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 Linstow,1906)是牛体最常见的一种寄生丝虫,成虫寄生于腹腔,其微丝蚴出现在牛的血液循环中。该虫的Ⅲ期蚴能引起非固有宿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据文献记载,它属于亚洲型。我国各地牛体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吴淑卿等作了详细描述。有关指状腹腔丝虫微丝蚴形态研究,至今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将牛指状腹腔丝虫微丝蚴的形态观察初步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1990年对黑龙江省穆棱县及内蒙古扎鲁特旗两地黄牛的腹腔丝虫进行调查时,发现7条马氏丝状线虫(Setaria marshalli Boulenger,1921),其中雄虫2条,雌虫5条.此次发现的马氏丝状线虫在以上两省尚属首次.现将虫体特征描述如下:头部与虫体不能分  相似文献   

3.
马、绵羊和山羊脑脊髓丝虫病在我国诸多省份常有发生。该病按其临床症状难以诊断,故常以死后剖检在脑或脊髓中发现童虫而确诊。为了寻求家畜脑脊髓丝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文就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与马、骡、山羊、黄牛和免疫家兔等动物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作了试验,探讨了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用于家畜脑脊髓丝虫病血清学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指形丝状线虫(Setaria digitata)于1906年发现寄生在牛的腹腔内,呈现极轻度纤维素性腹膜炎,寄生此虫体的牛几乎不见有明显的病变.通过剖检证实,丝虫属不是假定寄生而是固定寄生.在腹水内产下幼虫进入血中、随血流在体内循环,当其中间宿主-中华按蚊(An-  相似文献   

5.
1979年10月,我部驻河南明港部队发生马“腰痿”病。为确诊,我们扑杀两匹。其中一例,在腹腔和脑底部各发现两条线状小丝虫,经鉴定为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的童虫,而且均为雄虫。这一情况在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标本观察和测量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牛和犬的巴贝斯虫病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感伤。虽然有效的药物治疗感染动物是可行的,但用疫苗预防巴贝斯虫病是更可取的。用致弱牛巴贝斯虫系控制牛的热带巴贝斯虫病已获成功。不过,应用活菌存在一些缺陷,如具有引起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的危险,需要兽医监视。从不同种巴贝斯虫制备的可溶性虫体抗原证明可以激发免疫反应,而不影响虫体本身,但可减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本综述,作者根据用可溶性虫体抗原所得的结果及其性质讨论这种虫苗可能的免疫效应机制。几个研究小组正在从事以可溶性虫体抗原(SPA)制备巴贝斯虫苗来保护…  相似文献   

7.
以中华按蚊成蚊直接在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带虫牛体(来自安徽阜阳地区)上吸血,而后将吸血蚊虫饲养12d左右(26~27℃),待蚊虫体内幼虫成熟后,剖检蚊虫取感染蚴。用E—MEM和0.5%乳蛋白水解物的等量混合液(外加10%初生犊牛  相似文献   

8.
前言关于中国牛腹腔丝虫,吴淑卿、夏逊等曾诈过调查,但河北省黄牛腹腔丝虫寄生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了解牛腹腔丝虫的分布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发生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在对自然感染脑脊髓丝虫病的山羊进行免疫学诊断时,为了进一步证实其抗原性,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了黄牛腹腔内的丝虫并进行了鉴定。材料与方法从1992年至1995年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黄牛腹腔丝虫18O条(雌虫116条,推虫64条).经用光学显微镜鉴定进行了分类和鉴定。调查结果经对所采集的180茶虫体经光镜下鉴定其结果为:唇乳突丝状线虫(…  相似文献   

9.
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可引起马脑脊髓丝虫病中华按蚊是其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黄牛腹腔,幼虫在蚊体胸肌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经蚊虫传播至马体,侵入马的脑脊髓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实质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丝状线虫是指丝状科(Setariidae)丝状属(Setaria)的一些线虫,多寄生于有蹄类动物的腹腔内,故又称腹腔丝虫。腹腔丝虫口孔呈圆形,口环的侧突起为三角形,背、腹突起上有凹迹。雄虫长40~50mm,两根交合刺,长分别为130~140μm和250~270μm。雌虫长60~80mm,尾末端为一小的球形膨大,其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微丝蚴有鞘,长240~260μm。  相似文献   

11.
应用牛腹腔唇乳突丝虫提纯抗原(简称牛丝虫G抗原)和抗人IgG酶标记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27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95.59%;检测132例健康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2.27%,10例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0。应用牛丝虫G抗原和马来丝虫抗原同步检测50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睾,前者为98%,后者为86%,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认为,牛丝虫G抗原可以作为人丝虫病人的异种抗原  相似文献   

