增高,蛋重、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均提高显著;中药制剂A和牛蒡显著增加鸡蛋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降低胆固醇;亚麻酸组蛋重增加显著,DHA含量提高;硒添加组蛋硒含量增加,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外源酶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均重60.0g的异育银鲫鱼种300尾随机分为5组,即Ⅰ、Ⅱ、Ⅲ、Ⅳ、Ⅴ组,每组设3个重复。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250、500、750、1000mg/kg,饲喂60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外源酶能有效地改善异育银鲫对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消化吸收,其中以对改善磷的利用率最显著,以添加500~750mg/kg为佳,但超过750mg/kg时消化率有下降趋势;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500~750mg/kg外源酶制剂显著促进了异育银鲫的生长。而过量添加时,外源酶则会抑制异育银鲫生长。  相似文献   

15.
稀土添加剂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Ⅰ、Ⅱ组湘东黑山羊分别用添加15mg/kg体重、10mg/kg体重的稀土日粮,试验Ⅲ组为对照组(不添加稀土)进行育肥试验。对试验Ⅰ、Ⅱ组的日增重、料重比与试验Ⅲ组进行F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Ⅲ组提高12.93%和8.14%,且试验Ⅰ组高于Ⅱ组4.79%,结果表明:日粮中以每kg体重添加15mg的稀土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和比较不同硒源及水平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在生产中应用较低水平(0.20 mg/kg)有机硒替代较高水平(0.30 mg/kg)无机硒的可行性.选用1日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 mg/kg硒(以亚硒酸钠形式)(SS组)、0.20 mg/kg硒(以酵母硒形式)(SY Ⅰ组)、0.30 mg/kg硒(以酵母硒形式)(SYⅡ组)和0.30 mg/kg混合硒(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形式硒各0.15mg/kg)(MS组)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SYⅡ组肉鸡前期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降低了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P <0.05或P<0.01).2)与对照组和SS组相比,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中的硒含量(P<0.01),且以SYⅡ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SY Ⅰ组和SYⅡ组肉鸡血浆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肝脏中的硒含量(P <0.05或P<0.01).3)在试验前期(1 ~21 d),较SS组,SYⅡ组肉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较对照组,SS组、SY Ⅰ组和SYⅡ组肉鸡肝脏T-SOD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在试验后期(22 ~42 d),较对照组,SS组、SY Ⅰ组和SYⅡ组肉鸡血浆和肝脏GSH-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各添加有机硒组肉鸡的血浆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MS组肉鸡肝脏过氧化氢酶(P<0.05)和GSH-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知,饲粮添加0.30 mg/kg酵母硒能够提高肉鸡组织硒沉积量,对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改善效果最佳;饲粮添加0.20 mg/kg的酵母硒替代0.30 mg/kg亚硒酸钠,在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组织硒含量和抗氧化功能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桉树精油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择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75、100、125和150 mg/kg桉树精油,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Ⅱ~Ⅴ组肉鸡21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Ⅵ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Ⅵ组(P0.01);1~42日龄,Ⅳ组肉鸡42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各组之间肉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Ⅵ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Ⅵ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Ⅳ~Ⅵ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和Ⅵ组(P0.05)。42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Ⅳ组和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和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Ⅵ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4)回归分析显示,饲粮中添加95.25~10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生长性能最佳;饲粮中添加105.83~11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全期(1~42日龄)生长性能最佳;肉鸡抗氧化机能最佳的桉树精油添加水平,生长前期为151.13~205.60 mg/kg,生长后期(22~42日龄)为93.38~158.57 mg/kg。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桉树精油可显著提高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饲粮中桉树精油适宜添加水平为105.00 mg/kg。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式硒对大鼠生长及短期肝癌模型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大鼠75只,体重50~60g,随机均分5组。组Ⅰ,正常对照组;组Ⅱ,试验对照组;组Ⅲ,高亚硒酸钠组;组Ⅳ,富硒麦芽组;组Ⅴ,富硒酵母组。组Ⅰ、Ⅱ、Ⅲ各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硒,含量分别为0.1、0.1、0.3mg/kg;组Ⅳ,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麦芽硒0.3mg/kg;组Ⅴ,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硒0.3mg/kg。各组饲喂基础料第32天时,除组Ⅰ大鼠外,其余4组大鼠实施“AFB1致肝癌短期实验模型程序”。记录各组大鼠体重情况,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NO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ase)、SOD、MDA含量,以及肝、肾组织和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SOD、羟脯氨酸(HyP)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能显著促进大鼠生长,提高大鼠增重率、降低料肉比,而亚硒酸钠硒作用不明显;并明显降低血清γ-GTase、HyP水平,提升全血GSH—Px活性及血清SOD水平,有效清除肾脏MDA;在降低血清ALP、AFP和快速提高全血GSH—Px活性方面,富硒麦芽硒作用优于富硒酵母硒。表明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比亚硒酸钠硒能更有效提高大鼠生长速度,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抵抗AFB1所致肝肿瘤。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姜辣素、大蒜素以及精油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750只2日龄817肉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期40 d。Ⅰ组(基础饲粮)、Ⅱ组(2 mg/kg恩拉霉素)、Ⅲ组(75 mg/kg辣椒碱)、Ⅳ组(第1阶段37 mg/kg辣椒碱+50 mg/kg姜辣素+200 mg/kg大蒜素;第2阶段75 mg/kg辣椒碱+100 mg/kg姜辣素+400 mg/kg大蒜素)、Ⅴ组(200 mg/kg肉桂醛和香芹酚组成的混合精油)。结果表明:①Ⅲ、Ⅳ组和Ⅴ组2~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Ⅴ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2~41日龄利润显著升高(P0.05)。②植物提取物的添加对胴体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③Ⅲ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M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Ⅳ组和Ⅴ组GSSG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G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2~41日龄817肉鸡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辣椒碱或与姜辣素和大蒜素混合添加可提高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单独添加精油可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75 mg/kg硫酸锌,未添加植酸酶);ⅡⅥ组在基础饲粮的中分别添加0、15、30、45、60 mg/kg硫酸锌,且均添加1 200 U/kg植酸酶。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Ⅳ、Ⅴ组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Ⅳ、Ⅴ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或P0.01)。由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60.50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3.44 mg/kg时料重比最低。2)ⅢⅥ组的屠宰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Ⅱ组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ⅣⅥ组的骨密度(BM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ⅣⅥ组的骨中钙、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4)ⅣⅥ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5mg/kg时,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由此可见,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516周龄鹅的生长性能,促进了胫骨发育,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通过提高锌的生物学效价,降低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在饲粮中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饲粮中硫酸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6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