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保铃剂3号防治棉花烂铃的研究和应用高宇人,刘邦杰,顾国华,宋益民,陈惠祥,顾春燕(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6541)棉花烂铃不仅降低产量,还严重影响品质。烂铃在我省各地都有发生,逢多雨年份,发病率可达50~80%。我所自1976年以来,对南通棉区棉... 相似文献
2.
4.
棉花烂铃分布特点及疏早蕾防烂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点定株系统调查发现,炭疽病主要集中在3层果枝下的第2果节以内,其发病率沿开花顺序递减;疫病则主要分布在7层果枝以下,棉铃离地越近,发病率越高。棉铃的成熟程度及气温决定了炭疽病的分布形式,上述两因子加上棉铃离地高度,决定了疫病的分布形式,6月底至7月初对早发移栽棉人工或化学去除基部3层果枝上部分早蕾,可抬高棉花开花结铃部位,优化结铃模式,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对烂铃的防效可达25.5%-68.98% 相似文献
5.
6.
棉花烂铃是棉花高产的一大障碍。棉花后期进入结铃阶段,常常遭受多种病虫危害,引起棉铃的霉烂,尤其是秋雨连绵,田间湿度增大,烂铃更为严重。受害轻的可造成僵瓣,品质变劣;重则,可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据测定:烂铃和健铃相比较,籽棉重量减轻40.8%,皮棉减少53.3%,衣分降低22.8%,绒长缩短23.4%,强度下降49.3%,减产12.5%左右。1 烂铃原因 相似文献
7.
8.
9.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10.
11.
陆地棉种包衣剂的研制及其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2):23-25
研制了适宜石河子土壤,气候等条件的棉种包衣剂,经田间试验,表现出苗块,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根系发达,防病保苗效果好,棉花产量可增加10%。 相似文献
12.
13.
保铃剂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得保铃剂中氨基酸总量为1.02%。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保铃剂中钾、锌、铁、铜、钠、锂等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mg·L-1)为:K为9058.33,Zn为6785.0,Na为4736.50,Fe为405.25,Cu为22.0,Li为1.67。 相似文献
14.
马德英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8,21(3):226-228
本研究表明,叶面喷施保铃剂与常规拌种剂(60%甲拌磷乳油+50%林丹胶悬剂)配套使用,表现出显著的防虫壮苗、促进生长、保铃增产的正联合作用。较单一的种子处理果枝数分别增加13.5%和1.4%;现蕾数增加51%和14%;单株成铃数提高29.4%和17.3%,产量提高29.3%和31.4%。较空白对照处理保铃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研究出一种延长鲜切花寿命,提高其观赏价值的新试剂。[方法]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控制鲜切花、光照、温湿度、通风条件等条件相同,将鲜切花分别置于不同的瓶插液中,分为新型花卉保鲜剂组、保鲜剂A组、保鲜剂B组、清水组,在观察鲜切花形态的基础上,观察测定各组鲜切花瓶插过程中的花径、吸水量、花重、瓶插寿命、水质、根况和叶况等。[结果]新型花卉保鲜剂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并可以防止鲜切花严重失水,防止切花茎管堵塞,抑制内源乙烯产生,促进水分和养分吸收的能力,能够显著延长鲜切花的寿命。保鲜效果好于保鲜剂A、保鲜剂B等市面上已有保鲜剂。[结论]该保鲜剂保鲜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脱叶催熟剂欣噻利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本试验设计了2个播种密度、2个施用量,对棉花产量、脱叶率、开絮率、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12500株/hm2、用量2700 m L/hm2处理霜前皮棉、籽棉总产最高;密度为82500株/hm2、用量1800 mL/hm2处理衣分最高;欣噻利对各处理的子指、株高、第一果枝高度、果枝数无明显影响。脱叶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脱叶效果较好,上部、中部叶片脱叶率达到100%;112500株/hm2各处理脱叶率92%以上。催熟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的开絮率整体高于112500株/hm2。欣噻利对棉花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略有下降。综合来看,棉花脱叶催熟剂欣噻利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机械化采收前或秋季棉花旺长不能正常成熟时,可以及时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科学》2015,(5)
在棉花留叶枝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模式为主区、以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副区,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单行种植、双行种植)和喷施新型增铃剂(其中,喷施缩节胺为药剂对照处理,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增铃剂处理的主茎功能叶片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茎粗、各部位果枝节数和铃数、产量构成因素(总铃数、单铃重、百粒重、子指)、产量和纤维品质(衣分、绒长)均跃CK,株高、果枝数、主茎节间长度和果枝长度均约CK,其中,双行种植模式在增加果枝数、单铃重、总铃数以及下部果枝长度和中、上部果枝载铃量方面优于单行种植模式,且较单行种植增产效果显著。新型增铃剂抑制棉花营养生长、塑造有利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的作用与缩节胺相同,但增强叶片光合性能、减轻蕾铃脱落、改善棉纤维品质以及提高产量的效果优于缩节胺,可作为缩节胺的替代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