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养杂交肉牛已成为固原农家的传统产业,广大农户响应政府的号召,利用本地:靖牛与“西门达尔”和“利木赞”等冷配进行杂交改良,发展杂交肉牛生产势头很好。然而,良种需要良法才能产生明显的杂交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户仍采用粗放的饲养管理方法来饲养杂交肉牛。对此,笔者认真总结各地的养牛经验,提出养好杂交肉牛的技术要点,供养牛户掌握。  相似文献   

2.
试验根据当地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依据饲草料供给条件,结合实际配制了科学饲养肉牛日粮配方。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拟通过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采食量和日增重效果的对比分析,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增重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当地引进肉牛冻精品种和改良当地黄牛提供依据,同时为当地养殖户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适宜的育肥杂交肉牛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饲养杂交肉牛是固原山区的传统产业,其发展势头良好.对杂交肉牛饲养技术中的优良母牛选择、良种选配、秸秆氨化和种草养牛、科学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我国广大农牧区自推广黄牛杂交改良技术以来,肉牛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良肉牛较当地黄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限体品质高,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养牛成本,养牛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具备高产基因型的杂交犊牛如果仍然采用原始的粗放型饲养管理办法,其杂交优势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改良犊牛刚生下时像父亲,长来长去却像母亲”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加强改良肉牛的培育,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是非常重要的。1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胎儿是通过母体得到营养,妊娠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先天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草场和青贮饲料育肥杂交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草场和青贮饲料,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杂交一代肉牛50头。结果肉牛平均日增重0.615kg,每头牛年增重224kg。通过试验,探索到了一些低成本育肥杂交肉牛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黄牛改良现状:杂交肉用犊牛饲养分散、数量少、管理粗放、缺少补饲等,导致犊牛生长阶段的发育受阻,育肥效果差,肉牛优良性能表现不充分,从而给黄牛改良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阻碍肉牛产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就此提出杂交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1杂交水牛犊的饲养   犊牛是指初生至6月龄的小牛.加强哺乳期杂交水牛犊的饲养,才能使杂交水牛的生产能力和优良性状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杂交牛犊虽然继承了良种公牛的遗传特性,但是这些特性能否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全部体现出来,关键在于饲养管理能否满足犊牛不同阶段的生理需求。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促进某些优良性状充分显示。因此,重视和加强饲养管理,增加犊牛期的营养,是使杂交牛犊表现优良性状的重要措施。通过我县近五年来的牛品种改良工作,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要点,以供参考。1新生牛犊的护理1.1接生母牛生产前—周,开始注意观察母牛,不能放牧到坡陡路滑的地方,更不能使役,注意让母牛在平坦的草地上活动吃草,行走要缓慢。饲草饲料切忌霉变腐烂,母牛饮用水一定要清洁,圈舍要…  相似文献   

9.
杂交肉牛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产肉量大、饲料转化效率高等优势,成为我国肉牛养殖的主要饲养品种。但由于我国养殖户的专业素养偏低、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标准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综述杂交肉牛高效养殖的一些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供给、日常管理、育肥技术、疫病防控等,以期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杂交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江 《兽医导刊》2020,(8):246-24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养殖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杂交肉牛,大多数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非常高,其中对肉牛的饲养和育肥技术非常重视。通常情况下,杂交肉牛需要育肥3~6个月,通过育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效益,一般能够增加800~1000元的收益。因此,为了提高杂交肉牛的养殖质量,本文针对杂交肉牛的饲养与育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西柳江县牛杂交改良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广西柳江县牛杂交改良的现状,提出要利用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加强规模化的饲养管理,运用科学化秸秆氨化育肥技术;抓好商品肉牛市场,打开销路、增强出口,激发养殖户大力开展牛杂交改良的积极性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用肉用牛改良本地牛的效果,以便在现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杂交优势,提高产肉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我们于2002年10月~2004年5月先后用西门塔尔、夏洛来肉牛品种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开展杂交改良,并对杂交牛进行试验研究,促进山区农民发展养牛生产。  相似文献   

13.
“晋南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推广”是山西省科委1999年度下达“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项目,其目的是针对我区广大农户养牛饲养管理粗放、商品牛出栏率低、产肉率低、母牛繁殖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等缺点,通过采用肉牛杂交改良,改良肉牛饲养管理、加强母牛饲养营养、犊牛培育、秸杆氨化、放牧牛冬春补饲等配套技术,达到提高养牛业科技含量,增加养牛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云南省自1974年、1997年和2003年先后从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等肉牛品种对云南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较好。[方法]对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24月龄、48月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87.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48月龄体重平均为324.92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49.33%,38.89%和37.27%。[结论]杂交后代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早熟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全国各地肉牛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也开始将产业重点向肉牛养殖业调整。对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肉牛品种、饲养管理、产业发展和肉牛交易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该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肉牛品种改良方案。该方案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为基础母牛安格斯化:利用红安格斯牛作为父本,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实现基础母牛群体安格斯化;第2阶段为两品种轮回杂交:选用另一专门化肉牛品种与红安格斯牛为主要父本品种,开展两品种轮回杂交,建立优质肉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制定该技术方案,以期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开展黄牛改良和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肉牛规范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部 1999~ 2 0 0 0年间的丰收计划项目。由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承担 ,在建昌、凌源、北票、彰武等 4县 (市 )实施。该项目将肉牛的科学杂交、提高冷配母牛繁殖成活率、科学培育犊牛、肉牛的科学肥育、冷季塑膜暖棚养牛、秸杆科学加工利用及疫病综合防治等项技术 ,进行科学组装 ,形成了完整、科学、规范的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饲养效果。肉牛直线肥育至 18月龄头均体重达 5 2 9 8千克 ,平均日增重 1 2 2千克 ,平均屠宰率 5 8 2 % ,平均净肉率 4 7 5 % ;肉牛短期肥育头均体重 5 5 3 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与永登本地牛进行杂交,通过分析比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探索适宜永登本地饲养的肉牛杂交生产组合。推广利用优势杂交组合,开展舍饲集约化育肥养殖,提高广大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促进本地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农民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饲养杂交改良牛,没有体现出杂交改良牛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通过培训、科学饲养杂交改良犊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逐步提高了农民对杂交改良犊牛的饲养技术,使杂交改良犊牛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促进了肉牛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良种育肥牛要选择改良的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等,以及我国优秀地方品种如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等品种牛为母本生产的杂交牛。杂交肉牛品种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犊牛的初生重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二)产犊与配种坚持自繁自养,可以减少购买牛犊的费用支出,保证品种质量,合理安排生产  相似文献   

20.
肉牛饲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们国肉牛产业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不同品种的杂交肉牛肥育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来对肉牛的品质进行试验,进而阐述营养水平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