12.
应用牛腹腔唇乳突丝虫(Setarialabiatopapillosa)提纯抗原(简称牛丝虫G抗原)和抗人IgG酶标记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27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95.59%;检测132例健康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2.27%,10例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0。应用牛丝虫G抗原和马来丝虫抗原同步检测50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前者为98%,后者为86%,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认为,牛丝虫G抗原可以作为人丝虫病的异种抗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3.
丝虫抗原的分离及在鹿脑脊髓丝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应用牛腹腔丝虫成虫破碎后 ,经SephadexG 2 0 0柱层析获得CG1 抗原 ,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的新方法。结果证明 ,该种方法特异性强 ( 87 1 % ) ,敏感性高 ( 1∶640 0 )。通过对 380头假定健康鹿ELISA结果与虫检结果对比证明 ,2种诊断方法符合率为 1 0 0 %。ELISA法比虫检法检出率高 3 2 % ,因此 ,可以用ELISA代替虫检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简称环泰虫)裂殖体抗原的制备和ELISA在诊断环泰虫病、检测免疫牛抗体水平和确定虫种间血清学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应用冻融研磨法制备的抗原进行ELISA,检测25头份带虫牛血清,阳性符合率为96%,检测30头份阴性牛血清,阴性符合率为100%;一个样本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9.52%,多个样本重复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ELISA检测环泰虫疫区牛,阳性检出率为61.02%(镜检法为38.98%)。ELISA值的高低,与环泰虫带虫牛的红细胞染虫率呈正相关。检测49头份非疫区牛血清,结果均为阴性。用作检测免疫牛抗体水平,32头份重环泰虫裂殖体细胞胶冻苗免疫的牛血清,7个月后ELISA值仍明显高于健牛(未免疫),有62.5%在阳性范围内。检测其他种属虫体血消.不与伊氏锥虫、贝氏贝诺孢子虫和牛肉孢子虫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检测瑟氏泰勒虫血清,有11/12的阳性反应率,初步证实环泰虫与瑟氏泰勒虫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马脑脊髓丝虫病发病机理研究中,我们曾将牛腹腔指状丝虫与唇乳突丝虫成虫分别移植于该虫的固有宿主犊牛的腹腔内,以探索建立虫源模型的可能性。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虫源采集:于上海大场屠宰场收集宰杀后牛的腹腔丝虫成虫,经生理盐水冲洗,置199营养液中,放37℃恒温箱内培养保存。采到足够数量后运至济南,换新的营养液,继续放37℃恒温箱内培养。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分离,分别检出雌性与雄性腹  相似文献   

16.
牛丝状线虫属于丝状科(Setariidae)丝状属(Setaria)的线虫,成虫寄生于牛腹腔内,故又称牛腹腔丝虫。自1990年3月屠宰牛时发现牛丝状线虫以来,直到1994年底,我们对二九一农场各种原因死亡和淘汰牛进行了牛丝状线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牛是二九一农场因各种原因死亡和淘汰屠宰的奶牛和黄牛,包括色牛和母牛,犊牛和成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直接用伊氏锥虫虫体进行ELISA技术着染,研究了虫体内抗原、外抗原、全虫抗原的组织定位分布。经观察,伊氏锥虫内、外、全虫抗原经第一抗体作用后,用标记酶的第二抗体复杂,废物杂色指示的抗原—抗体反应均表现在虫体外膜上,着染特点为周边着染,只有用冰冻切片机切碎的虫体着染图像向内部加宽延伸。经电镜观察,着染的虫体抗原成份在外膜上呈现均匀、规律的绒毛样排列,与膜蛋白的镶嵌结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可代替病源牛的小鼠动物模型。给昆明小鼠腹腔接种分离自成牛腹腔丝虫子宫内的微丝蚴混悬液,所有试验鼠均出现了高密度的微丝蚴血症并持续一个月以上。叮咬模型小鼠的东乡伊蚊对牛腹腔丝虫易感。感染蚴经10—14天发育成熟。应用此新技术可为脑脊髓丝虫病研究提供大量感染蚴并有助于其它种动物丝虫的生活史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直接用贝氏贝诺孢子虫病牛皮肤制备诊断抗原,并用所制抗原通过微量间接血凝法(间接血凝)对吉林、内蒙、河北以及黑龙江等省(区)1086头(份)牛血清进行诊断研究的结果。 所制抗原为蛋白类抗原,其蛋白含量为1.26~1.48毫克/毫升。间接血凝试验表明,207头(份)带虫牛血清检出阳性反应牛196头(份),阳性符合率为94.68%,血凝效价达1∶40~5120;56头健康牛血清均为阴性反应;67头类症病牛血清除2头肉孢子虫牛血清血凝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3头人工感染牛(18份血清)最早于接种后10天出现阳性反应,比眼巩膜出现虫体包囊早40~50天;来自上述疫区的738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带虫病牛55头(7.45%),而间接血凝法检出阳性牛150头(20.3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血清学诊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地区发生的牛“厚皮病”就是牛贝诺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20.
用东乡伊蚊叮吮含有唇乳突丝虫微丝蚴的模型动物——小鼠血液,待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时,分离出感染坳,皮下多点接种43只昆明小鼠(每只15~200条)、1只山羊及2只绵羊(每只200~300条)和4匹驹(每匹750~1 250条);将指状丝虫接种到20只昆明鼠体内,比较两种虫体的致病性。结果:唇乳突丝虫感染鼠有16只经1~8 d潜伏期发病,呈现瘫痪、昏迷症状后死亡.实验羊和驹经5~21d潜伏期后均呈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神经症状,于接种虫体后40~140 d扑杀.经病理学观察,3种动物脑脊髓均呈现虫伤性液化坏死灶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在其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切片中发现丝虫虫体断面或钙化碎片,从而证明唇乳突丝虫可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羊、驹发生脑脊髓丝虫病,进而提出该虫可以成为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病原之一。指状丝虫感染鼠死亡率高于唇乳突丝虫感染鼠(P<0.01),初步认为唇乳突丝虫致病性较指状丝虫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