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林业增长、林农增收。本文结合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与经营模式的实例,介绍了绿化苗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林业增长、林农增收。本文结合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与经营模式的实例,介绍了绿化苗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上海崇明岛林下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春夏两季崇明岛林下杂草的调查研究,发现林下杂草共有46种,隶属于22个科,其中以菊科杂草种类最多,占30.4%.林地杂草种类随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与春季相比,有19种在夏季调查中未被发现,新出现15种.林下养殖家禽(鸡、鹅)会对杂草的种类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通过在林地内种植一些优质牧草,优化林下草本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林下经济是一种成为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对林下经济的概念与范畴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基础上,选择河南省作为典型案例,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生态旅游三个方面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林下经济发展多样性在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下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但是对环境的挑战也不断加剧,为此走一条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广东省惠州市地处我国东南边陲,其地理、自然环境有着独特性,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时的模式与其他地方也将会有所不同,本文将分析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系列模式以及每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成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成县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汪春英 《甘肃农业》2014,(12):15-16
武山县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经济对引导农民开展林下种养殖业、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兴林富民步伐、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家园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武山县发展林下经济自然条件的实际,分析了该县发展林下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加快该县林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也是目前食用菌产业中创造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一类。羊肚菌林下栽培开辟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生物学特性、营养、药用价值和林下栽培的意义及前景,并分析了河南省羊肚菌林下栽培模式及林下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广西具备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从2009年开始,广西林下经济开始发展,到目前为止取得不菲成绩,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就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前景,同时对长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下经济的探索,大力推广发展林业经济种植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提高林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林下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福 《特产研究》2009,31(2):71-74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关于林下参的研究进展,涵盖了林下参的生理生化特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栽培技术及林下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林下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林下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鹏 《吉林农业》2012,(11):208-2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野山参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自然环境中采挖的野山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林下参种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同时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2公斤左右.利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发展林业生产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针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了探讨,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桔梗作为常用大宗药材,栽培技术简单、效益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优势,人工栽培桔梗,进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可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农收入。本文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杨树幼林及疏林地桔梗栽培,对适宜立地条件选择与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药材采收加工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发展林下经济是新时代农林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薄壳山核桃林下4种作物种植方式,分别是紫山药—紫山药—紫山药(RS1)、紫山药—紫玉米—紫山药(RS2)、紫山药—黑大豆—紫山药(RS3)、紫山药—紫甘薯—紫山药(RS4),并以没有薄壳山核桃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林下4种种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林下连年套种紫山药的RS1处理,紫山药实际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2年林下套种紫玉米、黑大豆或紫甘薯,收获的作物实际产量以紫甘薯最高,黑大豆最低;第3年再次种植紫山药,除RS1处理外,以第2年种植黑大豆(RS3)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高,并以第2年种植紫甘薯(RS4)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低,并且林下种植的作物产量低于非林地的露地栽培;林下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紫山药紫甘薯紫玉米黑大豆,其中紫山药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紫甘薯具有较大的生物积累量;人工成本费在林下种植生产性投入方面占据较大比重,机械化是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场地选择、场地清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播种和移栽、病虫鼠害防治以及封山管理系统介绍了林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食用菌品种进行了林下栽培实验,探讨在食用菌观光园栽培不同季节的蕈菌,供来观光园游玩的旅客欣赏的可行性。我们在福州市闽侯县山哥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不同季节林下种植合适的食用菌品种供食用菌观光园的旅客观赏,效果良好。让旅客们既欣赏到美丽的蕈菌,又对蕈菌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科普。并提供菇宴给旅客品尝以及灵芝花卉盆景、食用菌菌包等文创产品给旅客选购。并且可以将这一项目普及到周边其他的农业观光园,对服务地方经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林下仙茅栽培模式,实现高效利用林地资源,解决林地、仙茅栽培的突出问题。[方法]采用自然生长模式,只用接近自然化的人工栽培模式,实现最大成活率以及收益效果。[结果]广州从化仙茅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评价为污染程度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到2016年林下仙茅集约化栽培的成活率为74.7%±1.43%,而林下非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40.70%±1.04%,非林下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45.60%±2.18%,非林下非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38.40%±1.41%。[结论]林下仙茅生长周期长,成活率逐年降低,试验地内生长在林下仙茅成活率明显好于非林下地段,说明林下仙茅成活率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林下集约化栽培可增强与林下其他物种之间的竞争还可以抵抗暴雨的冲刷,从而减少仙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