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1年在浙江象山县水牛体内发现一种新的菲策属吸虫,体型粗短,长度小等,体长8.0~11.9毫米,宽4~5毫米,虫体中部两侧近平行;肠支扭曲,盲端仅达虫体中部,睾丸巨大,略带前后倾斜排列,与最近似种泰国菲策吸虫的区别在于后者外观呈瓜子形,肠支直而无扭曲,睾丸小而前后排列,卵巢呈球形。作者定名为水牛菲策吸虫(Fischoederius bubalis n.sp.)  相似文献   

2.
异叶巨盘吸虫在云南水牛体内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4.
5.
急性感染肝片吸虫水牛的某些免疫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选用12头体重为300-500kg,年龄2-3岁的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吸虫感染后,随机分为感染组(n=9)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水牛1次性经口感染1600个肝片吸虫囊蚴。实验期间由专人饲养,自由采食青干草和饮水。每周定时颈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T和B淋巴细胞比例、IgG水平以及血清蛋白总量和比例。结果表明:感染组水牛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在感染后2-8周高于对照组,但刺激指数和IL-2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组水牛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从感染后第1周显著下降,以后一直在低于对照组水平波动,而淋巴细胞从感染后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且一直在高于对照组范围内波动。感染组水牛的α-球蛋白、β-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白蛋白从第5周开始显著下降,以后维持在低于对照组的水平范围波动;γ-球蛋白从第5周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后于对照组范围波动。感染组水牛的抗ES抗原(分泌-排泄抗原)的IgG抗体水平从第2周升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结果提示: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是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片吸虫感染水牛对宿主增重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初步研究大片吸虫感染水牛对宿主增重影响。 1 0头 1 0 -1 2月龄本地与摩拉或尼里杂交一代水牛分为A、B两组 ,A组 5头作对照 ,B组5头每头经口感染 2 5 0个大片吸虫囊蚴。感染前和感染后每月称重一次。从感染后第 1 0 -1 9周检查大片吸虫虫卵。结果表明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后第 1 4周检出虫卵。对照组水牛从感染后第0 -4个月的平均增重分别为 0 0 ,2 2 6,40 6,5 1 8和 72 6;感染组水牛的同期增重为 0 0 ,1 4 6,2 7 0 ,3 5 2和 5 2 6千克 ;感染组的增重从感染后第 2个月开始至感染后第 4个月 ,两组的增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水牛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20头2-3岁、体重300-400kg健康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形吸虫感染后进行两个系列的实验。第一系列实验8头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水牛每天口服60个囊蚴,连续20天,共感染1200年囊蚴,研究慢性感染方式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第二系列实验12头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9)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水牛1次性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Fasciola spp.)是一类寄生于反刍动物(水牛、奶牛和羊等)肝脏胆管的寄生蠕虫.片形吸虫有两个种(图1),分别为肝片吸虫(F.hepatica,分布于中国北方、欧洲等温带地区)和大片吸虫(F.gigantica,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区,感染水牛的片形吸虫是大片吸虫,同时奶牛和山羊也常被这一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9.
水牛实验感染大片吸虫及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试验为了对水牛感染大片吸虫的情况进行了解。方法 选 10头 6月龄水牛 ,分成 2组 ,每组 5头 ,A组对照 ,B组试验 ,每头经口感染 2 5 0个大片吸虫囊蚴。结果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后的收虫率为 16 .2± 8.0 % ,在感染后第 13~ 14周检出虫卵。抗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 Ig G水平从感染后第 2周明显升高 ,17周时达到高峰。结论 试验证实水牛对大片吸虫感染很敏感 ,EL 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对水牛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4头 2~ 3岁健康、体重 30 0~ 40 0kg雄性去势水牛 ,经粪便检查和Dot 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后 ,一次性经口感染肝片吸虫囊蚴1 60 0个 ,研究肝片吸虫 (1次大剂量 )感染对水牛肝药酶的影响。测定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谷氨酰转肽酶 (GGT)活性及肝微粒体蛋白质、细胞色素 (Cyt)P 450、Cytb5 含量及氨基比林N 去甲基酶 (AND)、苯胺羟化酶 (AH)、UDP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UGT)和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等肝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肝片吸虫感染可引起AH、UGT活性下降 ,造成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寄生于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scopoli)]肌胃的一线虫新种。新种特征:缺侧翼,具粗大环纹,雄虫尾部腹面复盖盾片和大小相等的尾翼,尾乳突排列对称且肛后乳突特大,引带铲形,有别于其他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采自湖南浏阳的红咀相思Leiothrixlutea和画眉Garrulaxcanorus两种鸟大肠和盲肠的绳状线虫属一新种,浏阳绳状线虫Thominxliuyangensissp.n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和绘图,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于六十年代曾在西藏高寒山区捕获田鼠(Microtus sp.)计27只,经剖检于7只田鹿的盲肠中,共检获线虫标本28条,按常规处理后,以5%福尔马林液固定保存,现经形态学分析研究,发现4只田鼠中的8条线虫标本,系隶属线虫纲(Nematoda)、尖尾科(Oxyuridae)、真殖属(Eugenuris)中的一个新种,定名为西藏真殖线虫新种(Eugenuris xizangensis sp.nov.)。本新种在同属中主要区别要点在于:1.口腔分层明显,似2个花钵套接,口内腔呈梯形;2.头端侧翼膜于食道前半部的体表形成一颈泡;3.体前1/5范围之体表有数圈角质环纹;4.泄殖孔周围共为5对乳突,呈前后重叠,左右对称分别排列于孔前3对及孔后2对。现描记于后,全文计量单位为mm.(图1~7)。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从上海动物园棕尾虹雉(Lophophorusimpejanus)体上所采集的鸟虱,经鉴定后,该虫神为头角亚目(Amblycera)短角鸟虱科(Menoponidae)短角鸟虱属(Menopon)一新种,文内对其所具有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从上海动物园褐马鸡体上所采到的一种羽虱,根据其特征,经鉴定后,该虫种为头角亚目,短角鸟虱产、短角鸟虱属一新种,文内就其所有的特征进行描述,并绘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寄生于青海岩羊(Pseudis nayaur)皱胃和小肠的矛形奥斯特线虫新种Ostertagia(Grosspiculagia)lanceata sp.nov.作了形态记述,并与其相似虫种进行了比较。 新种雄虫体长5.897~8.311mm。交合刺长0.187~0.218mm,于远端约2/5处分为三枝,背枝末端呈菌伞状,中腹枝棒状,末端尖,两枝长短相近,侧腹枝末端呈靴状,向腹面弯曲,背枝与侧腹枝粗壮。背肋长0.096~0.149mm,于远端约1/5处分为二枝。引带长0.089~0.107mm,似矛形。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蚴分别接种猪,犬。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猪的繁殖力指数为117.04,而在犬为30.60,说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档地旋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广州地区家鸽之间流行的一新种疟原虫。因该虫形成蜘蛛形(Spiderform)滋养体阶段,故命名为蛛形疟原虫(Plasmodiumarachnidi,sp.nov.)。红细胞内发育成熟裂殖体最终产生6~12个裂殖子及其包含丰富细胞质和长形配子体,无疑是隶属于齐粤虫亚属(Cio-vannolaia)。它的主要特征容易与近似种,即Guindyetal(1965)[3]在埃及戴胜鸟(Hoopoe)记载的甘汉氏疟原虫(P.garnhami)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寄生于四川省白腹锦鸡肠道内的艾美尔属球虫一新种:锦鸡艾美尔球虫(Eimeria chrysolophi sp.mov.)。模式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