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探讨袁庆才,陈本双,张学贵(安乡县水产养殖总场415601)近两年来,我场以珊珀湖大水面为基地,进行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已较好地解决了从人工繁殖至苗种培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1994年人工孵化鳜鱼...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进行鱼类繁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1998年,我国淡水鱼类人工繁殖的鱼苗数量超过2000亿尾。但是,在发展水产苗种生产过程中,由于旧生产意识的束缚和科学知识的贫乏,只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而对苗种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工繁殖中,近亲交配,逆向选择等现象普遍存在,人工繁殖的后代经济性状持续退化,这种状况在我省尤为严重。这种局面如不迅速扭转,不仅会影响我省水产养殖生产的持续发展,还将会严重威胁我国及我省的水产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俗称河豚,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具有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不少养殖单位已经开展了河豚的人工养殖。由于长江生态环境逐年恶化,靠天然捕捞的河豚苗种数量已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大的养殖需求,采用人工繁殖方法获得苗种势在必行。在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过程中,保证苗种有充足的饵料生物是提高苗种成活率,培育健康、大规格的河豚苗种的关键一环。河豚苗种饵料生物的培养先后包括轮虫的培养和枝角类的培养。l轮虫的培养轮虫是一群很小的多细胞动物,其体长一般为0.Z-0.4mm,最大也只有2mm。轮…  相似文献   

4.
孔雀鱼的友好邻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王卫民[1]报道了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后,南北各地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报道相继涌现[2~6]],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开始走向生产,其中尤以张国强等[4]繁殖工作较详细,以后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得以普遍展开[7、8].我们也曾连年进行了大规模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综合上述文献及自身工作,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河蟹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河蟹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天然蟹苗资源丰欠不定,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天然蟹苗的主产地——长江口的蟹苗连年不发,因此,苗种的供应任务就越来越重地压在了人工繁殖上,然而由于卤虫卵等幼体饵料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人工繁殖的蟹苗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增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养殖开发前景。近年,我们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试验,探索苗种培育所需的关键条件和技  相似文献   

7.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能生肌补血、滋补身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在当前水库养殖中风行混养少量乌鳢,既可清除水中野杂鱼、又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目前乌鳢养殖的苗种来源一般是从市场收购或野外采捕,苗种供应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苗种供应,探索切实可行的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我们在上高县鱼种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塘鳢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20m^2的网箱中进行,鱼孵化率和苗种(夏花)成活率分别达到59.71%和71.03%,成鱼饲养采取池塘混养方式,在267m^2的池塘中经170天养成尾重20g以上的商品鱼18.25kg,成鱼饲养成活率为64.5%  相似文献   

9.
柳富荣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6):22-26,16
本文结合实际,总结探讨了乌鳢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常见病害防治等实践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池养南方大口鲶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4月至5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窑湾渔场进行了4批池养南方大口鲶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对池养南方大口鲶人工繁殖方法、孵化条件和池养南方大口鲶的受精率、孵化率、苗种生长等进行了研究,并探讨采用人工繁殖和饲养的南方大口鲶后代进行人工繁殖的可行性,以减少对天然南方大口鲶亲本的需求,保护南方大口鲶天然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自 1980年以来,以四川省水产研究所为首的一些国内科研单位先后开始了长吻■移养及养殖技术的研究,先后在长吻■移养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及鱼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在全国推广。但因本省比广东等南方沿海省区气温回升迟、积温低,人工繁殖一般在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进行,当年鱼种规格偏小,这给鱼种越冬和来年规格成鱼上市带来很多困难。同时,在长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决定利用火电厂余热水,对长吻亲鱼进行冬季培育,提早繁殖,延长苗种培育时间,增大鱼…  相似文献   

12.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养殖技术,使异育银鲫人工繁殖催产率达100%,孵化率达95%,苗种出塘规格达58克,成鱼养殖规格达230克,亩产达415千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黑脊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黑脊倒刺鲃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淡水渔业》2005,35(2):42-43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自1985年引入中国大陆,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后,以其优越的经济性状迅速在中南省区推广。但在北方地区,却由于存在着适合规格的苗种来源困难,夏花在常规条件下当年养成食用鱼规格不大的难点而迟迟未能推开。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1996年以来,我们在哈尔滨市科委的指导与支持下,开展了利用电厂余热升温早繁早育白鲳苗种的技术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梁政 《科学养鱼》1996,(1):10-10
鳜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要把好五关鳜鱼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上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苗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我所近年来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胆的研究和探讨,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下:一、把好亲鱼培育关1.亲鱼选择:鳜鱼中以翘嘴鳜生长快、个体大...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境内有近千条大小河流,丰富的水域资源蕴育着众多的野生鱼类。从远古开始,有人就以捕捞天然鱼类为谋生手段,到春秋时代逐渐发展为将江河鱼类引入到坑塘进行驯化养殖,由此可见开发利用野生鱼类已有很长的历史。1958年我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全国先后掀起了江河野生鱼类人工养殖的热潮,广西也在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渔业经济由捕捞向养殖转变、由依赖江河捕捞苗种向依靠人工繁殖苗种转变、由少  相似文献   

19.
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六十年代初,草鱼人工繁殖技术试验成功并在全国迅速推广,解决了养殖需要的苗种来源,改变了依赖江河捞苗的局面。为了提高苗种质量,必需对亲鱼进行严格的人工选择,以获得健壮的后代,保持原有的优良品质,防止可能出现的性状退化,因此需要制定草鱼亲鱼标准,以作人工选择,弃劣留良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云斑尖塘鳢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生产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重点对云斑尖塘鳢人工繁殖及早期仔鱼培育技术作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